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虹  李芝 《河北医学》1999,5(9):4-6
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TTnI)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32例AMI患者、38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血清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31例(96.87%)TnT阳性,3.68ng/ml±5.19ng/ml,仅1例(3.13%)TnT阴性;27例(84.38%)CK—MB阳性,7.84ng/ml±2.26ng/ml,仅5例(15.62%)CK—MB阴性。UA组11例(28.95%)TnT阳性,0.87ng/ml±0.64ng/ml,其中2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梗,27例(71.05%)TnT阴性;37例(97.37%)CK—MB阴性,仅1例(2.63%)CK-MB阳性。对照组血清TnT、CK—MB均未超过正常上限(正常上限分别为<0.1ng/ml、<5ng/ml)。结论:TnT比CK-MB反映心肌损伤更敏感、更具特异性,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病毒性心肌炎(VMC),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20例正常人血清心脏肌钙蛋白T、I(cTnT、cTnI)水平,以探讨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VMC和DCM患者血清cTnT、cTnI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cTnT、cTnI水平及其阳性率在VMC和DCM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cTnT、cTnI水平是反映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拟诊VMC、DCM患者若血清cTnT、cTnI水平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T对梗死后心绞痛病人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梗死后心绞痛(PA)病人预后的判断价值。②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10d后,连续20d检测126例PA病人血清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随访0.5年,观察心脏事件(再梗死、猝死或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③结果连续20d检测,cTnT均正常(cTnT≤0.2μg/L)者26例,随访期内只有1例发生心脏事件;cTnT升高≤10次者51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12例,其中非Q波心肌梗死4例,Q波心肌梗死8例;cTnT升高>10次者49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29例,其中非Q波心肌梗死20例,Q波心肌梗死9例。特别是非Q波心肌梗死后的PA病人,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Q波心肌梗死(χ2=15.32,P<0.001)。CK-MB升高者13例,随访期内发生心脏事件5例。④结论血清cTnT监测可以判断PA病人的预后,cTnT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峰值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了2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cTnT、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结果:所有前壁AMI患者的cTnT峰值与心功能成等级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与EDV.ESV成正相关;随访6个月,3例死于心力衰竭的病人cTnT峰值均>15ug/L(平均为17.2±1.9ug/L,LVEF值下降者的cTnT峰值在8—15ug/L之间,LVEF值升高者的cTnT峰值均<8ug/L。结论:前壁AMI后cTnT峰值越高,心功能越差,预后也越差  相似文献   

5.
赵建芬  马玉琢 《医学综述》2002,8(10):605-60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 (NQMI)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是Q波型心肌梗死 (QMI)和心性猝死 (SD)的高危险因素。正确的诊断 ,及时的处理是防止或减少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至关重要的措施。现就近年UA和NQMI的诊断、危险分层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 UA NQMI的诊断1.1 UA NQMI的诊断 UA和NQMI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相似 ,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 ,同时可伴血管痉挛 ,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1 ] 。UA与NQM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依心电图改变将AMI442例分为Q波心肌梗塞(QMI)组(共325例,其中QRS呈QS型者42例、呈Qr或QR型者283例)和无Q波心肌梗塞(NQMI)组(共117例,其中ST—T呈弥漫性改变者28例、呈局限性改变者89例),就各组AMI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QMI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休克、室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NQMI(P<0.01~0.05);而就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而言,QMI中的QS型高于Qr或QR型,NQMI中的弥漫型高于局限型,但QMI中的QS型与NQMI中的弥漫型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以QMI中的Qr或QR型和NQMI为多;梗塞延展的发生以QMI中的Qr或QR型为多。结论心电图改变对估测AMI病及预后是一重要指标;弥漫型NQMI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指标的意义。方法10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组成A组,10例动脉导管未闭和心包炎的患者组成B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开胸前、关胸后5min、1、2、24、48h测定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胸后1h时的cTnT是开胸前74倍,CK是5倍,CK-MB也是5倍;2h时达顶峰,分别为128、12.6和8倍。cTnT在24和48h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结论cTnT对于判断心肌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不差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导联U波倒置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院ECG胸导联上有无U波倒置,将41例首次前壁AMI病例分成A组(n=11)和B组(n=30)。测量住院期间ST段抬高导联数(NST)和异常Q波数目(NQ)、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PCPK)和Kilip心功能分级。结果A组NST、NQ、PCPK和Kilip分级均显著低于B组(NST:3.6±1.57对4.8±1.19,P<0.02;NQ:2.9±1.70对4.3±1.24,P<0.01;PCPK:1505±689IU对2919±1375IU,P<0.005;Kilip分级:1.6±0.69对1.8±0.94,P<0.005)。结论在前壁AMI中,入院ECG胸导联U波倒置可能是梗死面积较小和心功能较好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其中AMI猝死组94例,AMI非猝死组(包括住院期间非猝死性死亡及存活者)609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等80多项指标均给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分析比较:情绪应激、高血压、脑卒中史、梗死时有心衰、梗死时有休克或低血压、心率偏慢、QRS低电压、心室复极指标异常、高血糖、高脂血症、室内传导阻滞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 I)尿激酶(UK)溶栓治疗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537 例AM 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292 例)采用UK 溶栓疗法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5 例)只使用UK 溶栓疗法。于溶栓治疗后第7 日进行SPECT 检测。对两组心肌缺血面积(IM A)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参麦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患者(211 例)的 IM A 显著低于对照组IRA 再通患者(178 例,P< 0.01)。参麦组 IRA 未通患者(81 例)的IM A 与对照组(67 例)比较,亦显著降低(P< 0.05)。参麦组EF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在AM IUK 溶栓治疗早期使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缩减IM A,提高EF。参麦注射液对 AM I溶栓再灌注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扣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尿激酶(UK)溶栓治疗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53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292例)采用UK溶栓疗法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5例)只使用UK溶栓疗法。于溶栓治疗后第7日进行SPECT检测。对两组心肌缺血面积(IMA)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参麦组梗塞相关血  相似文献   

13.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本文通过观察AMI血清TnT浓度变化及与CK、CKMB比较,对其在AMI的诊断敏感性及预后判断方面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患者,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8]确诊AMI3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在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Q波心梗(NQMI)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心肌特异性的收缩蛋白,如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是否有预后价值。方法 系列测定78例不稳定冠心病(20例NQMI和58例UA)患者血清cTnT浓度,观察住院期间心脏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率。结果 cTnT阳性组37例(20例NQMI和17例UA),住院期间发生9例心梗或死亡(NQMI组2例死亡和3例再梗,UA阳性2例死亡和2例心梗);阴性组(41例UA)仅有1例于PTCA术后发生NQMI。阳性组住院期间心梗或死亡比阴性组高(24.3%vs2.4%,P<0.05),在BraunwaldⅢ级的48例UA(阳性15例、阴性33例)中为26.7%和3.0%(P<0.05);cTnT阳性的UA预后NQMI相同(P>0.05)。结论 在不稳定冠心病中,无论是否伴心肌酶的升高,检出cTnT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 ,cTnT)是近几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血清标志物。近年来 ,经国内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已经生产出cTnT测定的商品试剂盒 ,并为一些高质量的实验室所应用。大量临床应用证明 ,cTnT测定在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如急性心肌梗塞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肌钙蛋白T(TnT)的生物学特性[1,2 ]肌钙蛋白 (Troponin ,Tn)是心肌、骨骼肌细胞中收缩器的一种结构调节蛋白 ,存在于心肌、骨骼肌细…  相似文献   

16.
凝血纤溶指标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1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r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28全乐稳定心绞痛(Unstale angina pectoris,UAP)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血浆D-二聚体(D-Dime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t-PA)及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  相似文献   

17.
应用99mTc—MIB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32例及非AMI11例进行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1%.根据极坐标靶心目测定前壁AMI面积及下壁AMI面积,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AMI提供了一个非创伤性的定性,定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心肌梗塞病程中,ECG始终不出现典型坏死型Q波,称为无Q波型心肌梗塞。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将1992年2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48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中无Q波型心肌梗塞(NQMI)94例为临床表现与同期住院的心电图有Q波出现的心肌梗...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1β和8 mRNA表达等指标监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IL-1β和IL-8mRNA的表达,髓化物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监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AUC组)患者20例,UC非活动期(IUC组)患者23例,非UC肠道炎症(NUC组)患者14例及对照组患者12例结肠粘膜活检标本的MPO和SOD活性及IL-1β和IL-8mRNA表达。AUC组中的14例,经治疗2个月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JTc间期延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6例AMI患者入院时和67例生存者出院前的心电图JTc间期。测量选用2有明显S波和T波振幅较高的导联,以排除U波的影响。;连续测量3个JT间期和R-RT间期,取其均值。所测数据作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67例生存者入院时猝死组JTc间期显著长于非猝死组;入院时JTc间期延长组住院期间猝死发生率明显刘于JTc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