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剑辉  栾世超  周宪方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32-1134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方法的选择对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分为三组中心负压组(n=41)、单纯引流组(n=42)和一次性负压组(n=43)。[结果] 中心负压组首日引流量和总引流量高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短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与一次性负压组相比,中心负压组和单纯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更低(P<0.05);中心负压组积液严重程度低于单纯引流组和一次性负压组(P<0.05);中心负压组无皮瓣坏死发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能提高引流量、缩短腋窝置管、胸壁拔管和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2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两部位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将1998~2007年在我院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24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6例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和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120例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对照组中有25例(19.8%))发生皮下积液,13例(10.3%)发生皮瓣坏死;观察组中8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5.0%)发生皮瓣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进行引流的患者共70例,其中33例患者进行了传统的加压包扎法引流,37例患者采用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加压包扎引流相比较,双引流管负压吸引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提高患者舒适度。结论:双引流管负压吸引引流术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用蛋白胶在乳腺癌术后减少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在手术创面喷医用蛋白胶5m l,对照组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3d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以确定医用蛋白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应用医用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94例乳腺癌手术病人引流放置问题的分析 ,可以认识到术中从传统单管引流改作双管引流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21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给予临床常规局部加压包扎法进行治疗,干预组107侧在上述传统治疗措施基础上合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置引流管时间、平均日引流量、皮下积液率、皮瓣坏死率、切口Ⅰ期愈合率。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9.8和7-3d.平均日引流量分别为170ml和144ml,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13%,皮瓣坏死率分别为12%和4%.切口Ⅰ期愈合率分别为67%和82%,经统计学检验,以上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本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干预研究发现,较临床上传统的单纯局部加压包扎法这种治疗手段相比,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疗法在防治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效果,能够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皮下积液尽早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对62例乳腺癌患者采取合理的切口设计、正确的皮瓣游离及保护、于腋下及胸骨旁双管引流、皮瓣无张力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 62例中发生皮下积液11例,发生率为17.7%;皮瓣坏死8例,发生率为12.9%;其中皮下积液伴皮瓣坏死6例,发生率为9.6%.结论: 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切口设计、正确的皮瓣游离及保护、于腋下及肋弓处置双管引流、适当张力的皮瓣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科学的护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观察乳腺癌术后2种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所采用的单纯腋下普通硅胶管单管负压引流和腋下+胸内侧潘氏管双管持续低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术后引流总量、皮下积液量、拔管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切缘皮瓣缺血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根治术后短期内主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传统采用术后创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纱布填塞腋窝的方法已被大多数医院所摒弃;现多采用单管或双管术后负压引流的方法,既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又减少了因局部加压造成的皮瓣坏死。目前采用腋窝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的方法报道较多,而本院采用腋窝单管引流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对本院2004—2006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院146例乳腺癌根治术预防皮瓣坏死的经验,认为采用胸骨旁及腋下双管负压吸引、防止皮下积液、无张力缝合皮瓣及保护皮瓣下血管网,可显著降低皮瓣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真皮下毛细血管网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存活的保护作用。方法1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A组)和12例采用真皮全层皮瓣(B组)比较术后皮瓣情况。结果皮下积液A组5例,B组8例;切口皮缘起水泡A组5例,B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1例发生皮瓣坏死,B组5例;术后住院天数A组较B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坏死的发生与皮下积液及皮缘水泡相关。结论保留真皮下毛细血管网可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申郑堂  廖妮  郭旭辉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545-1546
目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和改良双管为双套管负压引流两种方法预防皮下积液效果。方法:将190例病人随机分为单管(105例)和双套管(85例)两组,观察二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管负压引流和双套管负压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17.48%(17/105)和5.88%(5/85),P<0.05,差异显著。结论:乳腺癌术后利用双套管负压引流较单管负压引流较好地预防了皮下积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引流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14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B组)72例患者采用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双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86.2 ml±28.5ml)少于B组(143.8ml±47.3ml)(P<0.01);总引流量A组(247.6±35.4ml)少于B组(328.3ml±34.8m1)(P<0.05);A组皮下积液率(12.5%)低于B组(16.7%),A组皮瓣坏死率为4.2%低于B组的5.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加单引流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82例乳腺癌根治术预防皮瓣坏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方法对82例采用新的改进方法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与对照组1210例乳腺癌根治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改进组皮瓣坏死率为1%,对照组皮瓣坏死率为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自制式阔面双刃水果刀分离皮瓣、单管间断负压引流+引流袋体位引流、一期植皮减轻腋窝皮瓣张力可预防术后皮瓣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的方法。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280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A组75例采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单根硅胶管持续负压吸引;B组75例采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普通橡胶管接胃引流壶负压吸引;C组65例采用单纯电刀分离皮瓣,术后单根硅胶管持续负压吸引;D组65例采用单纯电刀分离皮瓣,术后普通橡胶管接胃引流壶负压吸引。比较各组皮瓣坏死发生率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A、B、C、D四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3.33%(10/75),13.85%(9/65),29.23%(19/65),A、B,A、C,B、D,C、D两组间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5.33%(4/75),16.00%(12/75),18.46%(12/65),33.85%(22/65),A、B,A、C,B、D,C、D两组间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术中应用手术刀加电刀分离皮瓣,术后采用单根硅胶管接持续负压吸引,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蛋白胶在乳腺癌术后减少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在手术创面喷医用蛋白胶5m l,对照组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3d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以确定医用蛋白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应用医用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5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术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乳腺刀割离皮瓣,结扎腋窝处细小淋巴管,腋窝处及锁骨下皮瓣给予减张缝合,术后负压吸引等。结果 采取上述措施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仅各出现1例,约占3.6%。结论 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降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几种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的疗效进而选择出一种最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2月的183例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引流方式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双胃管腋窝胸骨旁环形引流+负压吸引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8.2%;单胶管腋窝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1.1%,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2.2%;双胶管腋窝胸骨旁引流+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4%,皮瓣血运不良的发生率为25%.结论 腋下胸骨旁双胶管引流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腋下单管引流,有明显差异;单纯负压吸引组术后皮瓣血运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负压吸引+加压包扎组,有明显差异;双胃管引流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双胶管引流,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后腋窝成型中的作用。方法 1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5例采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65例采用普通负吸球引流,观察术后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腋窝形态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腋窝外形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腋窝外形优和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用于乳腺癌术后腋窝皮瓣成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吸球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乳腺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者124例,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随机采用2种伤口处理方式:(1)单纯吸球引流组(A组)71例;(2)吸球引流结合胸壁加压包扎组(B组)53例.比较单纯吸球引流组和加压包扎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和伤口积液的影响.结果 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9例(9/71),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6例(16/53),其中3例需要植皮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5例(5/71),B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4/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吸球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伤口处理方法,绷带加压包扎不仅无益于皮下积液的减少,还有增加皮瓣坏死,尤其是大面积皮瓣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