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且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术后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2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VAS评分,下腰椎JOA评分,MRI复查,评估2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及1月、3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VAS评分(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5%;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81.25%;2组术后3个月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效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房纬  赵雪圆  姜东升  周翔  刘胜 《新中医》2007,39(10):36-37
目的:观察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基础上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慢性腰椎管狭窄症(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并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阳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符合血痹辨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并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血痹辨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表分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NDI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疼痛VA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中药离子定向导入治疗腰椎术后残留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术后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结合营养神经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中药离子定向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中药离子定向导入治疗腰椎术后疼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牵引法结合银质针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治疗组采用整脊调曲牵引法结合银质针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予普通坐位牵引、理筋手法及烫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整脊调曲牵引法结合银质针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艳文  尤丽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97-129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甲钴胺;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戴琴  徐骁 《陕西中医》2018,(4):482-48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玉女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把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给予中药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玉女煎)治疗的观察组与给予西药依帕司他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显效85.0%,对照组62.5%,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玉女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药治疗椎体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腰背部疼痛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部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腰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药能有效缓解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患者残留腰背痛的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的效果。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RI、PI更低,Vm更高(P<0.05),研究组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DMS-2、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54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54例,弥可保片剂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与72.22%,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加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肩三针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加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DN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甲钴胺片和溴吡斯的明口服.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疗程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4周检测尿流率、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排尿期逼尿肌压力,并进行美国泌尿科协会症状指数(AUA-SI)评价.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组AUA-SI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平均尿流率、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优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优于对照组的73.8% (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基础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VEGF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VEGF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DPN具有明显疗效,对神经传导速度、VEGF改善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症状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6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消渴血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效的治疗该病,降低其致残率。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基础治疗结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范先基  李俊  杨子玉 《河南中医》2013,33(8):1211-121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作为试验组,另外再选取8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血脂水平进行观察与检测,且对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在治疗第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于第8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P<0.05);同时试验组在治疗第4个疗程、第8个疗程结束时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桂枝附子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LDH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中医证候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P <0.05)。治疗后,两组ESR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LDH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所致腰腿痛的疗效良好,可有效减轻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中医证候,抑制CRP、ESR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浸洗防治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晚期肿瘤予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患者50例,按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预防手足综合征,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以煎水手足浸洗10 min,2次/d,连用14 d为一个观察周期,共观察2个周期。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组HFS发生率35%,明显低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学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浸洗治疗,可使HFS的发生率减低,疼痛症状改善,对化疗药物卡培他滨的耐受性提高,对于确保化疗疗程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