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橡胶导管吸痰后因管轻且细长、管壁内部难以全部浸入消毒液中 ,贴附于管壁上的污物不能彻底清洗消毒。自 2 0 0 2年 ,我科采用下口瓶灌注消毒液于导管中进行消毒处理 ,取得较好效果。 1 材料 下口瓶 1个 ,1∶2 0 0 84消毒液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保护帽 1个 ,输液器莫非氏滴壶胶塞 1个。 2 方法 将盛入消毒液的下口瓶置于较高位置 ,与导管头端相连 ,导管另一端连接剪下封口的针头保护帽粗端 ,打开开关使消毒液注入管内 ,注入时抬高导管使液面向上排尽管中余气 ,待消毒液灌满导管时将莫非氏滴壶胶塞盖于导管末端注射器帽口。如管壁上有贴附…  相似文献   

2.
詹美芳 《全科护理》2010,(18):1668-1668
临床工作中在使用流量表内芯时,存在易丢失、螺纹口易老化连接不紧密、需反复消毒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一次性吸痰连接导管代替流量表内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在使用流量表内芯时,存在易丢失、螺纹口易老化连接不紧密、需反复消毒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一次性吸痰连接导管代替流量表内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05-1707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的吸痰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ICU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密闭式吸痰器,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由护士随机对两组患者进行吸痰操作,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期间的平均每次吸痰时间、平均吸痰间隔时间、氧分压和脉氧饱和度均值、经人工气道吸痰费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每次吸痰时间、平均吸痰间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氧分压和脉氧饱和度均值、经人工气道吸痰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闭式吸痰器的临床吸痰效果优于一次性吸痰管,增加了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期间的氧储备,提高了护士吸痰操作的主动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5.
读了护理杂志1978年第1期43页蒋国琦同志写的“吸痰导管选择的我见”一文后,感到很有启发和帮助。对吸痰导管的选择,有人认为:吸痰导管上多开几个孔,利于吸痰;也有人认为:单孔导管负压大,吸痰好。经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两种导管各有所长,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选择。应用吸痰器及选择导管,主要以能尽快地把痰液吸出,保证呼吸道通畅,而又不损伤气管粘膜为原则。遇到痰液粘稠时,需  相似文献   

6.
关于吸痰导管的选择问题,有的认为应该在导管上多开几个小孔,也有的把导管顶端剪去使成为一个切面孔或一个侧孔,各种方法都认为有利于吸痰。现根据我们临床实践谈谈个人看法。利用中心吸引站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时,吸  相似文献   

7.
正鼻导管吸痰可减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储留症状,刺激患者自行排痰,促进肺部康复。目前鼻导管吸痰用物多以单个物品拼凑而成,成本浪费严重且易增加感染的风险。针对此情况,我们设计了一次性鼻导管吸痰包,方便快捷。现报道如下。1材料一次性鼻导管吸痰包最外层是密封包,包内弯盘放于方盘内,弯盘内备注射器、胶布、吸氧管、吸痰管、石蜡油棉球包、呋麻滴鼻液棉球包、镊子、手套。吸氧管的尾端为塑料管,可连接氧气接头;前端为封口的圆头硅胶管,硅胶管的前部设有侧孔。  相似文献   

8.
1996年8月我们改制了多孔吸痰导管,1998年2月推广在神经科应用,并与传统的单孔导管进行对照观察,临床验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供氧吸痰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4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供氧吸痰的患者采用自身对比观察,分别使用供氧吸痰管和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供氧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无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普通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有显著差异;供氧吸痰管与普通吸痰管,吸痰前和吸痰后心率变化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氧吸痰管在吸痰同时供给氧气,能减轻低氧血症,增强吸痰的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lifesaver or incision of trachea used sputum-aspirating tubes with ventilation and with normal tubes for self-contrasted observation.Then, the heart rate and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before and after suction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patients who used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the normal sputum-aspirating tube group.Furthermor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heart rate in both tubes. Conclusions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ay supply oxygen to lighten hypoxemia.This method may enhance the safety of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10.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结果显示:常规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试验吸痰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吸痰管对吸痰效果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u年6月在兰州总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人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吸痰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吸痰术,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操作准备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吸痰前、吸痰即时、吸痰后即时血氧饱和度值、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和吸引接头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操作准备时间、吸痰即时和吸痰后即时血氧饱和度、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对照组有6个接头被痰液、浸泡液感染,感染率为21.4%;观察组仅有1个接头被痰液、浸泡液污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吸痰术省时、便捷,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小,较传统吸痰法更为科学、合理、安全性好,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将40例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吸痰,采取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密闭式吸痰前后患者呼吸循环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式吸痰前后心率、SpO2、Ppeak、Pplat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RR、PaO2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PaCO2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较开放式吸痰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软化吸痰管前端对婴儿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并需要吸痰的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吸痰管前端进行软化处理;对照组患儿吸痰管不经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吸痰过程中呼吸道黏膜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为5例,占16.7%;而对照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11例,占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9,P<0.05)。结论吸痰管前端软化能有效减少黏膜的损伤,增强吸痰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中风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体位,试验组应用吸痰枕吸痰,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入呼吸道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痰枕干预对抗吸痰的中风患者,可实现安全的深部吸痰,减少气管损伤及切开率。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年8月~2005年8月,我们对不同吸痰深度对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的影响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49例,女41例,17~65岁,平均42岁。经鼻腔插管6例,经口插管50例,气管切开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插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A组为浅吸痰,吸痰导管插入的深度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与负压相通,旋转吸痰;B组为深吸痰,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内直到遇到阻力后上提0.5~1.0cm再吸痰;C组吸痰导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浅层吸痰法在人工气道吸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人工气道吸痰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浅层吸痰法,比较两组吸痰前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参数(R)、潮气量(VT)、平均气道压(Pmean)以及吸痰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后,观察组SPO_2高于对照组,HR,R,VT、Pmean的水平及吸痰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浅层吸痰法可降低对人工气道的损伤,提高人工气道吸痰的治疗效果,减轻对气道的刺激,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旭霞  李培珍 《护理研究》2014,(12):1466-1467
[目的]通过改良吸痰装置,快速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痰液堵塞,提升血氧饱和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88例出现呼吸道痰液堵塞的病人按住院号末位数字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吸痰装置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时间及吸痰效果。[结果]观察组备物、吸痰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院内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减少。[结论]改良吸痰装置能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可快速解除病人痰液堵塞,提升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吸痰指征的ICU人工气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0例。研究组采用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以及吸痰间隔时间、吸痰次数、吸痰后痰鸣音的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的HR、SBP、R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pO_2升高值、VT升高值、Peak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痰鸣音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旋转吸痰管360°吸痰方法,有利于彻底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机体缺氧,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盲吸气管导管吸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陈秀郭雅琼刘和生陈立军任杰刘威萍张宪本研究的盲吸气管导管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9424361506),并在1994年中华医学会北京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作者单位:010051呼和浩特市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胸部外伤或胸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