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后牙区颏孔、颏管、下颌下腺窝等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分析种植位点牙槽骨颊舌向生理斜度与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1例行CBCT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牙列缺损患者109例,男59例,女50例;非牙列缺损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对其下颌后牙区各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左右侧牙槽骨倾斜角度颏孔区分别为(5.08±3.86)°和(3.07±5.20)°,下颌第一磨牙处为(8.57±5.03)°和(9.54±5.19)°,下颌第二磨牙处为(15.48±5.23)°和(14.21±6.67)°,左右侧颏管斜度为(41.81±10.07)°和(44.77±8.96)°。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12.35±2.38)mm,颏孔上缘内侧1.5 mm处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14.14±2.46)mm。第一、二磨牙处下颌下腺窝深度为(0.80±0.56)mm和(1.00±0.50)mm,最凹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4.15±5.95)mm和(14.52±3.55)mm,冠方最凸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磨牙为健康的成年患者下颌骨磨牙区舌侧骨性倒凹横断面结构特征,以评估磨牙区横断面形态对即刻种植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2021年就诊于某医院放射科进行CBCT检查的病例资料,共108例。将纳入研究下颌第一、第二磨牙横断面形态进行分类;对存在下颌下窝病例,对下颌下窝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包括下颌下窝最深点(C)相对下颌神经管的分布率、下颌下腺窝高度(Vb)、倒凹深度(D)、下颌下腺窝角(Ca),按照牙位及性别进行比较分析;对所有病例进行中相关参数测量:包括测量管嵴距(H)、从根尖到下颌神经管上缘的距离(RAC)、牙槽嵴内倾斜角(A),下颌骨横断面上下宽之差(W1-W2),按照横断面分类、牙位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三种不同横断面形态分类中,U型结构是最常见的62.96%,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9);第一、第二磨牙倒凹最深点(C)点在ABC区中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802);第一、第二磨牙对下颌下窝深度D值、下颌下腺窝角(Ca角)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P=0.03...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数字化根尖片(DR)与锥形束CT(CBCT)测量牙齿长度准确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接受DR和CBCT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对DR与CBCT测量牙齿长度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牙齿部位:上颌87颗,其中磨牙区、前磨牙区、尖牙区、前牙区分别有21颗、19颗、22颗、25颗,牙齿平均长度分别为(20.66±1.57)mm、(20.08±1.62)mm、(25.27±1.86)mm、(20.24±1.45)mm;下颌87颗,其中磨牙区、前磨牙区、尖牙区、前牙区分别22颗、21颗、18颗、26颗,牙齿平均长度分别为(20.62±1.24)mm、(20.16±1.72)mm、(24.96±1.86)mm、(20.13±1.18)mm。DR测量上颌、下颌磨牙区、前磨牙区、尖牙区、前牙区牙齿长度与电子游标卡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BCT测量上颌磨牙区、下颌前磨牙区、尖牙区、前牙区牙齿长度显著低于电子游标卡尺(P<0.05)。结论 DR与CBCT检查均可有效测量牙齿长度,但DR测量牙齿长度的准确性较CBCT稍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根尖片和CBCT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BCT检查与术中检查所得根分叉病变分度一致性较高(κ=0.976),完全一致率为86.8%.CBCT上测得的根分叉区垂直骨缺损[(4.03±2.27)mm]与术中直接测量值[(4.32±2.3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05±0.89)mm,术中为(2.07 ±0.97) mm;两者测得的根柱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35±0.88)mm,术中为(2.24±0.75) mm;而CBCT测得的水平骨丧失[(3.40±1.27) mm]则小于术中直接测量值[(3.72±1.19) mm,P<0.05],但差异的平均值较小(0.32 mm).根尖片只能获得垂直骨丧失[(2.17±1.32) mm]和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1.46±0.88)mm]这两个参数,且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实际情况,弥补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下颌神经管分支及磨牙后管的发生,探讨其对临床手术的影响。方法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观测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修复科400例成人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下颌神经管分支的分型信息,测量磨牙后管的主干及分支的直径,分支到下颌骨各部位的距离。结果 在400例(800侧)患者中,166例(41.50%)共计254侧(31.75%)观测到下颌神经管分支,103侧(12.88%)为磨牙后管,48侧(6.00%)为牙管,81侧(10.13%)为前行管,22侧(2.75%)为颊舌管。下颌骨分支有磨牙后管的患者主干直径为(3.99±0.80)mm,分支直径为1.50(1.25~1.60)mm。磨牙后管分支到颊骨板的水平距离为(6.23±1.55)mm,到舌骨板的水平距离为3.38(2.50~4.38)mm,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为(13.50±4.29)mm。结论 成年人下颌神经管分支中磨牙后管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手术时应提前拍摄CBCT,以免术中损伤神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引导下微创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提供经验参考。 方法收集CBCT定位下使用种植机微创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的病例,分析多生牙的上、下颌分布情况、位置特点、手术时间及拔牙术后反应等情况。 结果前磨牙区多生牙中下颌占 70.13%,埋伏位置偏舌(腭)侧者占 89.61%,手术平均时间上颌(26.96±7.60) min,下颌(27.70±7.35) min,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术后1 d[上颌(2.48±0.90)分,下颌(2.54±0.98)分],术后7 d[上颌(0.57±0.51)分,下颌(0.59±0.53)分]。 结论前磨牙区多生牙以偏舌腭侧最为常见(89.61%);CBCT引导下使用种植机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时间较短,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拟通过锥形束状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检测正常牙及隐裂牙牙尖斜面交角的差异,为快速、无创的隐裂牙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收集隐裂牙组22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11颗),正常牙组44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2颗),分别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上、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结果:隐裂牙组和正常牙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分别为106.70±±7.69±和119.50±±7.97±,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9.30±±7.15±和115.00°±7.48°,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4.40±±6.81°和117.20±±9.25±,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5.60±7.78±和114.70±±8.35±.隐裂牙组的牙尖斜面交角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检测牙颊舌尖斜面交角发现,角度越小发生隐裂牙的可能性越大,为CBCT在临床早期检测牙隐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成像,对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上颌骨尖牙窝区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分析;在前磨牙区模拟植入不同直径的种植体,测量不同骨面型尖牙窝、种植体的相关数据,分析两者位置关系.Ⅰ类、Ⅱ类、Ⅲ类面型患者第一前磨牙区尖牙窝骨倒凹深度分别为(4.33±0.73)、(3.77±0.58)、(5.18±0.93)mm,第二前磨牙区尖牙窝骨倒凹深度分别为(3.20±0.63)、(2.81±0.58)、(3.90±0.79)mm.性别、左右及是否缺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面型患者骨倒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前磨牙存在时发生唇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10.30±1.70)mm(d=3.3 mm)、(8.77±1.58)mm(d=4.1 mm),第二前磨牙存在时发生唇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8.09±1.51)mm(d=3.3 mm)、(6.69±1.35)mm(d=4.1 mm);第一前磨牙缺失时发生唇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8.98±1.54)mm(d=3.3 mm)、(7.67±1.52)mm(d=4.1 mm),第二前磨牙缺失时发生唇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7.09±1.59)mm(d=3.3 mm)、(5.79±1.34)mm(d=4.1 mm),是否缺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颌尖牙窝区进行种植手术,尤其Ⅲ类骨面型患者,术前通过CBCT分析尖牙窝与种植体的位置关系,避免唇侧穿孔,保证种植体的三维植入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解剖结构.收集86例患者CBCT资料三维重建.在下颌第一、二磨牙颊根的颊侧牙槽嵴顶下方选取3、6、9 mm的断层,测量牙根表面到骨皮质表面的距离.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左右两侧及男女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点中骨厚度最大值为(9.17±1.93)mm,最小值为(0.96±0.48)mm.下颌颊棚区骨厚度有自牙合方向根方,自近中向远中增加的趋势,且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牙槽窝内的成骨效果,同时评价其对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5例双侧下颌第三磨牙水平阻生需拔除的患者,拔牙同时随机选择在一侧拔牙窝内植入β-磷酸三钙(easy-graft TMCLASSIC)作为实验组,另一侧自然愈合作为对照组。在拔牙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并利用MCTIPS软件计算形成新生骨的体积分数,术后6个月进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记录远中颊侧探诊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测量试验组新生骨体积分数为63.3%±2.2%, 对照组为50.1%±1.9%,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5.53±0.39) mm, 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1.53±0.27) mm,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第二磨牙远中颊角探诊深度为(3.0±0.7) mm,对照组为(6.6±0.8)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β-磷酸三钙进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骨缺损修复可以显著增加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并能促进拔牙窝内新生骨的形成,降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探诊深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下颌后牙区颌骨高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对 109 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3.95±2.45)mm,无牙侧(8.77±2.75)mm,平均值相差 5.18 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1.65±3.09)mm,无牙侧(24.67±3.88)mm,平均值相差 6.98 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29.15±2.91)mm,无牙侧(23.03±4.11)mm,平均值相差 6.12 mm。结论:选择颏孔和颏孔后 1.0 cm 分别作为双尖牙区、磨牙区下颌骨高度测量的标志点,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 5-7 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数字成像曲面体层摄影技术研究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为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和种植义齿的颌骨手术进路、深度等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种植义齿术前数字曲面断层片100例,均采用标准全口曲面体层位投照,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观察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结果颏孔前后位置高低及颏孔区下颌骨体高度左右基本一致, 42例患者看到颏管影像。磨牙区下颌管与牙根尖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神经管显现率从后向前逐渐降低,下颌管直径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磨牙区下颌体高度及磨牙区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48.80°,萌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6.84°。阻生组磨牙后间隙比萌生组小,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磨牙后间隙/牙冠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62(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牙冠近远中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发生率与近中倾斜角呈正相关(P<0.05),而与磨牙后间隙呈负相关(P<0.05)。上颌窦显现情况为90%,最大范围向前达到尖牙区,向后达到上颌结节区。结论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能够获得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及种植义齿足够的颌骨特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非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依赖的成人矫治前后下颌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叠的方法,为三维评价下颌牙齿移动提供手段,同时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纳入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的成人患者15例,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牙颌石膏模型及颅面CBCT。石膏模型经激光扫描转化为数字化模型,CBCT通过正交投照生成头颅侧位片。建立基于头颅侧位片的下颌模型重叠法:通过上颌模型腭部稳定区域重叠、咬合关系转移以及头颅侧位片重叠获得的下颌骨旋转和平移量的校准,最终实现下颌模型的重叠。以基于CBCT的下颌模型重叠法为参照,建立共同的三维坐标系,测量下颌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的三维移动量,通过配对t检验评价基于头颅侧位片的下颌模型重叠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组重叠法结果相比,下颌第一磨牙在三维移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中切牙和尖牙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的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横向上差异为(0.3±0.5) mm(P<0.05)。结论:通过结合上颌数字化牙颌模型重叠和头颅侧位片重叠计算的下颌变化,可以实现成人矫治前后下颌数字化牙颌模型的较准确的配准,前牙区横向测量存在少量误差,该方法适用于在没有CBCT的条件下利用正畸常规资料实现下颌模型的重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的咬合状况定量分析,对分别用口内扫描和模型扫描方法获取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咬合接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方法: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具有完整牙列并且咬合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人进行口内扫描,分别获取单侧1个牙位(第一磨牙)、2个牙位(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3个牙位(两个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及其邻牙的上下颌数字化模型,运用专用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状况的三维测量及分析,然后用加成型硅橡胶采取上下颌牙列实物印模并灌制超硬石膏模型,应用专用定位装置将上下颌模型在牙尖交错位对合并固定,用激光扫描仪扫描上下颌模型,形成三维数字化牙列模型。对用口内和模型扫描方法分别获得的数字化模型的下颌第一磨牙进行咬合接触紧密程度(上下颌咬合面平均间距)、咬合接触面积及牙尖斜度等咬合相关指标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扫描方法获得数字化模型的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α=0.05),重复测量计算牙尖斜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口内扫描1~3个牙位时获得的上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平均间距分别比模型扫描的小0.134 mm、0.177 mm和0.2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种扫描方法的标准差之差分别为0.02 mm、0.02 mm和0.03 mm,差距较小。口内扫描1~3个牙位时下颌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面积分别比模型扫描的大8.65 mm2、10.28 mm2和11.46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种扫描方法的标准差之差为0.43 mm2、1.55 mm2和2.04 mm2,1个牙位扫描后的标准差要明显小于2个牙位和3个牙位时。两种扫描方法进行牙尖斜度测量时,ICC大于0.90,两种方法的牙尖斜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口内扫描测得的咬合面平均间距小于模型扫描测得的,咬合接触面积大于模型扫描测得的,说明口内扫描反映的咬合接触程度更为紧密。两种扫描方法测量咬合接触面积的标准差之差与测量牙位数量相关,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牙尖斜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内扫描进行牙齿形态学指标测量时与模型扫描无明显差别,有望今后替代模型扫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临床直接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骨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测量效果。方法:纳入20名患者共23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牙齿拔除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膜(bioab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 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中临床直接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通过上述3种方法测量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并比较测量效果的异同。结果:比较23个拔牙位点的牙槽骨高度在拔牙位点中央、远中中央、颊侧远中3个观察点的术中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点的高度及宽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接受翻瓣再进入实施种植的10名患者中,拔牙位点中央相应观察点的牙槽骨高度显著增加,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分别增加(6.15±1.73) mm和(6.59±2.53) mm,牙槽骨宽度测量值分别为(8.45±1.18) mm和(8.52±1.27) m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平行投照根尖片观察术前和术后6个月拔牙位点中央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为增加(5.84±4.28) mm,测量数值与另两种方法接近。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Bio Oss与Bio 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后,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两种方法对牙槽嵴顶骨高度和宽度变化的评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alveolar bone loss and angular bony defects in randomly selected panoramic radiographs. A total of 500 panoramic radiographs of adult patients seeking dental care were studied. The mean age of the subjects was 51 years (range 20-80). The assessments of alveolar bone levels and angular bony defects were performed by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and bone lev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gradual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bone loss with increasing age (p<0.05). Angular bony defects were found in 249 subjects (49.8 %) and were most frequent at the mandibular first molar. The mean depth of the angular bony defects was 6.0 mm with the greatest mean depth in the maxillary anterior area (6.8 mm). The mean mesiodistal depth of the intrabony defects was 2.44 mm, most pronounced in maxillary molars (3.1 mm).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demonstrated a high prevalence of angular bony defects suitable for regenerative periodont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锥形束CT(CBCT)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槽骨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的垂直距离为基准,计算曲面断层片(OPG)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垂直距离放大率,并检验其稳定性。方法:对50例一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缺失患者同时拍摄CBCT与OPG,分别测量两种图像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区牙槽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距离,计算OPG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放大率,并利用频数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和CBCT相比,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25.27%,下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17.55%,两处放大率均较稳定。结论: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不同,但均较稳定,可从OPG粗略估算下颌神经管上缘与牙槽骨嵴间实际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