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本文综述了最新发展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在欧洲的一些研究结果和临床使用经验,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口服生物利用度为零的最新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在成人和儿童的哮喘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现有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丙酮倍氯米松和布地奈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PEF、FEV1值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布地奈德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每组各36例哮喘患者,分别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和布地奈德干粉剂共计12周,于治疗前后进行哮喘控制测试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和布地奈德组患者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优于布地奈德组(P<0.05)。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达到完全控制率也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更迅速有效地提高哮喘的完全控制率,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  相似文献   

4.
丙酸氟替卡松对儿童哮喘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后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Scope儿童肺功能仪对儿童哮喘进行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在受检45例患儿中,经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前后其肺功能主要指标(FEVI和P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用于儿童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1吸/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5粒,tid,每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现察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过敏性鼻炎对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74名6—12岁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抗组胺药及0.5%呋麻液。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使用快速缓解药物次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使用快速缓解药物次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为少。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助于哮喘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44例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随机分配到A、B两个小组,A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B组给予定量每日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进行治疗。分别对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等时间段进行临床指标评价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分析。结果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均能迅速起效;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A组与B组临床指标评价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改善情况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和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症状完全控制后采用两种不同减量方式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50 μg:100 μg)每天2次吸入后,哮喘症状完全控制连续>3个月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50 μg:100 μg吸入,qd,对照组采用氟替卡松125 μg吸入,bid,疗程3个月。观察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昼夜最大呼气流量(PET)变异率,日间、夜间和全天无症状天数的百分率。 结果两组哮喘控制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期间治疗组日间症状评分略好于对照组,夜间症状评分、平均PEF变异率、白天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的百分率等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两种减量方式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均为适用的减量方式。但是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的剂量更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吸入方式更简单,更易掌握,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总体疗效及差异.方法: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哮喘儿童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两种药物并观察其疗效和肺功能.结果: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0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组.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刑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新一代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代替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长期吸入治疗儿童哮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n=39)给予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7.70%,比对照组的15.38%低,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8例哮喘婴幼儿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不吸入激素,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半年、1年以及2年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喘息发作次数、咳嗽和喘息天数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长期效果良好,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雷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38-2038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将38例CAV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口服止咳、抗组胺药物;治疗组19例加用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临床无复发病例。结论 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合剂吸入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也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周玲 《海峡药学》2013,25(1):211-212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哮喘的患者56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用沙丁胺醇的方法,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用药指征,临床疗效,病史相关性,方法:42例患者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250-750μg,喷雾,bid。以12周为观察终点,比较用药前后一秒量(FEV1)改善情况及一秒率(FEV1/FVC)提高的百分率;相关性研究选择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吸烟,环境因素,职业因素,家旅程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有效率39.3%。42例COPD患者中,有慢性支气管炎26例(61.9%),支气管哮喘及COPD家族史各8例(各占19.0%)。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放治疗COPD疗效较好,其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夏维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46-46,50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04例门诊就诊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观察组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正确合理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实现哮喘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和长效B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联合治疗儿童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8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合剂;对照组28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用药前后呼气峰流速(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BEC)等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用药12周后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BEC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联合治疗儿童中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牛浩 《北方药学》2020,(2):78-79
目的:探讨喘嗽宁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为常规组,采用喘嗽宁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为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FVC、FEV1、ACT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的FVC、FEV1、ACT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使用喘嗽宁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哮喘症状能获得有效控制,提升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沙丁胺醇及丙酸氟替卡松经口腔吸入,对吸气和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借助储雾器,并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77例患者中,临床控制30例,显效35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4.8%;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沙丁胺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较好控制炎症、改善患者肺功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丙酸氟替卡松对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3月入本院治疗的3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口服酮替芬片(1mg,2次/d)治疗哮喘,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丙酸氟替卡松吸入(125μg,2~4次/d),治疗3个月,记录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并定期随访做记录。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治疗前后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和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EF值无变化(P〉0.05)。结论: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有助于缓解患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宾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51-52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临床确诊为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氯雷他定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