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心肌细胞内大量Ca~(2+)聚集是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共同途径,是造成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钙调蛋白(CaM)和环磷酸腺苷(cAMP)均可通过增强肌浆网(SR)的Ca~(2+)摄取及加强肌膜的Ca~(2+)内流等方式调节  相似文献   

2.
钙离子(Ca~(2+))信号转导途径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及功能有重要作用。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功能繁多且在心血管系统表达丰富,参与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兴奋收缩偶联、兴奋转录偶联、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CaMKⅡ活化可分为经典的Ca~(2+)-钙调蛋白依赖性活化及翻译后修饰(PTMs)。目前已发现的PTMs主要包括氧化应激、亚硝基化、O-连接糖基化、相互作用蛋白等,不同PTM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模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慕然  刘艳迪 《医学综述》2012,(24):4161-4163
S100蛋白家族是一个钙结合蛋白家族,钙离子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改变钙离子的浓度可激发多种生理反应,而钙结合蛋白是钙离子执行生理功能过程中的关键成分,S100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S100A12在炎症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或炎性反应等,在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钙结合蛋白S100P属于S100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介导细胞间连接、蛋白质磷酸化、转导Ca~(2+)信号及转录等功能,通过细胞内外功能的调节,参与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变,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转移、预后相关。S100P在食管癌、胃癌、肝癌、胆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异常表达,其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深入研究S100P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可能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S100钙结合蛋白A11(S100A11)为S100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与其他EF手型Ca2+结合蛋白家族成员相比有其特征。S100A11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可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甚至细胞外围。目前研究发现S100A11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在调节细胞生长、凋亡、调节炎症反应、调控细胞骨架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将联系S100A11的多种靶蛋白,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通过揭示S100A11的内在信号转导通路,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1883年英国生理学家Sidney Ringer在离体蛙心实验中发现Ca~(2+)与肌肉收缩有关。此后许多研究证明:Ca~(2+)参与多方面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血液凝固、分泌和转运、许多细胞过程(如胞吐和胞饮作用、细胞分化、细胞移动、受精和细胞增殖)等。Ca~(2+)被确认为胞内第二信使。而上述过程都要通过专一的细胞内钙结合蛋白介导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毛萌  袁凤佳 《医学综述》1999,5(3):98-100
<正>众所周知,钙离子是细胞浆中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信息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钙离子以及钙结合蛋白(Calcium binding proteins)在细胞核的信息传导和在核内活动的调节中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揭示了跨膜核内钙离子梯度的存在和核内钙结合蛋白的多样性,从而引导对钙及钙结合蛋白参与核内活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苏军凯  郑有顺 《医学综述》1998,4(8):440-442
<正>吗啡依赖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清楚.在发现脑内阿片受体后的十余年中,学者对阿片受体进行大量研究,试图用脑内受体密度、数目和亲和力的改变来解释吗啡依赖成因,但均告失败.近年来,许多学者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受体后效应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其中,G蛋白的活性、Ca~(2+)、cAMP等第二信使和蛋白磷酸化过程的改变.与受体偶联的胞内Ca~(2+),以及钙调素(CaM)、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在吗啡依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 Ca~(2+)与吗啡依赖吗啡作为一种阿片类化合物与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影响着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的关闭或开放.目前已知所有的阿片受体都是由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介导而产生效应的.阿片类物质对神经元胞内Ca~(2+)有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是急性作用,即直接降低神经元胞内Ca~(2+)浓度.急性注射大剂量吗啡可减少大、小鼠脑突触中钙离子的含量.Toru等(1989)发现к、μ、δ受体激动剂都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100μM)可使离件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明显增高,但钙含量未见增加,提示阿霉素早期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首先与自由基有关而不是胞外Ca~(2+)大量内流引起的Ca~(2+)超负荷。本实验还显示心肌细胞膜无明显破坏,推测阿霉素的早期作用部位主要在细胞内。给药后心肌收缩力迅速地、一过性地增高,与作者等以前观察到的阿霉素引起肌浆网Ca~(2+)释放特点相似。本文讨论了肌浆网Ca~(2+)释放与阿霉素心肌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Ca~(2+)与肿瘤代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测定了HL—60细胞经DMSO诱导分化前后胞液Ca~(2+)浓度、磷酸化酶a活性和微粒体Ca~(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DMSO加入HL—60细胞培养液后120h,细胞NBT染色阳性率为75%,细胞形态趋同于正常分化的细胞。同时,胞液Ca~(2+)浓度和微粒体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胞液磷酸化酶a活性则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在DMSO作用下,HL—60细胞不仅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内钙及与钙恒稳有关的酶活性也同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CdCl2对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Ga2+浓度及CaM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与镉浓度(≤100μmol/L)及染毒时间(≤60min)存在明显的剂量及时相相关,在≤50μmol/LCdCl2作用下,CaM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50μmol/LCdCl2使CaM活性增至0μmol/L组的190.22%(P<0.05),但100μmol/LCaCl2则对CaM无激活作用。在一定镉浓度(0~50μmol/LCdCl2)及染毒时间(0~40min)内,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与CaM活性呈*一致性变化,提示镉的免疫毒作用机制与Ca2+、CaM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红细胞的Ca~(2+)和Cd~(2+)运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红细胞膜、翻膜小囊和完整红细胞研究了Cd~(2+)对Cd~(2+)运输的影响与Cd~(2+)-ATP酶活性的关系,以及细胞对Cd~(2+)的摄取和影响摄取的因素。Cd~(2+)抑制Cd~(2+)运输,与抑制Cd~(2+)-ATP酶具有相关性。Cd~(2+)极易进入细胞,一旦进入,难于排出。进入细胞的Cd~(2+)主要与胞浆和膜蛋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Fura—2/Am检测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安  李建华 《上海医学》1997,20(6):331-332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钙恒稳异常不仅表现在血管平滑肌,也见于其它组织细胞,尤其是血液的有形成分。本文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的某些钙恒稳指标,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红细胞总钙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胞浆钙调素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红细胞Ca~(2+)-ATP酶活性下降导致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CaM可能是通过调节Ca~(2+)-ATP酶活性间接影响血压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Hca-F25/CL-A_2经二甲亚砜(DMSO)诱导分化前后钙恒稳的有关指标。结果表明,细胞经DMSO诱导向正常形态转化,细胞内总钙水平、胞液Ca~(2+)浓度和微粒体Ca~(2+)-ATP酶活性均明显下降,线粒体内钙含量显著提高。结果提示,细胞内钙恒稳状态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Ca∧2 ]、cAMP、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Ⅱ(Ca∧2 /CaM-PK Ⅱ)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技术,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对PC12细胞的毒性、细胞内[Ca∧2 ]变化、cAMP、CaM和Ca∧2 /CaM-PK Ⅱ的变化。结果 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MP、CaM含量在中毒后24h明显高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2 /CaM-PK Ⅱ活性在中毒后24h明显低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Ca∧2 ]、cAMP、CaM和Ca∧2 /CaM-PK Ⅱ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损伤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缺血25分钟后再灌注5分钟,实验各组在再灌注5分钟时冠脉流出液中的蛋白含量与缺血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表明细胞膜无缺损。但是,和正常组相比,(1)K-H液再灌注导致心脏钙、钠含量显著增加,钾含量显著下降;(2)再灌液中加入异搏定使心脏各离子含量恢复正常;(3)再灌液中同时加入异搏定和Mn~(2+),又出现钙含量显著增加;(4)再灌液中加入异搏定的同时增加Na~+含量,出现钙含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在细胞膜缺损前,钙通道是钙超负荷发生的主要途径。Na~+-Ca~(2+)交换的作用,有助于减弱钙的超负荷。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对肥厚心肌超微结构和钙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压力过负荷引起肌浆网钙泵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狭窄大鼠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造模后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心肌重量、钙含量和钙泵功能,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生脉注射液组与模型组比较,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明显下降,心肌组织总钙含量显著降低,肌浆网Ca2 -ATP酶对45Ca的摄取能力和水解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或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生脉注射液不仅能防治心肌肥厚,而且能保护肌浆网钙泵功能,防止心肌钙超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