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髓MRIT2高信号的改变能否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53例CSM患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OP虬)18例,病程2个月~11年,平均25.7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与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内r12高信号的不同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1年,平均6月。术前病程长、MRIT2加权像长节段高信号患者往往病情重,预后较差(P〈0.05);多数病程短、单节段高信号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颈髓MRIT2高信号对CSM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髓内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张景生  张招波  滕晓  林宁  马宁 《浙江医学》2018,(10):1122-1124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2加权像(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颈椎后路手术的CSM患者50例,根据术前T2WI髓内是否存在高信号分为无髓内高信号组20例和有髓内高信号组30例(其中术前髓内高信号为线性18例,局灶性12例)。术前、术后1个月行MRI检查,比较手术前后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变化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RR)。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8~28(23±2.8)个月。线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术后高信号范围扩大11例,高信号范围缩小2例,高信号无变化5例。局灶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术后高信号范围扩大8例,高信号无变化4例。有髓内高信号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和术后RR均低于无髓内高信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髓内高信号组中,线性髓内高信号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和术后RR均低于局灶性髓内高信号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2WI髓内高信号形态对CSM患者手术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髓MRI局限性高信号改变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治及其预后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JOA评分标准对其术前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并与其MRI进行比较,观察颈髓内高信号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颈椎管越狭窄,MRI颈髓高信号改变出现率越高;术前有T2W1像高信号患者的JOA评分较低,术后恢复也较差;多节段T2W1像高信号组术后JOA评分较低,术后恢复也较单节段组差.结论 颈髓髓内高信号与脊髓受压程度有相关性,对临床神经定位有参考意义,单节段组神经症状较多节段组轻,术后恢复较好,T2W1像髓内高信号可作为判断脊髓功能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高信号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外科预后的可能性。方法我院骨科2005年9月-2009年6月1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术前均进行MRI检查。依据MRI T2加权像出现的高信号强度分为3级。0级:未出现脊髓高信号;1级:轻度高信号(信号模糊);2级:高亮度信号(信号高亮)。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病情评分。结果 0级40例;1级47例;2级29例。病程:0级(11.2±25.6)月,2级(36±33.7)月。术前3等级JOA脊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级术后JOA评分最高为15.6±1.7,术后改善率最高为65.1±24.3;3级术后JOA评分最低为10.6±2.0,术后改善率最低为36.1±30.3。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MRIT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及术后JOA评分相关,MRI T2加权像信号强度最高的患者术后改善率最低,T2高信号的分级方法可作为评价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子良  李志彬  郭玉海 《广西医学》2020,(23):3007-30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术前颈椎MRI髓内信号与病情程度及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颈椎MRI检查显示髓内信号强度情况分为A组(无高信号改变)14例、B组(中等强度信号)28例、C组(高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信号接近)9例。3组患者均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前脊髓受压节段横断面积(TA)、脊髓压迫率(CR)、最大脊髓受压程度(MSCC)、最大椎管侵占率(MCC);分别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矫形协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术前3组患者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值呈A组>B组>C组,MSCC值、MCC值均呈A组B组>C组(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颈椎MRI髓内高信号的MCSM患者脊髓受...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脊髓型颈椎病46例的MRI改变。结果:在MRI上重要改变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信号减弱,受累节段椎体后缘存在信号减弱的致压物,受压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出现异常信号,这些改变直接反映受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和受损程度。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23-226
目的:比较伴和不伴有MRI-T2WI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于我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伴和不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差异;比较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和后路减压手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之间的差异。结果:10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髓内高信号发生率为71.28%。将101例患者分为高信号组和无高信号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JOA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及JOA评分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72例伴有高信号的患者按照减压手术路径不同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JOA评分、JOA评分差值及JOA评分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较不伴者预后差。颈椎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伴有髓内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临床效果的联系.方法 将6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30例MRI T_1/T_2表现为等/等,B组36例MRI MRI T_1/T_2表现为等/高.所有病例于术前1周采用MRI检查和JOA评分.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年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是否有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38月,平均21月.A、B两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JOA评分和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有高信号患者同样可有良好的临床预后,不能仅通过MRI-T_2加权像异常的高信号表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increased spinal cord signal intensity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MRI) and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Methods Sixty-six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underwent surgeries through the anterior approach.In all the patients, the diagnoses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both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MRI findings that showe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reoperative MRI, namely isointense MRI T_1/T_2 signal group and iso/hyperintense MRI T_1/T_2 group. The JOA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t 6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38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mean 21 months), a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peoperative hyperintense signals on T_2 weighted MRI does not correlate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mp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who may also have favorable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th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骨科手术中任何坚强的内固定只能使颈椎达到一个即刻稳定状态,只有植骨融合才能达到永久的稳定。我院自2006年9月—2009年9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后路双侧侧块内固定术加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患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照MRI观测脊髓受压程度及信号的变化特点,进行手术前后随访,比较改善率.结果 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脊髓的受压程度与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组预后较好,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预后较差.结论 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CT研究解剖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飞  张美心 《医学综述》2007,13(17):1323-1325
探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颈椎病的发病是神经、血管的压迫与相应节段的不稳定2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时机、病理变化程度及手术技术等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准确诊断早期减压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措施。病变≤2个间隙时,应选择前路手术;病变≥3个间隙的病例,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价表评分改善率后路手术大于前路手术;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由颈椎退变引起脊髓受压或脊髓血供障碍或二者并存 ,而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并表现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多有椎管狭窄 ,加之前后方的压迫因素而发病。突出的椎间盘、骨赘、后纵韧带及黄韧带造成的继发性狭窄[1] 。本文报道一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3个节段或 3个节段以上 )并多数并发椎管狭窄 ,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影像资料所见 ,并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方法选择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院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治疗多节段…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中预后最差的类型,当累及≥3个节段时称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其有较高的致残率;若不有效干预其病情常恶化,手术为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哪种术式最优国内外学者未达成共识,其中前路手术效果确切.本文就针对各种前路手术目前治疗状况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4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依术前症状和MRI颈髓受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率与术前颈髓受压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即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重,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不明显,恢复差;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轻,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明显,恢复好。【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节段连续或不连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对脊髓或硬膜囊前方多个平面的压迫,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低下,全身伴发疾病多,手术风险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后前路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所有病例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椎管开门涉及颈椎节段为C3~C7,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03±1.53,术后12个月时JOA平均评分12.72±1.31,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达到椎管充分减压、颈椎获得可靠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变最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1952年Brain首先报道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首先由Chipault于1895年描述介绍.1952年Leroy Abbott提出经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变性疾病及颈椎创伤、感染、肿瘤,继而Robinson于1955年、Smith于1958年提出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骨植入融合,以后Bailey又对其改进。国内对颈椎病的认识起自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2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中多节段者病情严重而复杂,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以期解除脊髓压迫,阻断其恶性自然病程改善脊髓功能。对于多节段CSM的手术入路选择尚有争议,前路与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1]。作者总结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