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敏灸疗法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新型外治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运动系统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肩周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研究证实热敏灸疗法相比较于常规的针刺、电针、温针灸、传统艾灸等治疗临床疗效切确,能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而且针刺、中药汤剂、推拿治疗、康复护理等与热敏灸疗法联合,使得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热敏灸是陈日新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几十载的临床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悬灸。临床上采用热敏灸疗法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且操作易成本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热敏灸治疗PHN的案例屡见不鲜。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热敏灸(单纯热敏灸、热敏灸联合针刺、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热敏灸联合穴位注射及热敏灸联合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发现热敏灸疗较单纯药物(西药和中药)和针刺、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等外治法疗效确切,而且热敏灸联合上述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均为我院以失眠为主诉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热敏灸百会、大椎、至阳、肾俞、足三里、涌泉穴等,配合口服中药安神补脑方治疗;对照组30例,仅口服中药安神补脑方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再行下一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中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10 min热敏灸(A组)、20 min热敏灸(B组)和30 min热敏灸(C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WOMAC各项目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血清ADAMTS-4及MMPs-3含量变化;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得分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WOMAC各项目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血清ADAMTS-4及MMPs-3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WOMAC各项目评分及血清ADAMTS-4、MMPs-3含量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改善程度最大;A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B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C组总有效率为8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证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其中阳虚寒凝型积分差值变化最大。结论:热敏...  相似文献   

5.
热敏灸是一项源于经典并运用于临床的创新性疗法,文章通过翻阅经典,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5-2019公开发表的热敏灸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热敏灸疗法优于传统艾灸疗法,且使用范围广泛,适宜骨关节疾病、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皮肤疾病、 妇科疾病、 心脑血管、 癌症术后...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升高,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发展迅速,但仍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热敏灸是一种新型灸疗技术,临床研究证实其有助于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等。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热敏灸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运用热敏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拓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热敏灸是指在热敏化穴位上施灸,过程中出现传热、透热等现象的艾灸方法,其灸量选择方式是以热敏现象消失为度。通过归纳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颈椎病、癃闭等临床研究,探索灸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及灸量的选择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借鉴。灸量学作为衡量灸法刺激量疗效的标准,为灸量、疗效、疾病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及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中风后的常规治疗和针刺康复治疗,同时观察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寻找热敏点进行热敏灸,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每次2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4周后评定疗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愈显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MESSS评分的减分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虑不宁、早醒、悲观失望等临床症状,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2010年6月-2015年3月近5年内关于热敏灸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结合刺灸法数据挖掘课题组所采集热敏灸在各科的数据信息,筛选出在5个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及临床研究试验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热敏灸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30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热敏灸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热敏灸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B组仅给予天王补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A组93.3%,B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 2 组 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热敏灸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天王补心汤治疗.  相似文献   

11.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化腧穴悬灸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用热敏悬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针刺常规穴位。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8.1%,对照组为15.3%。结论:用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对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麦粒灸疗法出现热敏灸感病案进行报道,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Bell麻痹(Bell’S palsy)是一种自发急性周围性的面神经麻痹,也称为特发性周围性面瘫。Bell氏麻痹占所有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每年的发病率为10-40/10万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耳穴压豆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用热敏灸配合耳穴压豆中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的改善情况显示,观察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耳穴压豆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失眠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5.
谢丁一 《中医杂志》2016,57(11):904-907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灸疗中穴位敏感性与充足时间量是提高灸疗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而热敏灸解决了如何寻找灸疗敏感性穴位与达到穴位充足时间量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灸疗特异性穴位的发现、热敏灸新技术的创立、临床疗效的循证评价、灸疗新概念的提出4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热敏灸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灸疗疗效,丰富发展了灸疗理论与技术,是传统灸疗学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热敏化灸治疗组(33例)和辨证穴位灸对照组(32例),采用国际公认的评分标准进行观察,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进行计分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热敏化灸组显愈率明显高于辨证穴位灸组(P<0.01)。结论: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优于辨证穴位灸疗法。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带状疱疹水疱消退后的后遗症,病程反复绵长、迁延难愈,中老年人因其免疫力低下,发病率较高。该病以灼痛、闷痛、刀割痛、电击样疼痛等剧烈样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质量。文章收集热敏灸治疗PHN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后续热敏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痹证日益成为病人痛苦根源的今天,我们从痹证的病因病机出发,探讨热敏灸治疗痹证的优势。在介绍热敏灸概念的同时,引用了近年来使用热敏灸治疗痹证的几例成功的试验研究,以及笔者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病房的几例痹证热敏灸观察情况,和大家一起探讨热敏灸的腧穴热敏化现象,热敏灸治疗痹证的规律,腧穴热敏化的规律以及经络腧穴感传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和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Issue1,2018),检索从建库到2018年3月发表的关于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合计8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热敏灸组与西药组对比其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 68,95%CI(2. 27,9. 65); OR=3. 10,95%CI(2. 01,4. 79)]。热敏灸组与其它针灸疗法组对比其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 97,95%CI(2. 96,8. 36); OR=2. 94,95%CI(1. 72,5. 02)]。结论: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和传统灸、温针灸等其它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为中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中风病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病后死亡率呈下降之势,经急诊抢救后所需康复的患者日益增多,在进入恢复期后均有提高康复指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