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吸毒者TTV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者共590人,用问卷方式调查吸毒者有关资料,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TTV—IgG,用SPSS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吸毒者TTV感染率为24.7%(146/590),高于一般人群TTV感染率(0.63%~16.4%);女性吸毒者TTV感染率34.3%(104/303)显著高于男性吸毒者14.6%(42/287),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脉注射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组TTV感染率分别为26.9%和21.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扎耳孔也是吸毒者感染TTV的影响因素,扎耳孔者和未扎耳孔者TTV感染率分别为33.7%和16.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吸毒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吸毒者TT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女性吸毒者TTV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吸毒者,静脉注射吸毒者TTV感染率显著高于非静脉注射吸毒者,吸毒者作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监测及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对于降低TTV感染并防止其对家庭和社会人群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陇川县男性青年吸毒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边境地区男性青年吸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断面调查基础上建立回顾性队列,观察期为1991 年1 月1 日至1994 年8 月1 日。被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方面资料采用匿名方法收集。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 每年新吸毒者发生率在1991 ~1993 年间逐年上升。根据多因素分析,吸毒的危险因素包括:未婚、离婚或分居或丧偶( O R= 8 .9) 、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毒品( O R= 8 .8) ,吸烟( O R= 2 .4) ,属景颇族( O R= 1 .8) 以及1991 年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 O R= 1 .5) 。至少上学7 年是吸毒的保护因素( O R= 0 .6) 。几个主要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被朋友或他人鼓励尝试吸毒为70 .8 % ,吸烟50 % ,属景颇族为24 % 。结论 采取社区干预来改变人们对吸烟及吸毒的看法,可能会大幅度降低新吸毒者发生率。为此,建议尽快开展社区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3.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的决定因素。在回顾性队列研究期间,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年新发生率平均为1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民族以外的其它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及婚前(婚外)性行为,对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无预测作用,而景颇民族则是合用注射器具的主要危险因素(OR=5.8,95%C.I.2.5~13.8),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8.5%。我们认为,对于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中很高的合用注射器具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合用注射器具行为的HIV预防性干预工作,应以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为主要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4.
以1994年8 ̄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 ̄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的决定因素。在回顾性队列研究期间,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年新发生率平均为1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民族以外的其它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及婚前(婚外)性行为,对静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地区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吸毒者梅毒感染状况,为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简单抽样或滚雪球法,在广西南宁、新疆喀什和广东东莞抽取995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抽血,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广西南宁、新疆喀什和广东东莞吸毒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7.5%、10.4%和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南宁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8.50;95%CI:2.51~28.78;P=0.001);新疆喀什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7.44;95%CI:1.40~39.57;P〈0.05)、有配偶(OR2.51;95%CI:1.05~6.00;P〈0.05)、低教育程度(OR3.06;95%CI:1.12~8.39;P〈0.05);广东东莞吸毒者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4.52;95%CI:1.81~11.28;P=0.001)、有配偶(OR3.96;95%CJ:1.71~9.17;P=0.001)、低收入(OR3.12;95%CI:1.41~6.89;P〈0.01)、注射吸毒(OR2.81;95%CI:1.09~7.24;P〈0.05)。结论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吸毒人群高危性行为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高危人群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曼  芮宝玲  瞿世和  薛茜  王莅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05-130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中HIV感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特征。方法(1)对1135名女性吸毒者进行HIV血清学监测,对所有监测对象逐项询问其一般情况,填写调查表,并抽取3ml静脉血。HIV试验采用ELISA方法。(2)对257名女性吸毒者进行行为学监测,对调查对象发放统一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答卷。对其中的169名静脉吸毒者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介各因素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女性吸毒者中HIV感染率20.09%,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及不同年份中HIV感染率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用注射器具和吸毒方式与HIV感染有关系。结论乌鲁木齐市女性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非常高,高危行为严重,应大力开展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锡市吸毒人群国家级哨点吸毒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0-2012年新进入戒毒所的1158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l158名吸毒者的HIV感染率为0.35%(4/1158),梅毒感染率为9.93%(115/1158),HCV感染率为55.87%(647/1158)。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为50.35%(583/1158),其中有88.34%(515/583)与他人共用针具。共用注射器吸毒者HIV、HCV感染率与其他吸毒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最近一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8.07%(325/1158),商业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31.38%(102/325)。结论无锡市吸毒者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和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安全的性行为增加了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机会,应对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评价对本地吸毒人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2年新进入珠海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2006--2012年珠海市哨点共监测吸毒者2707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7例,阳性率为2.11%;阳性率从2006年的5.37%(24/44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0.49%(2/407)(P〈0.01)。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3.99%(47/1178),非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65%(10/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0.7%(44/411),无共用针具的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39%(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07名吸毒者中发生商业性行为813人,占30.0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224人,安全套使用率为27.55%。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34%(1397/1637)。结论近年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下降,但共用针具吸毒和商业性行为等感染HIV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在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应进一步扩大针对该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启东肝癌高发区1972—1991年全人群肝癌生存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取启东全人群肝病的生存资料,对启东肝癌高发区1972-1991年以人群孤11220例肝癌生存率及相对生存率作出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10年(1972-1981年)的5年观察生存率为2.1%,第二个10年(1982-1991年)为2.0%。而两个阶段的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2%及2.3%。女性的生存率优于男性,第一阶段的男、女怀5年生存率分别1.7%比3.5%,差异有显性。第二阶段分别为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行为和HIv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抽取吸毒者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2001—2007年共调查吸毒者3620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人,HIV阳性率3.54%;兴业县和福绵管理区HI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1.21%(66/589),9.87%(23/233)。外籍人口6.82%(9/132)。3620名吸毒者中79.39%为静脉注射吸毒,58.28%共用针具吸毒;其中51.30%(1857/3620)有性乱行为,且66.77%(1240/1857)性过程从未使用安全套。1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22%为静脉注射吸毒,69.29%(88/127)共用针具注射吸毒,67.97%(87/128)有性乱行为,83.91%(73/87)性活动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个别县(市、区)呈流行趋势。吸毒者大部分为静脉注射吸毒,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之间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的打击力度和无毒社区建设,做好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HIV流行和发病趋势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异性恋者进行队列研究,以检测HIV发病和持续流行趋势中的性别差异。持续流行情况和发病率分别用Logistic和Poisson回归建模计算。研究对象包括5948名静脉注射毒品者和13343名异性恋者。女性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女性异性恋者HIV流行情况更严重。静脉注射吸毒者的男女发病率每年下降11%,但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HIV年发病率女性异性恋者高于男性异性恋者,年下降率为21%。HIV流行和发病趋势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STD/HIV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特区吸毒人群行为及性传播疾病(STD)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社区吸毒者和深圳市戒毒所收治的吸毒者29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液标本采集。结果 对293名吸毒者调查显示年轻,平均年龄23.8岁,多为男性(占66.2%),未婚且文化程度较低,初中文化以下占70.7%。静脉吸毒率为82、6%,共用针具率为16.7%,37.2%有多性伴,其中男性多性伴为28.9%,女性高达53.5%曾为他人提供性服务换取金钱、毒品;安全套使用率情况,从未使用34.8%,偶尔使用36.9%。HIV感染率为1.02%,女性梅毒感染率为19.19%,HBsAg携带率为17.06%。结论 吸毒人群存在共用注射针具和婚外多性伴及以性服务换取金钱、毒品等高危行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阻断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明确泉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分布、HIV感染率和主要危险因素等,分析流行趋势,探讨合适的干预策略,控制疫情。[方法]对历年艾滋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HIV阳性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1年9月至2007年9月,泉州市累计发现HIV感染者263例(病人54例),2000—2007年高危人群HIV感染率为2.7‰,其中吸毒人群7.7‰,女性性工作者0.7‰,性病门诊就诊者0.6‰;最后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5.7%,57.8%和44.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8.6%,传播途径的知晓率(75.5%)高于预防措施(57.7%),女性性工作者(75.5%)高于吸毒者(58.8%)和门诊就诊者(66.0%)。[结论]应加强基层防治队伍建设,规范相关高危人群监测,开展宣传干预,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台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开展情况,为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在台山市各VCT门诊接受VCT服务并登记上报的求询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1—12月台山市共报告VCT求询者1270人,其中男性496人(占39.06%),女性774人(占60.94%)。求询者以注射吸毒者(占27.01%)和商业异性性行为者(d;26.61%)为主,其次为孕妇(占15.04%)。求询者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35%(53/991)。53例HIV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66.04%(35例),20~39岁d;75.47%(40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以下者占83.02%(44例)。不同类型求询者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以其配偶/固定性伴为HIV阳性者最高(阳性率为52.00%),其次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阳性率为22.73%)和注射吸毒者(阳性率为10.58%)。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者配偶以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是开展VCT、实施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今后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VCT门诊的覆盖面,使VCT真正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评估遂宁市2008-2012年注射吸毒者接受清洁针具交换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
“方便样本法”和“滚雪球法”每年对200名参加清洁针具交换注射吸毒者用统一制定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
访谈式调查,调查结果用Epidata3.0进行录入,SP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
2 检验。结果 2008-2012
年遂宁市注射吸毒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持续升高趋势,从41.50%上升至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犘<0.01)。注射吸毒者最近一次共针率有持续下降趋势,从62.10% 下降至27.3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犘=0.002)。注射吸毒者最近一次以及最近一年与配偶、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
使用率持续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1)。结论 遂宁市注射吸毒者清洁针具交换为核心的综合
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应该继续坚持并完善这种综合干预模式。
关键词:吸毒者;清洁针具交换;干预模式;评估
中图分类号:R1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57 04  相似文献   

16.
郑莹 《上海预防医学》1999,11(5):F003-F003
上海解放以来,居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与1951年相比,婴儿死亡率下降了92.86%,预期寿命男性上升了78.57%,女性上升了73.24%。在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76.72%。目前上海市主要健康状况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婴儿死亡率低于美国90年代初水平,接近日本1991年水平,平均期望寿命男性高于美国1990年水平,女性相当于美国1990年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低于美国1990年水平,上海市总体健康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上海地区总体健康水平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岁)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家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107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5.58%,其中共用针具占53.21%;曾有性乱经历的人数占53.22%(571/1073);安全套每次使用的人数占11.56%(66/571),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2.24%(127/571),从来不使用的人数占66.20%(378/571)。共检测3家戒毒所1073名吸毒者血清样本,HIV抗体阳性率为3.08%(33/107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9.97%(107/1073),其中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2例,感染率为0.19%。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传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太原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HCV感染状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与交互作用。方法 2019年4-6月对太原市3所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MMT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健康状况等,通过病历资料查阅MMT患者HCV检测结果,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数据,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进行HCV感染的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MMT患者846例中,男女性别比7.21:1(743:103),HCV感染率为12.53%(106/846)。控制混杂因素后,女性(OR=1.936,95%CI:1.023~3.662)、性伴有吸毒史(OR=2.073,95%CI:1.110~3.871)和注射吸毒者(OR=7.737,95%CI:4.614~12.973)的感染HCV风险较高。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女性、性伴有吸毒史者及注射吸毒者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太原市MMT患者中,女性、性伴有吸毒史者、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的风险较高,女性与性伴有吸毒史者、女性与注射吸毒者、性伴有吸毒史者与注射吸毒者对HCV感染的发生存在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不同人群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东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正常人群为1.45%(22/1520)。血液透析病人中有输血史的抗-HCV阳性率为89.16%(74/83),无输血史者为60.71%(17/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228例吸毒者中,静脉吸毒者的抗-HCV阳性率为65.29%,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21.50%)。值得注意的是职业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12.21%(21/172),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卖淫妇女的抗-HCV阳性率为2.38%,略高于正常人群,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病人、静脉吸毒者、职业献血员感染HCV的危险性极高,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途径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改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及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别在1998和2000年随机抽取某戒毒所的吸毒人群,进行纵向调查。结果:25岁以下吸毒者比例从1998年的18.7%增加到2000年的28.2%;女性吸毒者从20.5%增加到34.6%;个体经营者吸毒人数增加明显,从15.2%增加到25.9%;约50%的吸毒者为初中毕业,但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从8.5%增加到15.1%;2000年和1998年相比未婚吸毒者从40.8%增加到53.2%;1998年和2000年分别有16.5%和11.9%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57.3%的共用注射器吸毒者毒伴不固定;1998年和2000年婚外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7.5%,婚外性行为比例有所增加,婚外性行为者平均性伴数为2个;与1998年相比,2000年吸毒者中每次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比例有所增加,但仍有47.7%的吸毒者性行为时从来不用避孕套。结论:由于吸毒人群的大量增加,共用注射器和高危性行为仍很普遍,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生HIV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