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肺泡、肺间质和支气管对曲霉抗原产生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易误诊、漏诊。笔者遵从中医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中药治疗ABPA 1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于门诊就诊的老年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30例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统计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愈21例,占70.0%,好转7例,占23.3%,未愈2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93.3%;随访半年复发6例,复发率为20.0%。结论:对老年性支气管扩张症进行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为基础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多局限于急性期的对症处理,且疗效局限,无法达到标本兼治。中医辨证论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收集关于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了解其治疗思想,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汇总,归纳概述,以进一步了解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探索如何提高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高医务人员对ABPA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8例ABPA病例的诊治进行研究.结果:患者ABPA诊断明确,抗真菌、平喘治疗效果明显.结论:ABPA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漏诊,抗真菌、平喘是治疗ABPA的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证型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对1994年至今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2χ检验对总结出的9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气虚型、脾虚痰湿型、气血瘀滞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常见证型。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临床辨证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外治法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近年来,因其治法安全、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患儿依从性好等优势,得到了愈加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的专家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支气管哮喘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方法:编制支气管哮喘常见中医证型问卷表,向呼市和包头80位临床医生发放问卷调查。筛选出支气管哮喘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结论:通过成组t检验分析,高级职称专家和中级职称专家对哮喘常见中医证候的认识一致性较高(P>0.05),支气管哮喘主要证型为寒痰阻肺、痰热蕴肺、痰浊阻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典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施治,2例患者均痊愈,预后良好。结论:中医辨证施治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王伟教授单用定喘穴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哮喘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总结王伟教授治疗哮喘的经验;结果运用中医传统理论辨证分型,结合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哮喘,强调针药合用治疗哮喘;结论王伟教授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云霞  陈伟斌  王霞芳 《光明中医》2016,(11):1540-1542
王霞芳教授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熟练运用中医辨证分期、分时理论治疗小儿哮喘。将小儿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并对发作期儿童哮喘诊治尤为重视。王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方"宣肺通络平喘汤",采用宣肺通络平喘法"肺肠同治"疗法,针对个体差异加减用药,治疗发作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施护可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个体化护理,康复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并总结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辨证分型,以期为有机结合临床中医证候特征、哮喘临床表型以及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调研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分析和预调查反馈信息修正的方法,设计并归纳形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学观察表。收集204例患者的四诊资料,填写观察表。借助SPSS22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基本的中医证型。结果:通过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中医哮病的辨证标准为依据,参阅哮病中医证候规律的文献,并组织呼吸科专家讨论,得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主要分为2个基本证候:虚寒证和虚热证。结论:探索了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临床表型,为进一步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宏观寒热辨证与西医基因组学之间可能的关联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前,临床对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证由于定性成分较多而缺乏定量规范化标准,理论分型与临床事实存有出入,症状隐匿对辨证增加了难度,传统辨证的主观随意性对学术交流和经验推广造成了困难等等。因此,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哮喘病证的中医术语、辨证诊断标准进行定量规范化,如何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哮喘病的现代辨证等,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和研究成果作一探讨。 1 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证型标准是中医辨证现代化的基础 1.1 确立基本证型 临床辨证是中医应用基础研究的关键,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必要时吸氧、雾化吸入,或按需给予抗生素、补液、糖皮质激素等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痛经的女性患者12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痛经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虚弱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肝气郁结证、湿热郁阻证5种证型,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对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痛经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中西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西医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西医对照组20例,单纯应用上西医治疗。结果:中西结合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咳嗽、喘息和睡眠的改善,均显著性地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炎、解痉等基础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临床100肾盂肾炎患者,根据临床辨证分为急性发作阶段与非急性发作阶段,并给予相关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7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治疗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效显著。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前提与关键。通过论述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发展、分期辨证以及其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地域分布、发病年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征象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以期促进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及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