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宇  吴瑜璇  孙福康  刘定益 《江苏医药》2001,27(12):924-925
我科自 195 8年至 1998年 12月共完成嗜铬细胞瘤手术 2 86例 ,其中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6 6例(占 2 3 1% ) ,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其中有完整CT资料者 33例。现总结本组资料 ,以探讨CT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男 19例 ,女 14例。年龄 17~ 6 0岁 ,平均 33 6岁。肿瘤部位 :腹主动脉旁 12例 ,肾门旁 6例 ,下腔静脉旁 5例 ,髂动脉分叉处 3例 ,膀胱内 3例 ,肠系膜根部 1例 ,胰腺旁 1例 ,2例为多发灶 ,其中 1例 3病灶分别位于膈脚 ,脾静脉后方和肾门旁 ,另 1例 2病灶分别位于下腔静脉内和…  相似文献   

2.
刘桂彬  强万明 《天津医药》2000,28(7):425-426
1987年6月~1998年8月我院共收治90例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其中考虑为恶性嗜铬细胞瘤者15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6.7%,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0~64岁,平均39岁。肾上腺外者占8例,其中腹主动脉旁者5例,盆腔、腹膜后和膀胱嗜铬细胞瘤各1例。15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史,肿瘤直径2.5~20 cm,其中>5 cm者有12例。内分泌检查:15例患者24小时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测得值(±s)为(244.07±247.20)μmol/24h[正常参考值(24.98±70.20)μmol/24h],12例明显增高,为正常值的1~10倍,其中9例高于正常的2倍以上,余3例尿VMA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23例,其中异位嗜铬细胞瘤7例,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30%,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6~47岁,平均(36±9)岁。肿瘤均为单发,其中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泌尿科常见疾病.典型的嗜铬细胞瘤诊断和处理上目前没有困难.但是一些特殊类型的嗜铬细胞瘤症状不典型[1],表现复杂,容易延误诊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多发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仅占嗜铬细胞瘤10%左右,表现为血压极度升高,难以控制可诱发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措施[2],其中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一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发生于嗜铬组织的功能性肿瘤 ,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 ,临床上没有高血压的表现 ,仅各项影像学检查提示肾上区的占位性改变。但在手术中可能出现血压的大幅波动 ,使得手术的风险度增加 ,如果术前准备不足或术中不够重视 ,可能引起病人的死亡。因此 ,加深和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 ,对提高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我院自 1 992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 2 8例 ,其中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3例 ,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细致的观察护理 ,手术均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2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45—20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30~400ml,平均125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住院3—10d,平均5d。切除肿瘤平均直径35(20~60)min。引流管术后1—2d拔除,术后并发血肿2例。随访3个月~2年,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而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 ,90 %以上为良性肿瘤 ,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从而引起阵发或持续性的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 ,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1] 。过去未做术前准备死亡率高达 2 5 %~ 4 5 %。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仪器的使用及技术的不断改进 ,使手术死亡率降致 1%~ 5 % ,可见术前准备的重要性[2 ] 。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 ,发病率占高血压病的 0 1 %左右 ,临床表现各异。结合患者发病特点及血、尿香草基杏仁酸 (VMA)测定 ,定性诊断一般不难。但约 4 %~ 1 0 %的病人其肿瘤可向肾上腺外转移 ,使其定位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就 4例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行1 3 1 I -MIBG(间位碘代苄胍 )ECT显像 ,并参照B超、CT及MRI检查 ,结合文献 ,探讨其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临床资料详见表 1。表 1  4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及影像检查结果例号性别年龄 (岁 )临床所见 影像检查结果B超CT…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72年至1989年施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共27例,6例是两侧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中3例是同时发现,一期行两侧肿瘤切除术,3例是一侧肿瘤切除术后间隔若干年,又发生对侧肿瘤而再次行肿瘤切除术,所以27例共施行30次手术,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12~50岁,平均34岁。肾上腺髓质肿瘤22例,占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腹腔入路嗜铬细胞瘤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腹腔镜腹腔入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经验,探讨腹腔镜腹腔入路切除嗜铬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年龄42岁(18~67岁),双侧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入路肾上腺手术.对手术方法、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60~240 min,平均90min,术中失血量20~150 ml,平均80ml,无需输血者.中转开放手术1例(4.5%),其余手术均成功,无血管及胃肠道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6~9 d).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适用于直径<6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经CT检查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5例。结果 CT查出肿瘤为100%,15例中术前CT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13例,诊断准确率86.7%;15例中良性13例,恶性2例,恶性比例占13.3%。结论 CT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最有效的影像检查。CT结合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减少手术失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入路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结果经后腹腔镜入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10例为单纯腹腔镜下完成,肿瘤最大直径1.5—6.0cm。其中1例因瘤体过大(直径7.5cm)行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35~120min,出血量10—100ml,术后住院时间5—8d。结果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者,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危险性小、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毛忠琴 《淮海医药》2003,21(6):498-498
嗜铬细胞瘤是嗜铬组织中的肿瘤 ,凡有嗜铬细胞存在的地方均可发生。临床上以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三高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时血压可急剧升高 ,可高达 30 0 / 2 0 2mmHg,患者可有头痛、大汗、心悸、焦虑、紧张、有濒死感、恶心、呕吐、腹痛、胸痛等症状。因此加强对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健康指导 ,对患者疾病的转归、预后具有很大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2 0 0 0年以来 ,共收治了 1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 2岁。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 4例 ,持续性高血压 5例 ,同时合并有阵发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19例。结果 19例患者,主动脉旁8例,膈下与肾上极3例,肾门5例,肾下级至髂窝以上3例,完成后腹腔镜18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肿瘤直径1.59.0 cm,平均(4.5±2.0)cm,手术时间459.0 cm,平均(4.5±2.0)cm,手术时间45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3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30150 m L,平均60 m L,住院时间3150 m L,平均60 m L,住院时间37 d,平均5.7 d,术后病理示17例为良性嗜铬细胞瘤,2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67 d,平均5.7 d,术后病理示17例为良性嗜铬细胞瘤,2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625个月,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复发。结论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性病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以作为治疗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膀胱非上皮肿瘤,仅占膀胱肿瘤的0.06%,嗜铬细胞瘤的1%,由于其较低的发病率,部分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前常被误诊为膀胱癌,而导致术中意外。为提高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专家回顾性分析了1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论认为: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头痛头晕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可应用B超、CT、MRI、123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严格随访。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由于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和代谢的改变 ,发作时症状严重 ,给患者带来极大威胁 ,目前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的危险性大 ,为此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 ,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我院于 1999年 7月 3日首次收治 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 ,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 ,疗效满意 ,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5岁。以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于 1999年 7月3日入院。体检神志清楚 ,消瘦。 T 37.3℃ ,P 70次 /分 ,R 2 0次 /分 ,BP2 5 /16 k Pa。腹部 (— )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2006年间诊治的10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8例,包膜下剜除肿瘤2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9cm。随访7个月~10年,9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8例、仍有高血压1例。肿瘤复发、转移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死亡1例。结论VMA及血、尿儿茶酚胺是定性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依据,CT诊断定位准确、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定位准确、敏感性高,且可作为治疗措施。术前降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正>嗜铬细胞瘤(PHEO)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及体内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一类肿瘤,在临床上一般呈散发性分布,而且在临床上良性嗜铬细胞瘤占的比例较大,相关数据统计为90%~([1])。目前关于嗜铬细胞瘤(良性)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为主,很多患者在术后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多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我们分析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附12例报告)官润云郝丽娜曹宁生嗜铬细胞瘤病情急重,但肿瘤大多为良性。如术前、术中处理得当,顺利切除肿瘤,则预后良好,但手术危险性较大,现就12例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39(17~60)岁...  相似文献   

20.
任怀敏 《河北医药》1999,21(4):316-316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的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改变及代谢紊乱。由于外科手术中瘤体切除前后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得麻醉的处理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近年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的病例报告如下,并探讨其麻醉管理特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病人,男2例,女5例,年龄18~58岁,均有高血压(阵发性3例,持续性4例),头痛、心悸等典型症状,其中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左侧2例,双侧1例,肾上腺外(膀胱)1例,肿瘤最小的30cm×25cm×20cm,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