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甲状腺功能改变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7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成人及儿童先心病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结果:(1)儿童组及成人组术中及术后血清TT3、FT3、TT4、FT4浓度低于术前,rT3明显增讥,TSH不升;(2)儿童组血清TT4、FT4最低值出现早于成人组;(3)预后不良患者血清FT3、TT4明显低于均值。结论:(1)心脏不停跳心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儿童围体外循环血浆内皮素(ET)与甲状腺素(TH-T3、FT3、T4、FT4、γT3)的变化与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研究14岁以下先心患儿围体外循环期(PCPB)ET与TH的变化最高,24h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中(P〈0.01),T3、T4的变化趋势高于术前(P〈0.05)与术中(P〈0.05),γT3的变化趋势与T3、ET相关,T4、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非甲状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用放免法测定68例心功能Ⅲ~Ⅳ级、72例心功能Ⅰ~Ⅱ级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3,T4,rT3,TSH,FT4,FT3值。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T3,T4低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rT3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FT4,FT3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时发生正常甲状腺病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不同类型心脏病患者连硬麻醉剖宫产术中循环变化,提高母婴生命安全,采用超声多普勒连续测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62例心脏病患者,分为1.后天性心脏病;2.先左左-右分流;3.先心右-左分流,按心功能分为1.心功能Ⅰ-Ⅱ级,2.心功能Ⅲ-Ⅳ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服用心得安对甲亢病人术后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对32例中、重度甲亢患者按手术前怕是否服用心得安随机等分为四组:A组、手术前后均服用心得安;B组:术前服用心得安;C组:术后服用心得安;D组:术前术后均未服用心得安。放免法测定T3、T4、rT3、TSH的变化。结果:术后1 ̄7d各组T3值均有明显下降,而C、D组于术后1 ̄3d下降 明显;C、D组rT3值术后1 ̄3d明显上升。组间相比,  相似文献   

6.
1976年6月~1994年10月,作者为1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替换术。术前心功能Ⅱ级91例,Ⅲ级528例,Ⅳ级381例。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660例(66%)。主动脉瓣替换术(AVR)128例(12.8%),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期替换术(AVR及MVR)206例(20.6%),三尖瓣替换术(TVR)6例(0.6%)。术后早期并发症249例(24.9%),早期死亡95例(9.5%)。其中心功能Ⅱ~Ⅲ级者早期死亡31例(4.4%),心功能Ⅳ级者早期死亡64例(16.8%),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991年以前手术的病人死亡81例(10.3%),1992年以后手术的病人手术死亡14例(6.6%)。术后随访3个月~18.6年,平均7.8年,晚期死亡127例(1.8%病人年),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作者认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和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的心肌保护,对适宜病例施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及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观察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及复方丹参对其的作用。20例室缺或房缺病人,心功能分级(ASA,Ⅱ~Ⅲ级),麻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组Ⅰ,n=10)及复方丹参治疗组(组Ⅱ,n=10)。组Ⅱ于手术前及复温后心脏复跳前分别静注复方丹参200mg/kg。结果表明;组Ⅰ缺血(T2)及再灌注后各期血清LDH、CK与术前(T0)比较显著增高,与组Ⅱ各时期值差异显著,且术后心功能恢复较组Ⅱ差。组ⅡT2时LDH及CK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再灌注30min后才有明显上升,但显著低于组Ⅰ(P<001)。本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能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LDH及CK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观察米利酮以显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膜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影响。方法:20例心功能Ⅱ-Ⅳ级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10例),入室后,A组10min内予以负荷量米利酮30μg/kg,继以0.5μg/(kg.min)静脉输注;B组以相同速度推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30min(T2)主动脉阻断后30min(T3)、主动脉开放后10min(T4)、主动脉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氯胺酮麻醉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炳东 《广西医学》2000,22(5):967-968
目的:观察硫酸镁(MS)配合氯胺酮(Ket)麻醉(MK麻醉)在开胸手术麻醉中对病人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218例开胸手术病人分为150例MSKet麻醉(MK组)为观察组,68例芬太尼(F)等和氨氟醚(E)静脉麻醉(FE组)为对照组。于术前5min(T1),诱导后气管插管箭1min(T2)、气管插管即时(T3)、切皮时(T4)、手术开始40min(T5)、术毕前10min(T6)等时点取SP、M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优点、意义,从而确定正确的手术适应汪。方法:随机入选单纯Ⅱ孔型房缺治疗组11例即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完成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对照组9例即在低温或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术前心功能治疗组Ⅲ级3例,Ⅱ级8例,对照组术前心功能Ⅲ级5例,Ⅱ级4例,心肌酶谱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正常或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后无变化或轻度改变。对照组心肌酶语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痊愈出院。随访3—48个月,效果满意。心功能治疗组I级11例,对照组Ⅱ级1例,I级8例。结论: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符合当前微创心外科的基本原则。手术适应征必须局限在单纯Ⅱ孔房缺无并发心内其他结构改变或不合并心内其他畸形方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胆管炎是复杂性胆管结石各式胆肠内引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失括约肌功能有关。为了防止肠液逆流,我们在间置空肠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乳头括约肌成形术。空肠十二指肠吻合前,在间置空肠远端,环剥2cm浆膜纵肌层折叠成1cm制作人工乳头,插入十二指肠降段。本文11例病人做了此手术,术后半个月进行测压和钡餐检查,结果重建胆道压平均1373Pa、十二指肠内压1015Pa,无1例钡剂返流。随访半年至2年半(平均1.5年)无1例复发性胆管炎,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肾积水发生的原因及手术要点。方法:对1984~1995年儿童肾积水手术病例回顾性研究。结果:40只肾脏行肾盂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手术成功率92.5%。并发症7.5%18例行γ-闪烁照相显示肾功能恢复情况:15例引流状况较术前明显好转,3例肾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对儿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所致肾积水行肾盂成形术,对改善肾功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切削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术后使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准确性。方法:于LASIK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不同程度(等值球镜-2.00 D~-26.63 D)近视的 1005只眼的眼压,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术后眼压变化结果与术后角膜厚度及曲率变化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LASIK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近视矫治程度越高,即术后角膜越薄、角膜曲率越小,则眼压降低越明显。结论:LASIK术后使用非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较实际值偏低,其原因可能是术后角膜变薄、曲率变小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要:回顾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进展,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方法:随访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顺行剥脱术治疗的患者204例(228条患肢),随访率92.5%,平均随访时间2.6a。结果:手术效果满意,与传统术式相比,采用该术式可大大缩短术后病人的住院及恢复时间,患肢术后无明显瘢痕,美观程度高,复发率低(1.7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合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对肺外周型肿块、肺的弥漫性病变和纵隔肿块细胞学、病理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外周型肿块、肺弥漫性病变或纵隔肿块,而痰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病例。应用 ALOKA-SSD 650实时灰阶超声仪。采用日本18G与 21G细针活检。 68例全部做细胞涂片,40例除做涂片外同时吸取组织块做石蜡切片。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经细胞学、组织学两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43例,仅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40例,良性病变28例,其中3例假阴性。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为93%,特异性100%。细胞学总准确率为95.6%。被检查者无气胸或出血等合并症。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安全且准确。尤其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国产WGW-1吻合器在贲门癌和胃癌经腹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贲门癌、胃癌经腹切除后,利用国产WGW-1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92例、食管空肠吻合28例。结果 手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11例次,但示发生吻合口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切片未发现眄残端阳性病例。结论 利用国产吻合器经腹实施贲门癌、胃癌的争除吻合具有价格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根治度等特点,值得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高度近视[等值球镜-6.25D~-30.00D,平均(-12.50±5.39)D]104例164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6.25D~-9.50D(A组)74只眼;屈光度-10.13D~-15.00D(B组)35只眼;屈光度-15.50D~-30.00D(组)55只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自觉症状轻微,无角膜雾状混浊及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探眼视力≥1.0者A、B、C3组分别达73.0%、57.1%及7.3%,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100.0%、91.4%及50.9%;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75.7%、45.7%及16.4%,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1000%、91.4%及58.2%。99.4%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有低于2行以上者。结论:LASIK手术对于矫治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陈旧必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不全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的9例,术后肌力进步、感觉改善;术前C-D级15例中13例恢复满意,恢复到E级的共8例,其中1例病程长达24年,术后肌力进步Ⅰ-Ⅱ级。2例疗效欠佳。结论:椎管前外侧减压术对晚期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描述解除瞳孔阻滞前后前房加深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33例224眼接受了激光虹膜周切术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测量中轴部及虹膜6点子午线1/2处的分中心前房。结果:前房深度术后中轴部较术前无变化,旁中心部较术前平均加深0.33mm(P<0.001),aACG组与cACG组均显示与总体同样趋势。aACG组青光眼术前中轴部及分中心部均明显浅于cACG组,术后前房加深程度更大,使前房深度接近cACG组。结论:激光虹膜周切术可以明显缓解瞳孔阻滞,使虹膜平复,旁中心前房加深。旁中心前房的测量可以很好反映虹膜与瞳孔阻滞力间的作用结果。aACG组虹膜受瞳孔阻滞力作用变形更显著,这种解剖特点可能为其发病急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带血管蒂胸脐皮瓣修复会阴,手和前臂远端缺损20例,取得较好效果。会阴部缺损以腹壁下血管为蒂岛状胸脐皮瓣修复;手及前臂远端缺损以腹壁下血管脐旁穿支为蒂胸脐皮瓣修复。修复手和前臂远端的胸脐皮瓣其远端1/2~2/3都修薄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对解剖学要点,手术操作及皮瓣修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