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伤寒论》中五泻心汤证之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从识证机、识方药、识煎服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3.
对《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证的认识及辨治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本病病位当在心下胃脘部,为中焦脾胃之处。病因病机主要因太阳证误治,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不因误治,邪热内陷而成者,主要由脾胃气虚,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气机壅滞,导致寒热并存,虚实夹杂而成。同时,对《伤寒论》心下痞不同证型的辨治规律及其类似证进行了归纳对比。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如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气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寒热痞”,生姜泻心汤治疗“饮气痞”,甘草泻心汤治疗“客气上逆痞”。  相似文献   

5.
【组成】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  相似文献   

6.
研读、分析《伤寒论》中与痞证相关条文,厘清痞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及辨证治疗,并进一步探究张仲景遣方用药特点,以裨益临床。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痞证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痞证的概念及形成原因作了简要论述,探讨了<伤寒论>痞证的类证鉴别,分别从热痞、寒痞、寒热痞3方面重点讨论了痞证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心下痞3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内服治疗心下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排外标准的36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痊愈25例,占69.7%;显效5例.占13.9%;有效4例,占11%;无效2例,占5.5%;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半夏泻心汤对心下痞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小议《伤寒论》中的痞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痞字在<伤寒论>中凡见19条,共出现26次,其中有表述满闭不通症状者,有指腹内有形积块体征者,还有作为病证概念提出者,俱当仔细辨析.  相似文献   

10.
聂涛 《肇庆医学》2010,(2):10-12
心下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历代医家都重视心下痞的辨证论治,有不同痞证分类的观点。在学习《伤寒学》相关条文和翻阅一些书籍、杂志后,我对痞证有了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作为一部临床经典,一直是医家准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分病、以六经分篇、以六经定法,其理论完备、思路清晰、组方巧妙,在临床中能够提纲挈领,以简驭繁,至今仍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理解和掌握六经理论,明确各经的属性、所主部位、关联脏腑和生理特性,对于《伤寒论》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疾病的认识、理解、分析、诊断和治疗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治未病思想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从既病早治,球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仲景“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导源于《内经》,实完备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是仲景预防医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监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伤寒论》药对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在该书中极其重视药物的相互配伍和剂量增减,首创了麻黄与桂枝、柴胡与黄芩、芍药与甘草、栀子与淡豆豉等著名药对,对后世方剂的发展影响很大。所谓“药对”,狭义专指具有阴阳对立特性而配伍的两味药物,凡寒与热、润与燥、升与降、散与收、走与守等对立属性配伍的两味药,可称之“药对”。例如黄连与肉桂、塾地黄与苍术、桔梗与牛膝、干姜与五味子、大黄与人参、白术与枳实等。广义则泛指由两味药组合成方的,或经常联合使用的,统称为“药对…  相似文献   

14.
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关于厥证的病因病机阐述得颇为详尽。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以下简称《讲义》)过程中,认为《讲义》对第347条的解释有不妥之处。特阐述个人管见,祈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和”主要有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如“阴阳和、”“脉和”、“胃气和”等,多表示“最佳状态”;作为动词使用,如“和胃气”,“和解”等,表示调和、谐和、即“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意思。《伤寒论》之“和”与后世的“和法”不相等同。《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使用“和法”这样的字眼,但却是后世医家认识、拓展“和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辛歼苦降一法,首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代表方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以及黄连汤、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吴茱萸汤、乌梅丸等,尤以泻心汤类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甘草性味甘平,通行十二经,其直接、间接功效颇多,是一味常用药,在《伤寒论》中甘草应用广泛,通过不同的配伍及用法,表现为不同的功用。文章仅就甘草在《伤寒论》的运用规律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徐玮璐 《中医学报》2021,36(3):526-528
法象药理是指依据药物的外部表象如形、色、质地、习性、气味等来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中医学用来探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伤寒论》中生姜、大枣使用频率很高.应用法象药理分析可知:生姜具土、火、金三行,气味相对较薄,辛温,入肺卫与脾胃,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呕;大枣具土、火二行,气味相对厚腻,甘温,安中补脾、和...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之"水气",既为病因,又为病机。疏理《伤寒论》原文398条中水气为患占26条,约占7%;原文对水气为患的论治,不仅适用"伤寒"变证,更可治各科水气为患诸疾,所述证冶方药,均已成为指导临床的有效经方;研究《伤寒论》原文水气为患的证治特点和治法方药,是研究《伤寒论》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姜泻心汤     
马迁 《开卷有益》2014,(12):66-66
<正>生姜泻心汤载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源于半夏泻心汤,为调和肠胃剂。方药组成:生姜12克,半夏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具有和胃消痞,散结除水的功能,主治水热互结,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腹中雷鸣和下利等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