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再叶  许瑞卿 《淮海医药》2012,30(2):157-158
目的观察归龙丸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归龙丸方每日1剂,2次/d,对照组用弥可保0.5mg口服3,次/d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归龙丸方能明显缓解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微脂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患者接受凯时注射液(10u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疗程2周。结果四肢麻木、自发性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及肢体诱发电位均有一定改善。结论lipo-PGE1是治疗DNP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单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4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3组治疗后(MCV)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和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3组治疗后S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SC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DP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单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4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3组治疗后(MCV)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和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3组治疗后S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SC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DP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同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血肌酐、三酰甘油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蜀平  陆菊明 《天津医药》1997,25(6):337-340
前瞻性地对照观察了弥可保对NIDDM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治疗组12例,弥可保剂量500μg,肌肉注射,每周3次,1月后改变500μg口服,一日3次,连服2个月。对照组12例,给予维生素B12,剂量和疗程同治疗组。弥可保治疗后患者肢体麻木和感觉减退好转率分别为80%和60%,整体症状明显改善者4例,症状改善者5例。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异常8例中恢复正常4例(占50%),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 《哈尔滨医药》2002,22(1):61-6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达60%~90%。我们用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普恩复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96年1月~1998年12月本科住院患者169例,其中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占糖尿病患者的57.9%。神经病变史1~31个月。按自愿原则分为刺五加治疗组57例,普恩复对照组41例。两组糖尿病分型,年龄,性别,神经病变史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90%,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高压氧并用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做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文病例(全部符合WHO诊断标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共40例,其中IDDM3例,NIDDM37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6~65岁,平均45.3岁;病程2~20年。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基本疾病等统计学检查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情况。治疗前后查肌电图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结果: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有效率分别87.7%、89.6%、83.3%。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盐酸丁咯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厚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26-1127
我院用高压氧配合血塞通治疗3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emmes-Weinstein单丝(5.07/10g)检查、MNSI(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emmes-Weinstein单丝(5.07/10g)检查、MNSI(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彩彩  张永莉 《安徽医药》2013,17(10):1791-179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是要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辅以一些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的药物,对减少或延缓DPN发生和进展常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万静  鹿斌  胡仁明 《上海医药》2013,(18):13-15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较为常见,也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DPN对于改善糖尿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DPN指南,介绍其发病机制、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DPN 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 DPN 患者随机分成 2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 DPN 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每日静滴 150m g,用药 4周。结果 治疗 4周后,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对改善 DPN 患者的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 79.2%,较对照组 5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率 65.0%,较对照组 40.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改善 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且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是有效的 DPN 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花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其疗效结果、治愈及好转时间均有显著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比较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木丹颗粒在组方原则、作用机制、疗效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药物是通过调整影响神经代谢物质水平、修复受损神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解除机体疼痛症状、改善血液微循环等综合作用,延缓或逆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笔者概述了木丹颗粒的研发背景及组方原则,列举了现用于DPN的辅助治疗药物,提出木丹颗粒为专门用于治疗DPN的新药,木丹颗粒早期介入治疗可延缓或阻止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杏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杏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杏丁治疗组(80例应用杏丁注射液20m1配入0.85%生理盐水中),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m1配入0.85%生理盐水中)。治疗期为21d。观察病人肢端末梢的感觉变化情况及体感诱发的变化情况。结果 杏丁治疗组病人总有效74例(92.5%),有效31例(38.75%),显效43例(53.7%),无效6例(7.1%)。结论 杏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有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病人肢端末梢麻木、疼痛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技术,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和早期诊断提供代谢水平上的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40例正常人(正常组)、2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组)以及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合并组)的尿液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PLS-DA)观察正常组、单纯组以及合并组的代谢谱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单纯组的代谢谱区分良好,正常组和合并组的代谢谱也能良好的区分。利用Wiley和NIST等数据库筛选和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7个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经过代谢通路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体内存在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代谢异常有关,尿液中鉴定的代谢物有望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杜晓红  赵晓薇 《海峡药学》2009,21(8):103-10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老年DPN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常规组28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常规组予弥可保及前列地尔,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判定症状。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血清MDA、LPO浓度及SOD活力。结果与常规组(53.6%)相比,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81.8%,P〈0.05);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0.05);常规组血清MDA(6.13±1.46VS6.25±1.56μmol·L^-1,P〉0.05)、LPO(14.82±2.25VS15.24±2.49μmol·L^-1,P〉0.05)、SOD活力(57.14±9.28VS55.75±11.21U·mL^-1,P〉0.05)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MDA(4.32±1.09VS6.15±1.34μmol·L^-1,P〈0.05)、LPO(10.80±2.37vs14.55±2.25μmol·L^-1 P〈0.05)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76.85±10.76VS61.27±12.98U·mL^-1 P〈0.05)显著升高。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入院时、治疗15 d后分别临床评分并测定肌电图.结果 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