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鉴定酵母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技术对临床上常见的酵母菌进行分析 ,以选择合适的引物和实验条件对酵母菌进行鉴定。方法 :选用四条长度为 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分别对酵母菌、丝状真菌及细菌进行扩增 ,并对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 :所选三条引物可在种的水平上将所试菌株有效地区分开来 ,但同一引物对不同菌种的扩增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扩增同种内不同菌株时 ,各菌株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采用不同引物进行扩增时种内变异的程度有所不同。除个别菌株外 ,扩增所得指纹图型的种类差异远远小于不同的菌种间的差异 ,因而可将不同种的酵母菌有效地区分开来。结论 :RAPD技术可用于酵母菌的种间鉴定。其中引物及实验条件的选择尤为重要 ,同时 ,将多条引物扩增结果共同用于结果分析将有助于提高鉴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技术,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RAPD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并探讨肠球菌的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4株肠球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RAPD分型结果显示,经优化的RAPD分型技术能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率为100%。64株肠球菌根据扩增片段的差异分为8种基因型。以Ⅰ、Ⅱ、Ⅲ、Ⅶ型为主,共占81.4%。Ⅰ、Ⅷ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Ⅳ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Ⅲ、Ⅶ具有对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Ⅱ、Ⅴ、Ⅵ型具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糖肽类抗生素敏感。结论RAPD分型技术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分辨力强、分型率高、重复性好的分型方法。可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且肠球菌的RAPD分型与其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大肠埃希菌DNA多态性,并对其进行分型,观察敏感株、耐药株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酶K、酚—氯仿抽提DNA模板,应用一对随机引物建立RAPD的检测分析方法,并对12株敏感型、15株耐药型(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析。结果:12株敏感型有8种基因型;15株耐药型中有12种基因型。27株大肠埃希菌在250bp处有共同条带;15株耐药型在1200bp处有共同条带,而敏感型则没有。结论:大肠埃希菌属间有特异性共同条带;耐药菌株中存在共同的特异性条带,与耐药性有关。因此,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可利用RAPD基因分型技术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波氏假阿利什菌和尖端赛多孢子菌的基因学特征,研究其DNA分型与菌种来源的关系。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方法。发现3种引物可将来自5个国家的13株波氏假阿利什菌和18株尖端赛多孢子菌分为31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在SNP基因分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tymerase chain reaction,tetra-primer ARMS-PCR)在SNP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方法 利用人EXO1基因第10外显子CA9T单核苷酸多态性为研究对象,以tetra-primer ARMS-PCR的原理设计四种引物进行扩增,从而对Mg2 浓度、dN浓度、Taq酶用量及内外引物浓度比例4个因素进行优化. 结果 当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为51℃,Mg2 浓度、dNTP浓度分别为2.0 nanol/L、0.1 mmol/L,Taq酶用量为0.5 U,内/外引物浓度为1/0.2μmol/L时,tetra-primer ARMS-PCR应用于该SNP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最佳. 结论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是SNP基因分型的一种可行方法,但在应用时需对反应条件进行必要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是在PCR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遗传分析方法,因其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显著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影响RAPD分析的因素,以及在实验动物遗传检测和病原生物体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鼠麴草的叶为材料,研究鼠麴草DNA的提取方法及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分析。方法采用略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高盐低pH法、木本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分别提取鼠麴草叶的基因组DNA。通过RAPD分析所提取的DNA,比较所用的提取方法。结果CTAB法得到DNA的A260/A280为1.937,浓度为992.25μg/ml,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CTAB法是4种方法中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带喙库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4省三带喙库蚊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分别用8种随机引物对采自我国广东、福建、海南和贵州的12只三带喙库蚊的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用PHYLIP软件包中的NEIGHBOR程序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用软件TREEVIEW绘制出系统发育树。结果:8种随机引物共扩增出RAPD片段270个,RAPD谱带均为单型。系统发育树显示,海南的2只三带喙库蚊聚为一枝,而其余标本中同一省份的标本均未能聚为独立的分枝。结论:三带喙库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不同省份三带喙库蚊的变异具有交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方法:应用RAPD技术,用20个随机引物(OPE01 ̄OPE20)对江苏,福建,海南,贵州,陕西5个省区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红曲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种质鉴定、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随机引物对10个红曲菌株进行RAPD分析,从中筛选出63特征性好,多态性高的RAPD图谱,用NTSYS-PC-2.1软件进行同一性和差异性分析并根据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红曲分离株间的同一性平均73.32%,表明它们的遗传背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RAPD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形态差异相关,表明RAPD分子标记进行菌株鉴别与传统形态分类鉴别结果基本一致,鉴别能力较强。[结论]基于RAPD多态性的遗传分析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红曲菌的遗传背景差异,为分类鉴定、种质起源和系统进化提供辅助手段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斯氏肺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基因组态DNA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分析斯氏肺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基因组多态DNA的多态性和探讨两吸虫间的相似基因。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斯氏肺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基因组多态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结果。结果 引物P1和P2扩增产生斯氏肺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成虫DNA图谱,而P3引物未扩增出产物。斯氏肺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的P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