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耀武 《陕西中医》2019,(7):858-860
目的:探讨四逆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对患者动态心电图指标和SOD、CK-MB、LDH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电图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SOD、CK-MB、LDH)、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弓背样抬高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SOD、CK-MB、LDH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发生率和胸痛缓解率分别为46.55%,77.59%,与对照组的70.69%、77.5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峰值提前、ST段下降和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74.14%、53.45%、72.41%,与对照组的68.97%、46.55%、67.2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45%(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3.45%,与对照组的6.9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动态心电图指标和SOD、CK-MB和LDH水平,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的再通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胸痛发作-到院就诊-溶栓治疗时间分布、心肌梗死部位的再通时间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仅2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均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其中瑞替普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治疗,不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6.59%,经χ2检验,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并控制病情,减少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总负荷、QRS波群记分、Q-T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单纯的溶栓治疗显著降低(P<0.05).结论四逆汤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独参汤联合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肌再灌注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独参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心功能变化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再灌注率93.33%,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评分均降低,LVEF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LVESV评分低于对照组、LV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V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及Mb水平均明显降低,GDF-1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参汤结合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有效再灌注率,改善心功能,临床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普宁市人民医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遵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治疗中给予血栓抽吸,比较两组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及ST回落 50%比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ST回落 50%比例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能明确的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总负荷、QRS波群记分、Q T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单纯的溶栓治疗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田红梅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206-220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介入及溶栓治疗)病人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治疗14天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胸痛症状及促进ST段的回落,两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心衰、心律失常、低血压方面,两组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胸痛症状,促进ST段的回落,且应用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PC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在给予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98.03%)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点分析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使用尿激酶)与治疗组(使用阿替普酶),分别6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胸痛缓解21例(33.33%)、溶栓后再通14例(22.22%)显著低于治疗组胸痛缓解45例(71.43%)、溶栓后再通49例(77.49%);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9.52%)显著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3.17%);依据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可知治疗组:50%回落发生率为79%、完全回落5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强,比尿激酶的冠脉开通几率更高,不单纯受制院内条件限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死亡率同及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急诊临床路径诊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疗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缩短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通立溶栓,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检查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再发心梗、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记录ST段回复情况及ST段恢复正常时间;观察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8.33%和88.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为95%,高于实验组的63.33%(P0.01);治疗后实验组ST段平均回落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ST段恢复正常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CK和CK-MB峰值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并分析不同时机给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PCI)后冠脉血流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需行PCI手术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PCI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并记录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90 min 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TFC、90 min内ST回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术后TIMI血流0~1级、2级、3级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心脏性猝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降低PCI后血流灌注状态,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丹 《光明中医》2022,(13):2406-2409
目的 探讨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序贯温阳益气通脉治法的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出血事件、临床疗效,监测心肌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相对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 Tn I、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更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心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尿激酶溶栓联合自拟养心通痹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丰顺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7)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拟养心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差异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自拟养心通痹汤的治疗方案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益气活血通络汤剂治疗,两组均观察15天,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显效率、中医症候积分、ST段完全回落率、S-T段回到基线时间、LVEF、ESV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左心衰竭、室早LOWN分级≥3级发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栓配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保护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后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61例,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STR)、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管再通情况、心功能、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溶栓后2h各时间段,两组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STR)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CK-MB的峰值、cTnI峰值、CK-MB的峰值出现时间、cTnI的峰值出现时间、LVEDD、LVESD、LVEF水平、血管再通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K-tPA、阿替普酶在再通率、心功能及心肌损伤、住院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方面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替奈普酶出血率较低,且可在10秒内团注,给药方便,血管再通更迅速,更加符合临床中患者桥接治疗和院间转运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39-1041
目的:观察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AMI)的疗效。方法:208例患者随机分组,口服促灌保心颗粒剂和静脉溶栓为治疗组,与单纯静脉溶栓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溶栓治疗3 h后,两组STR≥50%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TR≥70%者在3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在3个月时比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促灌保心颗粒剂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较好,为目前无急诊PCI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6h内及总血管再通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治疗效果,并明显降低临床并发症情况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