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目的:比较瓷贴面和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前牙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20例行前牙修复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全瓷冠修复,观察组采取瓷贴面修复。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修复优良率88.33%、患者满意度9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瓷贴面在修复前牙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康医学》2017,(23)
目的:评价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82例(225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的修复方式分组,分别采用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法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法,依据Ryge标准对两组修复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随诊2年,比较两组修复体完整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的龈缘密合性、术后敏感、修复体完整性、龈边缘变色和牙龈反应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年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组的修复体完好率明显优于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组(P<0.05)。结论: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修复前牙均具有理想效果,形态与色泽接近于天然牙齿,材质强度好、硬度佳、抗磨损、边缘粘结紧密,但全瓷冠远期修复体完整性更好,临床仍应根据具体牙体情况和修复者意愿对方案选择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明确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容过程中修复优势,明确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接受治疗的57例患者分为2组。创新组37例(106颗患牙)进行铸瓷贴面修复,常规组20例(63颗患牙)采用树脂贴面方式进行修复。比较2组治疗者在牙齿残留率、总体满意率、治疗有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创新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铸瓷贴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可以显著提高修复效果,提升治疗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史宝玲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5):478-478
目的 观察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修复科门诊患者26例,共126颗前牙、双尖牙用铸瓷贴面修复,观察修复体的形态、色泽、牙龈健康状况。结果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牙体形态、牙龈健康状况良好,色泽有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我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90例患者,共38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烤瓷贴面修复,观察组采用铸瓷贴面修复。对比两组修复体优良率、修复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颜色、形态、半透明度、边缘美观效果等修复体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牙龈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前牙采用IPS Empress全瓷贴面修复后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评价其瓷贴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制作IPS Empress全瓷贴面61个,修复2 a后用改良-瑞格(Ryge)标准评价方法,对瓷贴面的各项临床指标:瓷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牙龈反应、术后敏感及存留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瓷贴面损坏脱落率低于4%,存留率为96.4%;95%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3%左右修复体龈缘有轻微充血;15%左右患者在备牙后1周以内出现不同程度冷热刺激敏感,粘接后敏感均消失;94%左右患者对颜色匹配满意,有6%左右患者认为颜色略欠缺,但能接受;结论临床观察表明IPSEmpress全瓷贴面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美观效果较好的前牙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74-76
目的评估瓷贴面及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120例共175颗患牙,依据患者修复方式不同分为瓷贴面组和全瓷冠组,按照Ryge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种患者近期疗效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美观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远期临床效果的差异,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体完好率。结果两组术后敏感、龈缘密合性、龈边缘变色、牙龈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均P0.05);瓷贴面组术后美观评分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全瓷冠组(均P0.05);瓷贴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全瓷冠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好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瓷贴面和全瓷面临床效果相近,但瓷贴面术后更加美观,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超薄贴面与传统贴面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进行贴面修复的34例患者,共111个修复贴面,将采用超薄贴面的54例修复体作为试验组,传统贴面的57例修复体作为对照组.贴面修复1年后复查,由贴面修复医师对基牙敏感性、继发龋、牙龈情况及贴面颜色、边缘密合性、边际着色情况进行检查,对两组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继发龋、术后敏感、边缘着色均为A级,颜色满意度、边缘密合性和牙龈反应为A级或B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薄贴面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贴面修复. 相似文献
12.
邻面烤瓷贴面在前牙间隙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邻面烤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08-01~2009-01间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要求修复前牙间隙的患者16例,涉及患牙27颗,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20-45岁。所有患者仅在间隙所在侧的邻面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制作烤瓷贴面,常规粘结。修复治疗完成后分别在术后6、12个月时进行临床观察,检查基牙与贴面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修复体颜色、解剖形态、有无修复体周围龋及修复体有无折裂。结果在术后6、12个月时的临床观察中,全部修复体各项检查指标都未发现异常,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应用邻面烤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有非常好的临床表现,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发现规律,为完善全瓷修复体制作工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IPS 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核瓷厚度为0.8 mm、牙本质瓷厚度为1.2 mm的总厚度为2.0 mm、直径为15 mm的圆盘状试件。试件表面每次均匀磨去0.2 mm,至其厚度为1.4 mm。每一厚度均测量其L*a*b*颜色参数及透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L*值呈降低趋势,a*值和b*值无明显变化趋势;ΔE值呈降低趋势,且各厚度组间色差ΔE均大于1.5;T P值逐渐降低,C R值逐渐增加,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结论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无明显变化,明度、半透性和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对背景颜色的遮盖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对瓷贴面牙体预备后的牙过敏及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82颗前牙在粘接瓷贴面之前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基牙预备后涂布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后光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对照组直接光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于2年后复诊,详细记录修复体的完整性、边缘密和性及基牙的敏感性。结果2组在修复体的完整性及边缘密和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牙的敏感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布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后在减少全瓷贴面预备后基牙牙本质敏感的同时,对瓷贴面的固位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纯钛烤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在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因单颗上颌前牙缺失行口腔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修复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观察组采用纯钛烤瓷冠。比较两组修复6个月后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GCF)质量]、龈沟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修复体美观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修复体周围GI、PD、GCF质量均小于对照组,龈沟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体外形、色泽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钴铬合金烤瓷冠相比,纯钛烤瓷冠用于上颌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中效果较好,修复体周围牙周指数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较低,且美观度、患者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微笑设计(DSD)进行前牙瓷贴面修复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及修复体的修复效果,探讨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四环素牙、氟斑牙、牙体着色、轻度釉质缺损和前牙散在间隙等原因要求进行美学修复,且临床诊断符合贴面修复适应证的患者32例共91颗前牙。术前采用DSD软件对患者进行牙齿形态的美学分析及虚拟修复效果的预览,并在设计结果指导下进行牙体预备,常规印模制取后制作IPS e-max瓷贴面,最后完成永久修复体的戴入。在治疗完成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邻牙协调程度、颜色、发音、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等6项内容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参照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对于各项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对于微笑效果和医患交流2项满意率高达100%。将DSD应用于瓷贴面修复后,患者对于最终修复体的功能、美学效果和医患交流体验等各方面满意度较高。各时期修复体临床表现,修复后1个月,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3颗牙齿出现术后敏感;修复后3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不影响美观及功能的微小缺损,3颗牙齿出现牙龈轻度红肿,1颗修复体轻微变色;修复后6个月,1颗修复体出现切缘缺损,4颗牙齿出现轻度牙龈炎;修复后12个月,2颗牙齿出现修复体缺损,3颗牙齿修复体边缘欠密合,1颗牙齿出现牙龈炎。修复后出现牙龈炎症反应的患者在经过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后牙周状况均有明显好转,且上述缺损均不影响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调磨后可正常使用,医患双方对修复体的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将DSD与瓷贴面修复联合应用是一种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和理想修复效果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在上颌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80颗)上颌前牙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12个月后,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牙龈炎症、出血情况,龈下菌斑标本病原菌检出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修复12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边缘密合度好,修复体颜色与邻牙一致性好,继发龋少(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牙龈炎症轻(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牙龈出血少,牙周探诊深度浅(P <0.05)。观察组龈下菌斑标本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形杆菌、福赛坦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相较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二氧化锆全瓷冠用于上颌前牙修复效果较好,对患者牙周组织及口腔内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缺损的前牙残根采用两种桩核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228例,共304颗前牙残根。按照桩核系统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铸造金属桩核系统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纤维桩核系统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8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均获得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组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残根严重损伤的患者采用纤维桩核系统修复治疗,在符合其适应证的条件下,临床效果显著,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80-83
目的比较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及金属桩三种临床前牙修复常用材料的粘结性能,观察三种材料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1颗离体下颌前磨牙,分为金属桩组、石英纤维桩组及玻璃纤维桩组,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对三组进行粘结强度测试,观察并比较三种材料的粘结性能;收集在我院进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135例,共182颗患牙,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基础上,71颗患牙采用石英纤维桩技术修复前牙,73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技术修复前牙,38颗患牙采用金属桩技术修复前牙,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离体牙粘结强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LSD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石英纤维桩与玻璃纤维桩比,LSD-t=1.777(P0.05),石英纤维桩与金属桩比,LSD-t=17.514(P0.05),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比,LSD-t=15.738(P0.05);术后2年,石英纤维桩及玻璃纤维桩修复体完整率、颜色匹配率、修复成功率均显著高于金属桩(P0.05);石英纤维桩及玻璃纤维桩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桩组(P0.05),表明纤维桩的前牙缺损修复效果显著优于金属桩。结论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粘结性能优于金属桩,临床疗效强于金属桩;石英纤维桩与玻璃纤维桩粘结性能及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均是临床上前牙修复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