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月板囊肿的临床、MRI、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法:2004年~2008年我院共完成18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手术,3例行单纯囊肿切除,13例行囊肿切除及半月板部分切除、全切,2例行囊肿切除半月板缝合。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前Lysholm的评分(70.5±8.6),术后提高到(93.2±4.7),术前、术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半月板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膝关节疾患,MRI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佳,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郁贤舜  徐斌  徐洪港  王瑞 《安徽医药》2013,17(4):582-58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破裂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7月术中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破裂的患者共50例,其中部分切除成形术32例,次全切除术15例,全切术3例,采用刨削及低温射频消融切除的方法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判患肢膝关节的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7个月(3~10个月),复查患肢膝关节出现外侧关节间隙压痛阳性1例,负重行走疼痛3例,关节不稳2例,无伸直及屈曲受限,无弹响及交索。患肢膝关节Lysholm评分:5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前为(65.76±3.15)分,术后3个月为(89.64±4.0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半月板。  相似文献   

3.
王结才  徐斌  徐洪港  王瑞 《安徽医药》2012,16(3):350-35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33例35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关节镜下所见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 3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60.5分,术后86.7分.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具有关节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关节镜手术的微创性;关节镜下行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成形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合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30例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缝合手术。根据外侧半月板损伤部位不同实施相应手术,外侧半月板胭肌腱前方区域撕裂采用自内向外缝合手术治疗,半月板后角区域的撕裂采用全内缝合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采用临床评估、MRI检查、膝关节功能评估疗效,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3±5.8)个月。27例患者中症状消失25例(92.6%),绞锁复发1例(3.7%),关节压痛1例(3.7%)。MRI检查显示半月板完全愈合24例(88.9%),部分愈合2例(7.4%),未愈合1例(3.7%)。Lysholm评分:术后(92.3±2.5)分,术前(50.7±4.7)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缝合治疗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患者78例膝关节运用关节镜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术前及术后疗效。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54.6±4.3)分,术后平均(85.7±5.4)分,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50例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观察组使用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半月板愈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后6个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2.00%及半月板愈合率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64.00%、60.00%, 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00%、4.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8.00%、24.00%、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01±0.34)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6.47±0.82)分、Lysholm评分(93.13±2.6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89±0.63)、(4.97±1.03)、(78.84±3.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疗效显著,能有效修复ACL及半月板损伤,促进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整体治愈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和半月板成形缝合术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我院病房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6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方案,实验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各自治疗措施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所需时长(58.1±7.3)分显著长于对照组的(50.5±4.7)分,术后功能锻炼时长(27.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7.2±7.8)d,实验组治疗效果优良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前Lysholm分值为(61.2±7.6)分、膝关节IKDC评估分值为(53.4±6.5)分,随访半年后Lysholm分值为(87.5±8.1)分、IKDC分值为(83.7±9.3)分。对照组治疗前Lysholm分值为(60.3±8.7)分,IKDC分值为(54.6±7.1)分,随访半年后Lysholm分值为(77.1±8.4)分、IKDC分值为(73.4±7.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分值及IKDC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分值及IKDC分值均明显升高,但实验组的分值显著超过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术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相对于常规半月板切除术更符合人体生物学理论,保留半月板基本结构及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患者的实际损伤类型实施关节镜手术,在手术后进行随访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实施半月板缝合术,48例患者实施部分切除术,14例次切除,3例实施全切除术,手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本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平均分数为(46.4±23.6)分,术后1年随访分数分别为,半月板缝合术(82.8±17.7)分,次切除术(79.9±19.2)分,部分切除(83.2±18.5)分,全切除为(83.8±18.7)分,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手术创伤小,患者通过早期锻炼膝关节功能可以尽快恢复,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65膝)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关节镜治疗,观察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手术疗效:优25例,良37例,可3例,优良率95.4%;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52.4±4.6),术后评分为(89.7±5.1),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手术可最大程度保留半月板组织,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在半月板修补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半月板修补。其中采用可吸收半月板箭5例,Fast—Fix全内半月板缝合系统48例。对患者进行术后6~12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主观症状及查体检查。结果53例患者获得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47.26±14.58)分,术后(90.31±17.63)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93,P〈0.01)。患者临床表现:无交锁复发,膝关节无疼痛,无内侧与后外侧关节间隙压痛,研磨挤压试验阴性。术后未见神经、血管或肌腱损伤的并发症,未见感染病例。结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是修补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王增亮  赵力  杨建平  赵金岩 《天津医药》2011,39(12):1169-1170,1191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儿童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31例(33膝),其中男18例,女13例。左膝9例,右膝20例,双膝2例,(其中一例为双膝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本组患儿年龄4~14岁,平均11.3岁。本组患儿术前症状包括:关节间隙压痛(20例)、活动痛(13例)、麦氏征阳性(25例),Apley征阳性(14例),关节绞锁(11例),跛行(31例),屈曲畸形(23例),股四头肌萎缩(29例)。从患儿症状出现至治疗时间为半个月至3.5年,平均(8.2±1.5)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或次全切除术。术中33膝均被证实为盘状半月板,按Watanabe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分型,其中完全型27膝,不完全型4膝,2膝为Wrisberg韧带型。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伤口均无感染,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前Lysholm平均51.8±2.6分(35-66),术后12个月Lysholm平均92.5±1.7分(79-95),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发现再撕裂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应用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儿童盘状半月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其手术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海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6):68-68,70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部分切除26例,全切4例,行半月板箭修复9例.术后早期开始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练习。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38例获得成功,有一例半月板箭修复患者于术后11个月因再次外伤症状复发,入院后再次行关节镜检查治疗,术中见原修复处未愈合且损伤加大,其中35例6个月~1年9个月(平均1年2个月)获得随访。根据Lysholm-Ⅱ评分系统做术前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价,术前平均评分53分(41~69分),随访时平均平分89分(65—100分),优良率为86.5%。结论关节镜下根据半月板损伤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半月板损伤上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8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检查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其中,行半月板成形手术的患者68例,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2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术后1年疗效,分析不同术式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Lysc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将Lysc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者视为无痛组,可差者视为疼痛组,分析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行半月板成形术患者的优良率为79.4%,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患者的优良率为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术后3、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6.2±6.7)、(92.1±4.3)、(93.5±4.1)分,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1.1±3.7)、(92.5±4.2)、(94.1±3.6)分。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个月的Lysholm评分高于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术后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和无痛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男女性别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2±9.23)岁,关节软骨损伤率为82.4%(14/17);无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12±8.45)岁,关节软骨损伤率为22.2%(14/63)。疼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关节软骨损伤率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者占比为64.7%(11/17),术后未冷敷者占比为88.2%(15/17);无疼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者占比为15.9%(10/63),术后未冷敷者占比为19.0%(12/63)。疼痛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者占比及术后未冷敷者占比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手术后出现疼痛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关节软骨损伤、负重时间以及有无术后冷敷等。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治疗不同严重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不同严重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探讨临床关节镜使用范围。方法对采用关节镜下清创术治疗的98例(126膝)患者,依据膝骨性关节炎Lysholm评分及Kellgren-Lawrance(K-L)X线分级标准不同进行分组,对治疗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12.8±5.1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关节感染、关节内血肿、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K-L分级I、Ⅱ和Ⅲ级且Lysholm评分>75分者,关节镜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L分级Ⅲ级且Lysholm评分<60分者,关节镜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L分级I、Ⅱ和Ⅲ级且Lysholm评分>75分者关节镜治疗效果较好,K-L分级Ⅲ级且Lysholm评分<60分者关节镜治疗疗效不满意,可以考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罗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228-228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患者行关节镜有限清理,且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结果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破损半月板68例。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6±2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70分,术后84分。手术前后裂伤诊断符合率为74%。结论半月板部分切除(次全切除)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关节镜联合运动疗法在非外伤性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符合非外伤性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运动疗法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在治疗12、24个月后随访患者,随访内容为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活动水平评分量表(Tegner)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12、24个月后两个时间点两组Lysholm、Teg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单纯运动疗法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能力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治疗非外伤性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对患者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故临床推广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式及近期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2月应用关节镜对42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年龄9~54岁。平均27.6岁.其中行部分切除成形28例,坎全切除9例,完全切除4例,成形并缝合1例。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按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8.3分(45~80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1分(70~100分),P〈0.01。结论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可使手术前的症状迅速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对本院31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手术后Lysholm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按照Ikeuchi评价方法,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比两组疗效及术前、术后6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Lysholm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30%较对照组78.38%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IKDC、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