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产房护理改革的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房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产房成为医疗差错和医疗投诉较多的高风险科室。我院1998—1999年平产总数为3965例,发生护理差错5起,占平产总数的0.13%。为减少产房内的护理缺陷,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从2000年开始,产房护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几方面的改革,两年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具体方法1.1成立助产工作质量考评小组新设2名工作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为科内护理质管人员,成立以护士长和质管人员组成的助产工作质量考评小组,遵循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每月不定期抽查各护理质控指标完成情况4次,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爱婴医院活动由创建普及发展到了巩固提高阶段。我院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与考核制约措施 ,保证了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重视质前控制 ,加强环节质量 ,保证终末质量。优劣情况随时曝光 ,增加工作透明度 ,并纳入院综合责任考评 ,奖惩挂勾。保证孕产妇、保健院内外一条龙服务。通过加强监督考核 ,强化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做到了健康宣教指导到位 ,护理责任到位 ,医疗保障到位 ,保健服务到位 ,通过对门诊及住院孕产妇家属问卷调查满意度达 95 %以上 ,医护缺陷明显减少 ,孕产妇死亡率由创建期 1995年 140 / 10万减少到 1999年 70 / 10万。新生儿死亡率由 1995年 12 .0 0‰降为 1999年 3.0 5‰ ,院内纯母乳喂养达 96 .8% ,院外 4~6月纯母乳喂养达 92 .0 %以上。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 ,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签字确认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健全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制订护理工作质量考评标准 ,设计和应用《质量考评记录表》。结果 实施对考评结果签字确认前后 ,护理人员因工作质量不达标准被扣分发生率分别是 34 7%和 19 7% ,护理人员对被扣分不满意率分别是2 4 8%和 8 8%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签字确认使质量考评记录具备法律证据效力 ,既提高了质量管理效果 ,又减少了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之间的矛盾 ,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示签字确认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必要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绩效考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图示式的评估方法,建立起产科护理工作绩效量化综合评估体系,做到人人参与管理,并通过护理部、护士长考核,进行反馈。结果对比2009年和2010年护理工作、服务质量,实施绩效考评后患者满意度由89%上升为98%,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绩效由(89±1.2),上升为(93±2.5),护理质量出现显著性的提高。结论将绩效考评纳入产科护理管理中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医院感染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医院感染认知程度 ,以采取有地放矢的培训方法 ,2 0 0 0年 8月 ,笔者对临床 17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 ,调查内容为消毒隔离基本知识、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诊断 ,抗生素应用、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相关内容。调查方法采用统一闭卷答题 ,分别调查了护士长 2 1名、主管护师 82名、护士 94名、实习护士 4 2名。2 结 果问卷满分 10 0分、6 0分为合格。护士长合格率为 86 % ,主管护师 84 % ,护师 6 8% ,实习护士 36 %。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护理规范操作在临床执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规范操作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操作 ,是每个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技能 ,是护理工作人员安全行医的前提。浙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从 1995年开始接受护理自考大专学历免实习的面试工作 ,对 2 0 0 1~ 2 0 0 2年的部分自考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 ,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1 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面试的大专生各 10 0名。发出问卷 2 0 0份 ,回收有效卷 184份 ,回收率为 92 %。其中护士 10名 ,护师 92名 ,主管护师 82名。省级医院 36名 ;市级医院有 82名 ;区级医院 4 9名 ,乡村卫生所 12名 ,医务所 6名。2 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考评体系,为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全面地评价护士工作绩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护士分层级考核制度和各层级人员考核标准,通过院部、护理部、科室的多维度考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方式,评出各层级护士年度考核成绩,与评聘挂钩,优胜劣汰。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考核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了10%。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士分层级考核,规范了护士执业行为.保障了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为护理人员按职上岗和绩效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改变 ,有效地评价护理服务质量 ,寻找质量改进的机会。应用ISO 90 0 1:2 0 0 0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和程序 ,以持续改进为目标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建立新的护理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使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方法更具科学性、目的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1984~1997年中所发生的340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如下: 一、资料统计结果 1.护理差错的一般概况 1984~1997年共发生护理差错340例。其中一般差错312例,严重差错27例,事故1例;责任者主管护师占4.1%,护师占25.1%、护士占64.1%、实习护士占6.7%;差错发生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兰 《现代保健》2011,(24):78-79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与缺陷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2007年各护理单元上报给护理部的181例护理差错与缺陷分布情况、发生原因及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摆药及加药错误、医嘱处理错误、漏治疗及护理、输错液及发错药、器械准备及消毒差错与缺陷为主要的差错与缺陷,分别占差错与缺陷的21.5%、21.0%、14.9%、13.8%、11.6%。差错与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责任心不强,分别占47.5%和27.7%。护士职称的护理人员是发生差错与缺陷的主要人员,占64.1%。结论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护理质控网络体系,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落实各项检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及人性化的管理是减少和杜绝差错与缺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量化考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量化考评的经验,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根据本院不同科室不同部门特点,把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任务、指标进行量化、纳入考评细则实施。结果:自实行量化考评10年来我院未发生过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医院感染率由12.36%降到现在的4.82%,医院感染漏报率由32.52%降到10.26%,无菌切口感染率由1.52%降到0.22%。结论:搞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健全是保证、量化考评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绩效考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英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69-170
绩效考评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随着中国进入WTO,我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可操作的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已成为各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贯彻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基本原则的基础,是逐步完善卫生人员的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价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就医院而言,护士绩效就是护理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具体落实情况。对护理人员本人而言,则是医院护理主管部门和科室护士长对护士个人工作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卫生人事制度改革是以各单位人员的绩效考评为客观依据的。我院于2000年开始建立了一整套的护理考评体系,本着客观、公正、全面、激励的原则,采取职能科室领导、护理专家、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护理工作专业性强,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不同,加之整体护理的实施,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势在必行。建立护理人员考评体系能够明确各护理岗位职责,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能帮助各级护理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成绩;能通过有效的奖惩,…  相似文献   

14.
护理部对护理查房质量监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查房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科室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自1992~1995年,我院护理部注重了对查房质量的监控。并以积分、讲评、办护士长学习班的方式使护理查房在质量提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护理查房的形式与方法1.1 护理部深入基层监控查房。护理部3人每周二(各科护理查房日)以抽查方式参加科室护理查房共497次。其中个案查房205次,为41.2%;教学查房172次,为34.6%;行政查房73次,为14.6%;责任制查房47次,为9.4%。各科查房情况按规定标准积分,记分为10分制。分值分配:选题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大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大连市某三甲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应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进行评定,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压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398名护理人员中,男性12名,女性386名。年龄22~56岁,平均(39.56±6.03)岁。护理人员SCL-90中的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得分(P<0.05或P<0.01),心理状况阳性检出113例(28.39%),护理人员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在年龄段、工作年限、职称、科室、工作时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护师(OR=2.213)、急重症科(OR=2.731)、工作时长>8 h/d(OR=2.461)。护理人员主要压力源为时间分配和工作量问题(3.18±0.35)分,其次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3.06±0.41)分。结论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心理状况阳性检出率较高,尤其是职称为护师、急重症科、工作时长>8 h的护理人员。建议医院管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关注,并针对其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维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量化考评在内镜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内镜医院感染管理量化考评的经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纳入医疗质量检查体系,实施考评.结果 实行量化考评3年来未发生过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量化考评结果逐年提高,内镜科从2005年的85分升至96分,喉镜室从80分升至96分,纤维支气管镜从85分升至98分,实现了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结论 搞好内镜医院感染管理,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关键,组织健全、科室积极配合与共同管理是保证;量化考评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理人员实行轮流组长制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麻醉科9名麻醉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前麻醉科护理组长由固定2名主管护师所担任并视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麻醉科护理组长采用每2个月轮换一次的轮流组长制并视为研究组.采用统一格式的护理管理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的质量考评,一般采用百分制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1) 考核人员因人情面子,考评分子水份多;(2) 已达质量标准分与超标准分无差别,如单苗接种率达90%以上得满分,这“90%以上”包含着90%与95%之间无区别;(3) 接种率低于质量标准,往往无分,如按每低于质量标准1%扣0.5分,扣完为止。按此标准,接种率为50%一般无分。鉴于上述原因,1987年我们拟定用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综合评价指数“H”来定量地评价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员操作前手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1,自引:15,他引:46  
目的 加强护理人员静脉操作前手的清洁和消毒 ,预防医院感染与穿刺处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15个普通病房护理人员 90人 ,分 3组进行监测 (对照组 1∶ 5 0 0“84”消毒液毛巾擦洗手、0 .2 %活力碘消毒液毛巾擦洗手 )。结果 未洗手暂居菌量 >2 0 0 CFU / cm2 34例 ,检出 7种细菌共 10 9株 ;实验 1组除菌率 96 .74 % ,实验 2组除菌率 10 0 %。结论 护理人员每次静脉操作前运用两组实验方法消毒手皮肤 ,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促进护理人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素质及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及质量。方法:以护理技术及基本护理技能、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为指标定期实施综合考评,并以综合考评的结果作为护理人员的劳动补贴分配及选拔专业进修的基础。结果:由于日常的工作有客观指标衡量,高水平服务的人员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专业发展上都能得到实际利益,个人的能力及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得到了突出。因此,科室护理人员自觉完善自己的专业及医德医风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同时,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结论:综合考评实施方法在科室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