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7):816-81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予以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80.6%及72.3%,高于对照组的63.8%及58.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降低血清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类方药。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以及冠状动脉中斑块类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略高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8个疗程末,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个疗程末,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稳定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稳定斑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理气化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5.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5.6%和44.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5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心电图疗效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心电图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理气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6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西药外,另加补阳还五汤,日1剂,分两次服用。经过四周用药后,对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并按照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促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0.0%),(P0.05);在对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单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hs-CRP、IL-6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痹一号[1]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将92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痹一号方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1.30%,对照组均为75.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59%,对照组为5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中医证候改善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痹一号方加味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IL-6、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hs-CR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心电图,并降低IL-6、hs-CRP,对临床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基础用药方案相同,研究组加用心可舒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4.15±0.38)、(6.97±0.5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和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加胸痹贴穴位贴敷),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星期后记录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贴穴位贴敷法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安全有效,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分析。方法:将76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片20 mg,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20 mL,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等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CRP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麝香保心丸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评价心舒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70例门诊或住院病人,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为心舒丸治疗组(44例),消心痛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心绞痛的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舒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夏橘化瘀胶囊。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舒血宁治疗,研究组44例予以血府逐瘀汤与舒血宁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4%(2/44)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养心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因子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80.76%,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IL-6、TNF-α、hs-CRP、Hcy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下降,而NO、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汤能提高常规治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联合热敏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稳定型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予以相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真武汤内服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对照组为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内服联合热敏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肾阳虚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的症状、体征分布规律,根据其证候特征进行辨证论治,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80例,分析症状、体征分布规律,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柴胡疏肝散加味。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A)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以及全身其他症状,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舌下组30例、口服组31例、外搽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舌下组、口服组、外搽组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救心油,给药方式依次为舌下给药、口服和外搽水沟穴;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各组均治疗7天。于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治疗后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同时观察安全性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舌下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口服组为61.29%,外搽组为53.33%,对照组为83.87%;舌下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口服组为54.84%,外搽组为53.33%,对照组为80.65%。舌下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CRP、LpPLA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内关穴位埋线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关穴位埋线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内关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即时心室率控制率、心电图疗效、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建峰  方贤土 《新中医》2016,48(5):29-3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绞痛积分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s-CRP水平、心绞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及心绞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水平及心绞痛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前,2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χ~2=17.96,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