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目的 探讨SAHA单独及联合厄洛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细肺癌胞株H1975的生长抑制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CCK-8、平板克隆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评判SAHA、厄洛替尼单药及联合作用于H1975细胞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用药后细胞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SAHA、厄洛替尼对H1975 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浓度依赖型,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果.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及侵袭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药;且联合用药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SAHA联合厄洛替尼对EG-FR-TKI耐药肺癌细胞株H1975的生长、克隆、侵袭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可能与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楼皂苷Ⅱ(PSⅡ)联合化疗药物喜树碱(CPT)对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SⅡ联合CP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H460)以及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H446)的抑瘤效果。平板克隆法观察PSⅡ联合CPT作用于肺癌细胞后的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SⅡ联合CPT对肺癌细胞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及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Bcl)-2、Bcl-XL的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PSⅡ联合CPT对肺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且在细胞克隆实验中观察到两者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增加了H460、H446细胞的晚期凋亡率,且显著增加了H446的早期凋亡率(70.10±3.4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Ⅱ联合CPT作用于H460细胞,能明显上调p38 MAPK和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对AKT磷酸化无明显作用,并下调了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PSⅡ联合CPT作用于H446细胞,上调了AKT、p38 MAPK和ER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并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对Bcl-XL无明显作用。[结论]PSⅡ可以作为CPT的增敏剂用于肺癌的治疗,为PSⅡ用于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通过FOXO1转录因子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SCLC细胞系A549,分别选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APK/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O126及2种抑制剂联合处理细胞之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FOXO1、p-FOXO1及其下游蛋白Bim、p27kip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FITC双染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XO1的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FOX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Bim、p27kip的表达相应增加.与对照组相比,LY294002和UO126均可促进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UO126联合作用较2种药物单独作用时,A549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抑制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可共同激活FOXO1转录因子的活性,协同促进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AZD929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鼻咽癌HNE1和CNE2Z细胞,在HNE1细胞加入浓度分别为0、0.5、1、2、4、8 μmol/L 的AZD9291,CNE2Z细胞加入分别为0、1、2、4、8、16 μmol/L的AZD929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集落克隆实验检测AZD9291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修复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和集落克隆实验结果显示AZD9291可显著抑制HNE1和CNE2Z细胞增殖(P<0.01);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ZD9291抑制HNE1和CNE2Z细胞迁移能力(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AZD9291可通过调控EGFR下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的下调(P<0.01),抑制HNE1和CNE2Z细胞迁移(P<0.01)。结论 AZD9291可通过抑制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HNE1和CNE2Z细胞的增殖并降低其修复和迁移能力,为后续AZD9291尝试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4,15-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对棕榈酸盐(Palmitate)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传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正常组、溶媒组、Palmitate组、Palmitate+14,15-EET组,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以及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Palmitate的刺激可显著降低H9c2细胞的存活率并呈剂量依赖效应,14,15-EET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不同浓度Palmitate刺激后H9c2细胞存活率;Palmitate可诱导H9c2细胞凋亡,14,15-EET的作用显著抑制了Palmitate诱导的H9c2细胞的凋亡,联用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及蛋白激酶B(PKB或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显著抑制了14,15-EET的抗凋亡作用。Palmitate的诱导使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14,15-EET可下调Bax,上调Bcl-2的表达,联用ERK1/2及AKT信号通路抑制剂能显著抑制14,15-EET对Palmitate诱导后H9c2细胞Bax表达水平的下调及Bcl-2表达水平上调的作用(P均<0.05)。结论:Plamitate可诱导H9c2细胞凋亡,14,15-EET可通过下调Bax,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Palmita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这些作用可由ERK1/2和AKT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鼠李糖β常春藤甙(简称D药)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研究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其抗肿瘤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药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 48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法检测D药作用MCF-7?MDA-MB-231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20?30?40 ?滋g/ml D药作用细胞48 h后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20 ?滋g/ml D药作用细胞48 h后,p-PI3K?p-AKT蛋白表达减少,而总PI3K?总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I3K 抑制剂LY294002通过抑制细胞p-AKT的表达,从而增加D药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D药可以通过抑制PI3K的磷酸化,进而影响磷酸化AKT的表达,最终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Osimertinib联合二甲双胍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PC 9/GR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PC 9/GR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处理后对PC 9/GR细胞的抑制率影响;荧光染色法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药物处理组细胞磷酸化及非磷酸化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和70 ku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双药联合作用可显著抑制PC 9/GR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各单药(P<0.05),表现为协同作用(联合指数<1);双药联合时相较于单药表现出更强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二甲双胍可上调细胞内p-AMPK蛋白的表达,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均可下调p-P70S6K蛋白,且双药联合较单药下调p-P70S6K蛋白水平更为显著.结论 Osimertinib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PC 9/GR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以促进其凋亡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抑制剂SAHA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的协同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AHA和I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Bcr-Abl及其下游信号途径蛋白的表达、Caspase途径活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SAHA和IM单独作用K562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SAHA:F=433.8,P<0.001;IM:F =54.14,P<0.001);两药联合对细胞的生长有协同杀伤作用,联合指数CI<1.FACS分析和Hoechst荧光染色证实,SAHA和IM两药联合能加速K562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8和PARP,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表达.此外,SAHA和IM联用能抑制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下调JAK2和磷酸化STAT5表达.结论:HDAC抑制剂SAHA联合IM能协同杀伤CML细胞、加速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两药联用协同抑制了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JAK2/STAT5信号途径和下调下游靶基因Mc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I3 K/AKT通路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诱导小细胞肺癌H1688和H44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1、5、20 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6、12、24、48 h)的EVO处理H1688和H44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AKT的表达水平.以EVO分别作用于经过PI3 K/AKT通路激活剂IGF-1或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后的H1688和H44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AKT蛋白的表达.将EVO作用于IGF-1预处理的H1688细胞后,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EVO处理H1688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AKT、PTEN蛋白表达,RT-PCR检测AKT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EVO处理后H1688和H446细胞中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IGF-1可减弱EVO下调H1688和H446细胞p-AKT的作用(P<0.05),并降低EVO在H1688中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EVO与LY294002下调p-AKT蛋白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O对H1688细胞t-AKT蛋白和AKT mRNA的表达无影响,EVO可明显上调PTEN的表达(P<0.05).结论 抑制PI3 K/AKT通路活性是EVO诱导H1688和H446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巴棕提取物与人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人类肺癌细胞成活、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法观察PARP、CASP3、P27、CDKNB、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沙巴棕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肺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上调PARP、CASP3、P27等凋亡相关蛋白促进凋亡。沙巴棕提取物降低了P—STAT3水平;STAT3磷酸化的一种选择性抑制剂——AG490,同样通过降低p-STAT3的水平而抑制了肺癌细胞的生长。相比于以上二者任意一种的单独治疗,沙巴棕提取物和AG490的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沙巴棕提取物可通过促进凋亡信号和下调p-STAT3蛋白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这些观察可能为沙巴棕提取物诱导肿瘤生长抑制的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活性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与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抗肺癌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药单用及联用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两者单用及联用时对各组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适宜浓度的Galangin与Gefitinib联用可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协同作用显著;利用CompuSyn软件测得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 < 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用Gefitinib相比,两药联用可进一步降低p-EGFR、p-STAT3、Bcl-2的蛋白水平,提高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Bax的蛋白水平。结论  在体外水平,Galangin与Gefitinib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对EGFR/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机制之一,两者联用协同抗癌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体内和体外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STAT3蛋白表达变化;检测sRAG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STAT3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C57BL/6J小鼠心脏和原代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在sRAGE和(或)STAT3抑制剂AG490的干预下,通过检测TUNEL及caspase-3活性评价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STAT3(p-STAT3)及总的STAT3(t-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与Sham组相比,I/R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和caspase-3活性分别增加了115%和120%,I/R组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50%,sRAGE降低了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包括TUNEL阳性细胞数目降低了51%,caspase-3活性降低了36%,此外,sRAGE预处理I/R组的p-STAT3/STAT3比值增加了381%; 体外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I/R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和caspase-3活性分别增加了380%和77%,I/R组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69%,sRAGE(900 ng/mL)同样降低了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TUNEL阳性细胞数目降低了63%,caspase-3活性降低了33%,此外,sRAGE预处理I/R组的p-STAT3/STAT3比值增加了243%,与I/R+sRAGE组相比较,I/R+sRAGE+AG490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目升高了126%,caspase-3活性增加了42%,p-STAT3/STAT3比值降低了68%。结论 sRAGE可通过激活STAT3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JAK2/STAT3通路在肝癌细胞QGY-7701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方法 JAK2抑制剂AG490(5、10 μmol/L)处理肝癌细胞48 h,Transwell小室、体外成管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和成管能力,RT-PCR检测Twist1及MMP-2 mRNA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Twistl和MMP-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减少,形成管道结构数目减少,Twist1及MMP-2 mRNA表达减少,Twist1、MMP-2和p-STAT3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AG490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及成管的能力,JAK2/STAT3通路在肝癌细胞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索抵抗模型(模型组),以分化成熟的正常3T3-L1脂肪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EPOR的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细胞EPOR mRNA的表达.分别以rHuEP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 STAT5)抑制剂对模型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对EPOR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分子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Akt)和STAT5磷酸化水平(p-Akt和p-STAT5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EPOR、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相应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LY29400或STAT5阻断剂+对照组或模型组的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 正常3T3 -L1脂肪细胞上存在EPOR,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rHuEPO可通过EPOR介导激活PDK-Akt和JAK2 -STAT5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与伊立替康联合应用体外对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g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bFGF-mAb联合CPT-11对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抑制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73%、21.96%、54.30%,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凋亡,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7%、4.3%、6.5%,联合用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组、CPT-11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CPT-11组可明显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对AKT、ERK1/2蛋白则影响不大.bFGF抗体联合CPT-11一方面通过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结论 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能有效阻断与bFGF相关的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