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初次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在松止血带时使用1 g氨甲环酸加至250 ml生理盐水中静点,缝合关节囊时局部注射1 g氨甲环酸;对照组同样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点和局部注射。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引流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的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术后第7天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形失血量,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以及输血量及输血人数,是否出现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及各项检验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出现1例腘静脉血栓,观察组中出现1例肌间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围手术期采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失血量及输血量,同时并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局部用药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4例,根据氨甲环酸用药途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静脉注射组(n=116)和局部用药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深静脉或肺栓塞、急性肾损伤或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32. 1±14. 0 g/L vs. 131. 7±12. 5 g/L)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102. 6±11. 7 g/L vs. 100. 2±12. 1 g/L)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61. 3±10. 5 min vs. 63. 6±9. 8 min)、术中出血量(52. 7±12. 4 ml vs. 54. 5±11. 8 ml)、术后引流量(546. 6±332. 8 ml vs. 582. 3±317. 5 ml)、住院时间(6. 1±1. 3 d vs. 6. 4±1. 6 d),以及术后深静脉或肺栓塞、急性肾损伤或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在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及降低输血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具有禁忌证的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也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3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45例,第1组为口服氨甲环酸组(O组),第2组为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组(V组),第3组为未使用氨甲环酸组(C组)。记录3组患者术中、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及输血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O组和V组,无论在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还是隐性失血量,以及术后输血量等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组和V组在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未见肢体静脉血栓。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口服或静脉输注氨甲环酸均能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降低患者围术期的贫血相关并发症,口服氨甲环酸更经济、安全,更值得临床提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关节内氨甲环酸灌注联合静脉滴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滴注方法:止血带打气前10 min,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2.0g氨甲环酸溶于生理盐水100 ml,对照组仅滴注生理盐水100 ml.关节内灌注方法:止血带压力放掉前2 min,治疗组通过引流管关节腔内灌注2.0g氨甲环酸溶于生理盐水100 ml,对照组仅关节腔内灌注生理盐水100 ml,并进行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 h治疗组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术后48 h及72 h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51.75±44.02)ml和(552.67±51.36)m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601.58±60.12)ml和(894.69±117.4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及肺栓塞情况出现,患者无1例死亡.治疗组出现2例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关节活动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 关节内氨甲环酸灌注联合静脉滴注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情况下,可显著减少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和输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ANH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ANH组行术中ANH,联合组采用AN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观察两组患者自体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及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变化,记录患者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尿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联合组自体输血后Hb、Hct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及术后1d引流量明显少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输血与氨甲环酸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初次)采用氨甲环酸对隐性失血及膝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95例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研究组48例使用1 g氨甲环酸与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龄70.12岁;骨性关节炎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随机分成A、B两组(n=50),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0 ml氨甲环酸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B组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作参照;两组术后12 h均开始每日皮下注射4100 U低分子肝素钙至出院。分别监测两组术后的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及输血例数,两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并监测术后是否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A、B两组术后总失血量分别为(540±148)ml、(1102±2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输血量分别为(531±166)ml、(1033±2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输血例数分别为12例、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第7天D-二聚体分别为(0.71±0.49)mg/L、(1.41±0.52)mg/L,与术前的(0.34±0.11)mg/L、(0.35±0.09)mg/L相比明显升高,且B组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2.11±1.29)s、(12.32±1.21)s,与术前的(12.41±1.32)s、(12.49±1.23)s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监测均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小剂量氨甲环酸的应用可减少TKA术后出血量,减少临床用血,且与抗凝治疗不相矛盾。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合成衍生物,它可以可逆性的阻断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赖氨酸结合点从而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目前已在心血管外科治疗中广泛使用并证实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失血量。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针对中老年患者重度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膝部疼痛、活动障碍、屈曲挛缩及内外翻畸形,恢复机械轴线,重建基本功能。但TKA手术创伤大导致失血较多的血液流变异常仍是TKA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氨甲环酸由于低廉的使用价格、简单的给药途径、超高的止血效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柳叶刀》杂志曾相继在2010年和2011年报道了两篇文章[1-2],进一步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隐性失血(HBL)的影响,并评估氨甲环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接受THA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在切口关闭后,观察组向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100 mL(2 g),对照组向关节腔灌注0.9%氯化钠100 mL。比较两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HBL量、输血量、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HBL量和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的Hb、Hct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下瘀血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THA患者的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且对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于人工假体安放完毕及缝合关节囊切口后,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均术后夹闭引流管6 h。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 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并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TPP、PT、F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分别为(364.35±59.42)ml、(285.76±54.29)ml、(651.42±125.28)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情况。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总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静脉或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减少临床失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根据氨甲环酸不同给药途径,分为静脉组(氨甲环酸经静脉给药)和关节腔组(氨甲环酸经关节腔给药),每组各32例。比较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记录术前及术后3 d血红蛋白差值和红细胞压积差值,检测术后7 d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术后24 h引流管拔出情况、引流量及输血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血肿形成、血栓形成、伤口浅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关节腔组比较,静脉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前及术后3 d血红蛋白差值、红细胞压积差值,术后7 d PT、APTT、INR,术后24 h引流管拔出率、引流量、输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或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均能有效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李森 《临床医学》2023,(1):7-10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静脉滴注与关节腔灌注对手术失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和局部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静脉组在手术皮肤切开前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局部组在手术结束缝合关节囊后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灌注,比较两组手术失血情况、大腿肿胀程度、失血指标、凝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患者术后当天、第3天及第6天的大腿肿胀率均低于静脉组(P<0.05)。两组术前各项失血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术后1周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与局部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术后2 d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局部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局部与静脉联合用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初次行TKA手术的80例患者,根据术中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 ml;B组在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0.5 g;C组在术前0.5 h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0 g,且在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0.5 g;D组在术前0.5 h和术后2 h均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0 g,且在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0.5 g。TKA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放置引流管并加闭3 h。观察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隐性出血量、Hb、HCT、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比较,依次是D组C组>B组>A组(P<0.05);4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胸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局部和静脉联合应用比氨甲环酸单独局部应用更能有效减少患者TKA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隐性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Hb、HCT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肥胖膝骨关节炎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行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36例,依据是否使用TXA及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TXA组40例、肥胖无TXA组33例、非肥胖TXA组34例、非肥胖无TXA组29例。肥胖TXA组、非肥胖TXA组术前静脉滴注TXA 15 mg/kg,术中假体安装完毕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射1 g TXA并夹闭引流管2 h;肥胖无TXA组、非肥胖无TX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并记录4组术前及术后48 h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围术期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记录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非肥胖TXA组术后输血量较非肥胖无TXA组少(P0.05),肥胖TXA组较肥胖无TXA组少(P0.05),肥胖TXA组与非肥胖TX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TXA组、非肥胖无TXA组手术时间均较肥胖TXA组、肥胖无TXA组短(P0.05),非肥胖TXA组与非肥胖无TXA组、非肥胖无TXA组与肥胖无TX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TXA组围术期总失血量[(1 156.39±271.24)mL]、隐性失血量[(904.67±319.68)mL]均较非肥胖无TXA组[(1 349.99±326.47)、(1 034.59±325.79)mL]少(P0.05),肥胖TXA组总失血量[(932.84±345.07)mL]、隐性失血量[(700.34±329.35)mL]均较肥胖无TXA组[(1 149.13±334.86)、(941.16±345.69)mL]少(P0.05),肥胖TXA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较非肥胖TXA组少(P0.05);4组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前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TXA组术后48 h Hb [(100.53±14.35)g/L]、Hct[(29.66±3.85)%]均较非肥胖无TXA组[(88.75±13.03)g/L、(26.59±3.78)%]高(P0.05),肥胖TXA组术后48 h Hb[(109.53±12.67)g/L]、Hct [(32.43±3.82)%]均较非肥胖无TXA组[(96.00±12.08)g/L、(29.01±3.42)%]高(P0.05),肥胖TXA组术后48 h Hb、Hct高于非肥胖TXA组(P0.05)。4组围术期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病例。结论肥胖、非肥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TXA均可减少TKA围术期失血量,肥胖患者应用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47例为局部应用组,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53例为静脉应用组,未应用氨甲环酸的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低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1、3、5 d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高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局部应用较静脉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