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颅超声(TCS)中缝核显像诊断卒中后抑郁(PSD)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95例疑诊PSD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声窗条件较差排除21例,将纳入的174例依据临床系统评估及量表评分分为PSD组(n=141)和非PSD组(n=33),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及临床量表评分差异;根据组间中缝核回声改变情况,分析TCS诊断PSD的效能,评价PSD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中缝核回声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患者性别、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D组中缝核回声异常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75.89%vs.9.09%,P<0.01)。根据中缝核回声异常诊断PS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89%、90.91%及78.74%。PSD组患者HAMD评分等级与中缝核回声分级呈负相关(R=-0.58,P<0.01)。结论 TCS可定性和半定量评估并辅助诊断PS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检查中脑黑质(SN)高回声对帕金森病(PD)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45例帕金森病患者,另有9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行TCS检查,测量SN高回声的面积,并计算双侧SN高回声总面积与中脑部面积比值(S/M),面积≥0.20 cm2和(或)S/M...  相似文献   

3.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交通事故及意外事件逐渐增多,传统的外伤检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术前明确血管的损伤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内膜撕裂是血管损伤的表现之一,其早期主要表现为内膜瓣形成,笔者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发现,非外伤的患者基底动脉及颅底颈内动脉在CT轴位图像上管腔内也常常会出现类似内膜瓣的线样低密度影。目的 本文初步探讨了非外伤患者基底动脉及颅底颈内动脉病人颅底血管腔内线样低密度影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内膜瓣形成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2009年9月—2009年10月采用64层螺旋CT对270例非外伤患者行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应用AD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进行图像分析,记录基底动脉及颅底颈内动脉各段出现线样低密度影的例数,分别测量基底动脉末端CT值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管腔直径、基底动脉垂直走行处直径。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0例患者中,不存在血管腔内线样低密度影者40例,存在低密度影者230例。线样低密度影在CT轴位图像上分为3型,I型:血管腔内见一条线样低密度影;Ⅱ型:血管腔内可见从中心发出两条线样低密度影到达血管壁,形如“鱼叉”;Ⅲ型:血管腔内线样低密度影为3~5条不等,呈星芒状分布。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虹吸部出现线样低密度影的几率最大;不存在线样低密度影的血管腔内CT值较存在低密度影者CT值更高。基底动脉不存在线样低密度影的血管较存在低密度影者管径小。左侧颅底颈内动脉不存在线样低密度影的血管较存在低密度影者管径大。经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建(MPR)后,本组270例患者的CT图像上均显示管腔内对比剂充盈良好,无异常密度显示。结论 CT轴位图像上血管腔内线样低密度影与B型内膜瓣的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局部血管腔内与血管壁平行的线条状充盈缺损,不伴对比剂滞留,不影响远端血流。血管腔内线样低密度影的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纳为5种:①高密度伪影;②不同浓度溶剂的不均匀混合;③血管自身解剖因素;④颅底神经的干扰;⑤周围静脉的干扰。鉴别内膜撕裂及非疾病原因引起的管腔内低密度影主要应结合病史,并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478例临床确诊的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病例组),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D、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原发性震颤亚组;另选取同期124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TCS盲法测量黑质(SN)高回声面积,比较各组SN高回声阳性率及SN高回声面积差异,计算TCS诊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对PD亚组患者进行急性多巴反应试验,比较SN高回声阳性率与多巴反应试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TCS的中脑显示率为81.72%(492/602),剔除中脑显示不清者后,病例组入组389例,其中PD患者170例,对照组103名。PD亚组SN高回声阳性率和SN高回声面积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均<0.01)。TCS诊断PD的敏感度为81.76%(139/170),特异度为77.64%(250/322)。PD亚组多巴反应阳性率与SN高回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N高回声为PD的典型TCS特征,对于诊断PD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经颅超声(TCS)图像变化特点。方法 对38例PD、28例AD及26名健康志愿者行TCS检查,分析其黑质回声、3脑室宽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黑质异常强回声比例PD组(31/38,81.58%)高于AD组(8/28,28.57%)和对照组(3/26,1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30.41,P均<0.001),而AD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χ2=2.41,P=0.120);3脑室宽度AD组[(0.82±0.14)cm]大于PD组[(0.63±0.16)cm]和对照组[(0.56±0.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AD组均低于PD组和对照组,右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AD组高于P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TCS检查,联合黑质回声、3脑室宽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可为PD及AD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神经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经颅超声发现黑质异常高回声是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征象,但黑质异常高回声出现的原因尚不清楚,其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与临床分型、分期的关系尚未明确.经颅超声可通过扫查中脑中缝和基底节区为运动及情感障碍的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就经颅超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Braak病理分期表明,PD患者既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步态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又有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感觉异常等多种非运动症状[1]。1995年,德国的Becker首次采用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发现,PD患者的中脑黑质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尤其在发病早期,尚缺乏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高颅压患者的脑血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颅内压力增高对脑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86例颅内病变引起的高颅压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脑压及血压。结果 颅内压轻度升高时脑血流速度增快,血管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增大,随着颅内压进一步升高,血流速度迅速减慢。结论 颅内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与脑血流的某些参数有高度相关性,TCD所测得脑血流参数改变可间接推断颅内压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检查,结合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 Yahr(H Y)分级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了解我国大陆地区帕金森病患者有无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回声增强表现。方法 对入选对象进行TCS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 SN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帕金森病SN异常组 H Y 分期明显高于帕金森病SN正常组(P<0.05),表明帕金森病患者SN高回声面积与H Y分期相关。TCS检查对帕金森病的敏感性为80.5%,特异性为79.9%。结论 我国帕金森病患者SN强回声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也存在SN回声增强这一现象,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TCS检查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抑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与情绪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对帕金森病组 5 6例病人与健康对照组入选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评定 ,并比较测验结果。结果 :5 6例病人中出现抑郁症状 2 5例 ,占 44 6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同时帕金森病病程越长 ,UPDRS评分和Hoehn Yahr分期越高 ,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 :抑郁在帕金森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对帕金森病既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又要重视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作为一项新的神经生理刺激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记忆、运动、言语、视觉和注意功能的定位研究,被誉为神经精神科21世纪的研究工具[1]。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TMS不仅有助于诊断、病理生理、疗效观察,而且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经颅超声检查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PD患者(PD组)及8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TCS检查,根据黑质回声区域的强度分为Ⅰ~Ⅴ级。单侧黑质强回声≥Ⅲ级、面积>0.20 cm2且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S/M)比值≥7%提示PD可能。结果 PD组异常黑质强回声者58例(58/80,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名(10/8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46 cm2、0.69 cm2,S/M比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0.00、14.00,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TCS诊断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0%、87.50%。结论 TCS对PD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少数老年患者由于颞窗透声不良而不适合此项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我国经颅超声(T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7年11月间PubMed、Cochrone图书馆、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TCS诊断国人PD的文献,以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评价工具(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我国TCS诊断PD患者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中文12篇,英文3篇,我国TCS诊断PD的敏感度范围为0.62~0.93,特异度范围为0.50~0.94。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我国TCS诊断的汇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比值比及其95% CI分别为0.78(0.76,0.81)、0.85(0.83,0.88)、5.46(4.01,7.44)、0.22(0.17,0.29)和27.15(16.96,43.4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 9,Q指数为0.836 5。结论 在我国,TCS诊断PD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成像(TCS)测量黑质(SN)高回声的面积与双侧黑质高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S/M)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PD患者(PD组)和98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TCS检查,分别测量中脑及SN高回声面积,计算S/M比值。比较PD组和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中脑面积、SN高回声面积以及S/M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两种指标最佳临界点诊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计算联合应用2种指标诊断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PD组患者SN高回声面积、S/M分别为(0.34±0.27)cm 2和(12.15±4.57)%,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上述指标分别为(0.14±0.08)cm2和(6.37±3.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8、100.83,P均<0.01)。 ROC曲线示,SN高回声面积的最佳临界点为0.20 cm2,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40%、74.50%;S/M的最佳临界点为7.52%,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9.10%、63.30%;当2种指标联合应用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40%、78.60%。结论TCS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强,是PD的重要筛查工具。 SN高回声面积≥0.20 cm 2且S/M>7.52%联合应用是诊断PD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编码超声(TCCS)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PD患者(PD组)和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经颞窗探查两组中脑区黑质的回声强度,并对其进行分级,计算单侧中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及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的比值(S/M),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侧中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和S/M对PD的诊断效能。结果 TCCS检查示PD组中脑区黑质出现强回声41例(78.8%),对照组中脑区黑质出现强回声19例(3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00)。PD组单侧中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0.34±0.10)cm~2,S/M为(11±4)%;对照组单侧中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0.17±0.05)cm~2,S/M为(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59、10.394,均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单侧中脑区黑质强回声面积0.215 cm~2为诊断PD的截断值,曲线下面积0.929,敏感性88.5%,特异性75.0%;以S/M为6.5%为诊断PD的截断值,曲线下面积0.964,敏感性98.1%,特异性84.6%。结论 TCCS对早期诊断PD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色觉辨识功能改变与焦虑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资料库中确诊的63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孟塞尔色棋(FM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评定。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Hoehn-Yahr(H-Y)分期、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第3部分(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剂量、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作为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HAMA、SAS、HAMD、SDS、HADS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与FMT评分相关(r > 0.561, P < 0.001)。患者年龄、H-Y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剂量、MMSE评分、MoCA评分是FMT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色觉与焦虑和抑郁相关,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损害均影响其色觉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李青  陈健彤  杨佳宁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883-1885
目的:观察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频谱和参数的变化.方法:对66例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进行TCD检测,同时测血压并腰穿测颅内压.结果:颅内压升高时,出现典型的TCD频谱(高阻力血流频谱、舒张期血流消失频谱).随着颅内压升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16.39±3.56)cm/s,血管脉动指数(2.25±0.45)及阻力指数(0.89±0.098)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颅内高压治疗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升高(26.36±4.26)cm/s,血管脉动指数(1.15±0.23)及阻力指数(0.62±0.088)降低,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间接推断颅内压变化.  相似文献   

20.
赵东梅  畅雪丽  彭蓉 《华西医学》2011,(10):1585-158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早期神经保护治疗有可能延缓病程进展。经颅超声成像(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是一种新型的非侵人性超声成像技术,可早期发现PD患者的黑质区回声增强这一特性,同时黑质回声与病程无关;根据其黑质回声的特征性改变,可对P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现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对TCS在早期PD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