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技术对面部急诊外伤的修复,利用清创、精细缝合技术,减少面部瘢痕挛缩,瘢痕形成。帮助患者能在面部形态和功能上得到最大的恢复。方法对来院的48例面部外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缝合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4h疼痛指数、出血指数、瘢痕长度、水肿天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伤口裂开率、瘢痕增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在修复颌面部急诊外伤中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疼痛轻微、出血指数低、瘢痕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手术在头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局部旋转组及临床传统组,每组29例。局部旋转组采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手术,临床传统组采用临床传统修复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医治效果满意度。结果 局部旋转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临床传统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旋转组修复流程满意度评分(88.35±1.24)分、医治质量评分(92.52±1.07)分、皮肤修复匹配程度评分(90.26±1.24)分及轮廓程度评分(90.31±0.69)分均高于临床传统组的(80.04±1.30)、(82.61±1.89)、(83.57±1.68)、(81.58±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手术能促进患者头面部功能重构和美容修复,其不仅能够确保患者头面部外形轮廓达到较为理想的恢复状态,而且不会对患者头面部以及周围邻近器官造成影响,有利于减少意外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医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门诊中开展个体化、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两组的妇产科门诊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仿,其SAS评分[(58.81±7.64)分vs(59.34±7.49)分]、SDS评分[(60.22±6.95)分vs(59.86±7.01)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0.01±4.25)分<(50.45±6.12)分]、SDS评分[(38.25±4.46)分<(50.81±5.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FMEA理念联合精细化护理在提高神经内科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ICU住院并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HFMEA理念联合精细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失效模式危机值(RPN)、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教育[(109.20±13.04)分vs.(83.78±7.64)分]、患者因素[(110.44±12.60)分vs.(75.47±7.60)分]、导管因素[(93.57±12.78)分vs.(75.24±9.06)分]、置管操作因素[(93.92±12.79)分vs.(70.75±7.78)分]、冲封管操作[(82.26±9.25)分vs.(67.60±6.42)分]及置管后管理[(98.44±11.82)分vs.(69.99±6.84)分]的RP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评分[(461.06±12.04)分vs.(478.32±7.3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知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放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10.3±1.4)分vs(12.5±1.8)分,(39.5±9.4)分vs(44.5±9.9)分,P<0.05]。干预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78.4±9.2)分vs(65.5±8.7)分,(77.3±8.8)分vs(63.1±7.3)分,(69.4±6.9)分vs(59.2±6.1)分,(82.1±11.2)分vs(68.8±9.8)分,(78.7±10.3)分vs(61.8±8.2)分,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6.67%vs 76.67%,P<0.05)。结论胃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影 《安徽医药》2018,22(5):995-997
目的 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 ±14.65)vs(53.47 ±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 ±16.08)vs(51.82 ±15.34)分]、社会功能[(82.74 ±18.47)vs(67.23 ±14.75)分]、活力[(55.56 ±15.27)vs(41.64 ±14.26)分]、总体健康[(61.53 ±18.26)vs(45.72 ±16.24)分]、躯体疼痛[(76.37 ±21.43)vs (54.28 ±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 ±17.56)vs(54.53 ±15.42)分]、生理功能[(83.97 ±11.87)vs(72.62 ±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 80.56%、技术水平94.59%vs 81.94%、健康教育98.65%vs 86.11%、关爱患者100%vs 77.8%和心理支持100%vs 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结合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护理满意度,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8%vs.75.00%)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75.71±5.25)分vs.(69.64±6.94)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85.94±4.63)分vs.(79.23±4.97)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06±1.89)分vs.(15.31±2.05)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92±1.72)分vs.(12.17±1.9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1,舒适护理)和对照组(n=31,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调查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55%vs. 70.97%,χ2=5.41,P <0.05)。评价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7.79±1.05)分vs.(8.94±1.29)分,t=3.850,P <0.05]。评价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77.43±5.89)分vs.(70.02±9.43)分,t=3.711,P <0.05]。评价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程度,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07±0.49)分vs.(2.75±0.63)分,t=4.745,P <0.05]。评价阑尾炎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17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78%vs.88.76%)、治疗依从性(95.56%vs.86.52%)高于对照组(χ2=5.813、4.491,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vs.12.36%)低于对照组(χ2=5.057,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04±5.35)分vs.(44.17±4.9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51±4.02)分vs.(45.43±3.81)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57±1.08)分vs.(9.33±1.35)分]低于对照组(t=7.984、13.526、9.637,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81.41±5.74)分vs.(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低肥胖女性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方法 。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00例肥胖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皮瓣与胸壁固定缝合、自制胸带包扎及术后一次性胃肠减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引流进行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14.29%(14/98)]明显低于对照组[46.08%(47/102)],满意度[(32.1±3.6)分]优于对照组[(17.8±3.7)分],住院时间[(7.5±2.1)d]明显短于对照组[(10.5±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皮瓣与胸壁固定缝合、自制胸带包扎及术后一次性胃肠减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引流预防肥胖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保留滑膜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进一步明确其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6 年1 月248 例行单膝TKA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KA 治疗,对照组120 例术中切除滑膜,观察组128 例术中保留滑膜,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感染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9.56 ±26.35) min、术中出血量(472.42 ±86.18) mL、术后24 h 引流量(685.25 ±92.68)mL 及术后输血率29.17%均明显高于观察组[(71.25 ±21.58) min、(198.56 ±48.52) mL、(354.26 ±75.28) mL、10.94%](均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 周关节活动范围、住院时间基本相近(均P >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术后1 d、术后7 d 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于术后14 d 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WBC、CRP、血沉水平在术前、术后1、7、14 d、术后6、12 周、术后6月、术后1 年8 个不同时间段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组间t 检验均P >0.05;观察组术后12 周HSS 评分表中功能评分(19.65 ±2.46) 分和总评分(86.06 ±1.68) 分均高于对照组[(18.92 ±2.36)、(85.06 ±1.58) 分](均P <0.05),其他项评分两组评分基本相近(均P >0.05);术后1 年HSS 评分表中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基本相近(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 <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滑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进而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且不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在TKA 手术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采取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5.72±2.10)岁,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5.67±2.13)岁,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CQ)、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χ2=3.991,P=0.046)。观察组护理后GCQ中生理[(22.59±3.61)分]、心理[(23.69±4.59)分]、精神[(19.67±4.27)分]、社会文化评分[(13.79±3.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8、5.254、3.462、4.790,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SF-36中躯体功能[(86.39±3.72)分]、生理职能[(83.37±3.59)分]、躯体疼痛[(85.45±3.70)分]、情感职能[(85.70±4.12)分]、生命活力[(85.57±3.80)分]、社会功能[(82.22±3.66)分]、心理健康[(83.40±3.68)分]、总体健康评分[(83.4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t=15.252、9.320、9.026、9.346、13.559、7.717、8.968、6.082,均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82.86±3.28)分]、并发症预防[(83.95±3.42)分]、操作技能[(82.87±3.38)分]、沟通方式[(82.96±3.73)分]、导管维护效果评分[(82.89±3.84)分]均高于对照组(t=2.928、3.297、2.905、3.303、3.157,均P<0.01)。结论 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接受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理论下的刮痧干预联合情志护理在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洛阳市中医院就诊的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 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中男29例, 女26例, 年龄(55.16±3.26)岁;观察组55例中男30例, 女25例, 年龄(55.01±3.68)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的刮痧干预与情志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4.25±5.05)mmHg(1 mmHg=0.133 kPa)、(84.56±4.82)mmHg, 均低于对照组的(139.64±5.62)mmHg、(91.06±5.18)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TASHP评分、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02.8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床旁盲插鼻肠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 探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长期卧床需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对营养供给方式选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 年龄(65.83±11.65)岁, 常规置入胃管供给营养;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 年龄(65.51±11.89)岁, 采用床边直接盲插鼻空肠营养管。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记录鼻饲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置管前, 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7 d后, 观察组GCQ评分[(80.36±8.78)分]及IgA[(3.75±0.36)g/L]、IgM[(3.95±0.25)g/L]、IgG[(11.96±2.36)g/L]、Alb[(36.28±4.76)g/L]、Hb[(113.38±15.51)g/L]、TF水平[(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BL)联合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口腔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实习生共55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成观察组(TBL联合Seminar教学)和对照组[基于讲台的教学模式(LBL)联合传统护理教学]2组。观察组男13名,女16名,年龄(21.34±0.90)岁;对照组男11名,女15名,年龄(21.31±0.93)岁。通过理论知识、综合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比对照组高[(88.24±2.35)分比(77.85±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5,P<0.01)。在5项综合能力考核中,观察组的医患沟通[(15.97±1.27)分]、预防院内感染[(15.00±0.93)分]、诊疗操作的标准性[(16.34±1.01)分]、四手操作[(16.28±1.10)分]、材料调配能力[(15.14±1.06)分]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9±1.05)分、(12.46±1.30)分、(12.46±1.36)分、(13.42±1.03)分、(12.88±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2%(25/29)比46.2%(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9,P=0.002)。结论 在口腔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教学中应用TBL联合Seminar教学模式,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COPD患者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分为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0.64±3.21)岁;病程(8.98±1.20)年;肺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和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58±3.24)岁;病程(8.94±1.23)年;肺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管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5.59±3.24)分、自我护理知识评分(26.92±3.27)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20.88±3.54)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24.65±4.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10.31±2.08)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8.79±1.5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79±0.27)L、用力肺活量(FVC)(2.96±0.30)L、呼气峰流速(PEF)(6.54±0.72)L/s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48.95±5.34)L/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42.36±4.9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管理模式能够增强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肺功能,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喷雾式酸冷刺激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 年龄(69.85±9.74)岁;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 年龄(70.02±9.63)岁。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酸冰棉棒刺激康复疗法, 观察组采用喷雾式酸冷刺激康复疗法。于干预前、干预1周和干预2周时使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比较两组吞咽功能, 并比较两组舒适度、操作时长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者SS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 观察组SSA评分[(23.90±4.44)分、(21.05±3.3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7.55±4.64)分、(26.05±4.7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咽部疼痛、恶心不适评分[(0.27±0.09)分、(...  相似文献   

18.
万琴  马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0):1458-1462
目的:探讨BrainHQ视觉训练对于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63.57±5.38)岁,病程(2.32±0.98)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Brai...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蒙阴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12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 年龄(70.57±2.04)岁,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男36例、女24例, 年龄(71.03±2.08)岁, 采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Orem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哮喘控制测试(ACT)、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QLQ)评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 其中试验组ESCA的健康知识[(45.28±4.17)分]、自护责任感[(21.16±1.24)分]、自护技能[(30.22±4.02)分]、自我概念评分[(25.29±2.41)分]及总分[(121.95±11.8)分]均高于对照组[(36.02±3.11)分、(16.92±3.20)分、(23.51±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