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9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另选取132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干预前后跌倒风险评分及干预过程中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烟酒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患者评分(9.71±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6±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跌倒发生率1.52%(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4%(11/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干预中采取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评分及跌倒事件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干预映射提高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跌倒中度及高度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0例/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映射预防跌倒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后4周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预防跌倒护理中应用干预映射可降低跌倒发生率,同时可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更高,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3年~2014年间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科学的分为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6.00%与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28.00%相比,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评估后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年龄≥60岁老年患者200例,分为糖尿病组100例和非糖尿病对照组100例。其中糖尿病组至入选之日起除常规护理外进行规范化的护理至少6个月。对入选患者分别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合并疾病的种类为5.98±2.13,对照组4.11±2.07(P0.05)。糖尿病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评分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的多重用药较对照组严重(P0.05)。营养不良状况两组均较好,但是糖尿病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均较之前评分提高(P0.05),跌倒风险和多重用药种类均较之前较低(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后,根据评估内容开展个体化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对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 择取髋部骨折老年患者90例,均施以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n=45例)及对照组(n=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中,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运用基于ERAS理念综合干预,住院时间大为缩短、住院费用有所减少、并发症情况显著改善及心理状态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精神科5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BPRS评分与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改善更优,跌倒事件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精神科常规安全护理,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避免患者意外跌倒,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及病情评估对减少急诊科老年患者出院后再住院率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出院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及病情评估,分别于30d和180d时统计患者再入院率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30d和180d时干预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和180d干预组的心理健康、身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80d时干预组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d时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躯体功能及身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健康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老年患者出院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及病情评估可有效降低其半年内再入院率,节约急诊资源,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婉妮  徐盈  李玺  宋美利  刘珊珊  李涵 《安徽医药》2015,36(9):1141-1143
目的 评估综合干预方法对存在跌倒危险住院老年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356例住院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78例。全部患者予入院常规护理评估和预防跌倒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予综合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用预防跌倒知识调查问卷评价其对预防跌倒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预防跌倒的态度和行为等。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预防跌倒知识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出院时的预防跌倒知识等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对照组预防跌倒知识等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住院期间均未见发生跌倒病例,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发生跌倒例数(15例)明显多于干预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方法可提高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水平,降低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跌倒发生率,可供陪护及老年患者等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821 9,P=0.000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332 4,P=0.003 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740 6,P=0.016 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040)。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对照组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为21.43%;干预组患者跌倒及坠床发生率为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19%)明显低于干预组(9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务人员实施跌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跌倒认知和预防行为问卷,对本社区2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对药物因素所引起跌倒的认知率低于因疾病因素所引起的跌倒;老年人在个人、环境方面预防跌倒措施较少;文化程度影响老年人对跌倒的认知,但不同文化程度的老人在采取预防跌倒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较低,社区医务人员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BL教育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会员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作为PBL教育组,采用PBL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再随机选择普通建档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进行跌倒效能评估,随访半年后再次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间各条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对照组各条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育组沐浴、上床与下床、简单的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过马路、做轻体力园艺或晾晒衣服、上下楼梯等7个条目的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BL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跌倒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SAS评分及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于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显著减少和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力量平衡操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效果,为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蔡镇2014年1月-2015年10月4个社区129例老年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增加力量平衡操练习。结果:干预12周后采用功能性步态(FGA)进行评价,干预组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量平衡操练习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抗跌倒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跌倒伤害。  相似文献   

15.
莫丽萦 《安徽医药》2013,17(11):1998-1999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住院并分娩的高龄产妇3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月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予一对一的助产护理干预,并进行分娩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缩短(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降低高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风险,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曾祥华  汪玲  李梅  鲍瑞芝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21-122,129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应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干预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 对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祖二梅  闫桂霞  刘新华 《安徽医药》2018,22(6):1186-1190
目的 研究泼尼松与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86例被确诊患有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并加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护理,治疗12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疗效、生理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耐药性、不良反应、复发率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占比37.21%(16例/43例)、总有效率97.67%(42例/4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6.28%(7例/43例)、86.05%(37例/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3.888;P<0.05);治疗前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7,7.227,9.760,5.595,12.125,6.399,2.907;均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4,8.004;均P<0.001);两组患者在在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02,P<0.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产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05).结论 泼尼松与MMF对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同时并加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不仅有效提高了治疗效率、改善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降低了血清VEGF和MMP-9水平,同时还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高血粘度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粘度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出院指导等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检测指标变化,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17±0.36)分和(2.22±0.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3.69±0.30)分和(2.37 ± 0.44)分,实验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血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检测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流变学及血脂检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能帮助老年高血粘度患者提高自我效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水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少脑卒中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李惠梅 《北方药学》2012,9(6):70-71
目的:探讨在感染科应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未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460例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5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防跌倒/坠床护理,干预组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落实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防跌倒/坠床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