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药,是左旋及右旋两种对映异构体的消旋体。S-氯胺酮为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与NMDA受体的亲和力是外消旋氯胺酮的2倍,因此镇痛效价更强、不良反应更少。研究证明NMDA受体与急性疼痛的产生和慢性疼痛的发展相关,在围术期使用S-氯胺酮是一种可取的策略,提供了镇痛的非阿片机制途径,但其最佳的使用途径及方法仍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璐  阎文军 《中国临床研究》2024,(4):506-509+518
氯胺酮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但是由于术后噩梦、锥体外系综合征以及滥用倾向等问题,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临床应用有所减少。而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异构体,与消旋体氯胺酮相比,应用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心血管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小。其代谢快,在体内清除率高,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轻微,苏醒和恢复迅速,在小儿麻醉效果方面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诱导的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中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或右旋美托咪定两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90例择期盆部或下肢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氯胺酮组(K组)。各组患者布比卡因麻醉前静脉给药行镇静诱导,NS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5 m L/h;D组给予右旋美托咪1μg/kg,0.5μg/(kg·h);K组给予氯胺酮0.2 mg/kg,0.5 mg/(kg·h)。记录3组患者感觉阻滞最高水平的时间、感觉运动恢复的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K组患者相对于其他2组患者更快地完成了感觉的阻滞,但在最高阻滞节段上3组无明显差异;从感觉回复和屈膝动作出现的平均时间上看,D组和K组患者也明显长于NS组患者所用时间。结论提示氯胺酮和右旋美托咪定在布比卡因诱导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中镇定作用相似,但从血流动力学表现看氯胺酮要优于右旋美托咪定。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不良反应使得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多种检测方法也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上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例新生儿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式为氯胺酮麻醉,观察组15例的麻醉方式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手术30min与术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儿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波动明显。在新生儿上腹部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氯胺酮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十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右旋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ICU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镇静。右旋美托咪啶现用于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困难气道管理等方面,临床应用状况良好,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对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右旋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ICU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镇静。右旋美托咪啶现用于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困难气道管理等方面,临床应用状况良好,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对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943-2944
将68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加用异丙酚和利多卡因麻醉,对比麻醉后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均平稳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和利多卡因联合麻醉能有效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延长镇痛维持时间,稳定血压和心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前尚无一种静脉麻醉药单独应用就能满足所有手术麻醉的需要。临床麻醉中往往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药物,以增强麻醉效能,降低不良反应,但较难准确掌握各种配伍药物的合适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体表镇痛作用,可是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和兴奋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应用各类药物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可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药物的浓度及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制定老年人的用药方案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因人施药,以其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最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右旋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ICU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镇静.右旋美托咪啶现用于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困难气道管理等方面,临床应用状况良好,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对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杜鹃  王红伟 《临床医学》2010,30(3):122-123
目的探讨氯胺酮的受体机制,以便更好为临床服务。方法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氯胺酮的作用机制涉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类受体、单胺类受体等多种途径。结论可利用多种受体激动剂、拮抗剂,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氯胺酮不良反应减少且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min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择儿科择期手术患儿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基础上联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儿术中呼吸、心率、血压等检测指标和药物使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两组麻醉顺利,其中观察组术中呼吸、心率、血压均较对照组平稳,术中追加药物量少,苏醒时间短(P0.05);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儿科手术麻醉效果好,药物使用量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蒋洪宇  申颖  刘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45-4346
目的观察小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行术后静脉镇痛,50例患者分为2组,F组给予芬太尼,KF组给予小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分别进行痛觉视觉模拟(VAS)评分、镇静评分,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高于K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应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是可行的,二者联合应用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东 《临床医学》2021,41(7):42-44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南圣德医院腹股沟疝患儿87例,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将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1例患儿作为氯胺酮组,将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6例患儿作为瑞芬太尼组。对比两组麻醉前(T1)、手术10min(T2)、术后30min(T3)、术毕即刻(T4)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和术后苏醒情况(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T3、T4瑞芬太尼组SBP、HR水平较氯胺酮组低,且波动幅度较氯胺酮组小(P <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较氯胺酮组短(P <0.05)。瑞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较氯胺酮组[19.51%(8/41)]低(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苏醒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多数血液肿瘤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多、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被日益重视。药物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及药物作用靶标等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或突变对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就血液肿瘤治疗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瑞光 《临床荟萃》1994,9(10):457-458
洋地黄类药物用于临床已二百多年,近20年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特点有新的认识,故在临床应用较前不尽相同,现将近些年来该类药物临床应用新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同抗生素应用有"五高"现象,即应用率高、不合理率高、耐药发生率高、失效率高、花费高[1].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针对合适的患者,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即采取临床抗生素使用的"3R原则"(Right Time、 Right Patients、 Right Antibiotic),是在2004-07-31上海举行的"抗生素合理使用3R原则新视点--全国抗生素专家研讨会"提出的.急诊感染患者构成复杂,重症感染和高危人群大多首诊急诊科,又常滞留急诊科,这就要求每一个急诊医生要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依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点用药,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合并疾病状况来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对于联合用药、预防用药、局部用药一定要有章可循,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最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张璞  常国祥 《临床医学》2012,32(1):84-8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择期剖宫产患者40例,均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在切腹膜时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3 mg/kg)辅助麻醉.对照组22例,在相同时点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和Apgar 评分.结果 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脐带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能满足剖宫产手术要求,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