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miR-19b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miRNA芯片结果提示丹皮酚处理后人肝癌HepG2细胞的miR-19b表达增加,采用qRT-PCR验证丹皮酚处理 HepG2细胞的 miR-19b表达改变;将 hsa-miR-19b mimics瞬时转染HepG2细胞,采用qRT-PCR验证转染效率,MTT比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qRT-PCR验证62.5 mg/L丹皮酚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 h后miR-19b差异表达明显。过表达miR-19b可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结论丹皮酚作用可以引起肝癌细胞miR-19b表达出现差异性表现。过表达 miR-19b可能是丹皮酚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
阻断MEK/ERK上调内质网应激条件下CHOP和p53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途径在肝癌细胞SMMC-7721抵抗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EK特异抑制剂PD98059阻断内质网应激介导的MEK/ERK活化,并利用流式细胞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阻断MEK/ERK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关键调控分子GRP78、CHOP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阻断MEK/ERK信号途径后,SMMC-7721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明显增强,CHOP和p5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结论:内质网应激介导的MEK/ERK活化能够通过下调CHOP和p53表达抵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蒋日婷  晁耐霞  马平  李金平  罗国容 《广东医学》2012,33(11):1551-1553
目的 筛选出肿瘤相关抗原GCF2高表达的人肝癌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GCF2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4种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HepG2、SMMC-7721和QGY-7703)及1种成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培养后分别制作细胞爬片及提取蛋白后,采用免疫细胞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的方法筛选出GCF2表达量高的细胞株.结果 免疫细胞染色显示,GCF2在5种细胞中的胞核及胞质中均有表达.GCF2蛋白在肝癌细胞BEL-7404、HepG2、SMMC-7721和QGY-7703的表达要强于正常肝细胞HL-7702,其中以BEL-7404的表达量最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EL-7404的GCF2相对表达量为0.875±0.134,较其他细胞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L-7404细胞中GCF2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可以作为下一步探讨GCF2在肝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处理PC12细胞,构建内质网应激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GRP78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和Fluo-3/AM检测胞浆钙离子浓度,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白藜芦醇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剂TG引起的GRP78高表达,阻止内质网应激诱导的钙超载。白藜芦醇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Caspase-3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Ca2+/Caspase-3途径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S-398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分析COX-2、cIAP-1、XIAP、Survivin蛋白变化.结果 NS-398对HepG2细胞株有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UNEL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使用NS-398后,COX-2、cIAP-1、XIAP、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有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下调cIAP-1、 XIAP、 Survivin的表达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营养胁迫构建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模型并评价其对肿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含1%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分别处理HepG2细胞、Huh7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必需肌醇1 α(IRE1α)、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蛋白(PERK)和自噬蛋白轻链3(LC3)、核孔蛋白62(P62)、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自噬蛋白LC3和GRP78的共表达情况.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营养胁迫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营养胁迫可时间依赖性的增加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在36 h达到高峰.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营养胁迫36 h后肝癌细胞GRP78和LC3荧光强度显著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低糖低血清营养胁迫模型不会增加肝癌细胞凋亡,但CCK-8实验提示营养胁迫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1%血清低糖DMEM不仅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和自噬且不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更符合微环境肿瘤细胞生存状态,为研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38 MAPK在热诱导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癌旁肝硬化细胞株QSG-7701和肝癌细胞株QGY-7703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形态学观察、台盼兰染色、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在热诱导细胞凋亡中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热诱导使三株细胞P38 MAPK表达量都增多,凋亡明显,使用SB203580可以减轻热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P38 MAPK参与热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DEPDC7基因在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及其他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常规培养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SMMC7721、HepG2、Huh-7,其他肿瘤细胞ZR-7530、MDA-MB-231、SGC7901、SW480.用MTT检测肝癌细胞转染前后的增殖情况,用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检测DEPDC7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质水平检测DEPDC7蛋白的表达.结果 3株肝癌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细胞DEPDC7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比正常肝细胞降低(P<0.05),而其他肿瘤细胞DEPDC7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PDC7基因在正常肝细胞中选择性高表达,而在肝癌细胞株中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 基因的表达对CCl4损伤的人肝细胞及大鼠肝星状细胞株(CFSC-2G)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对CCl4损伤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凋亡产生的机制。方法:将获得的稳定转染HL-7702细胞克隆,分为4组,Ⅰ组为转染PCI-neo-hHGF实验组,Ⅱ组为转染PCI-neo空载体对照组,Ⅲ组为仅加入脂质体的对照组,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转染PCI-neo-hHGF的HL-7702细胞和CFSC-2G细胞中hHGF、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L-7702细胞转染PCI-neo-HGF并培养48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PCI-neo空载体对照组、脂质体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HL-7702细胞(P<0.01),而且随着转染PCI-neo-HGF剂量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I-neo-HGF转染的HL-7702细胞caspase-3蛋白质表达量较CCl4损伤的HL-7702细胞和PCI-neo转染的HL-7702细胞明显降低,未检测到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PCI-neo-HGF转染的CFSC-2G细胞caspase-3蛋白质表达量较CCl4诱导的CFSC-2G增加,caspase-9蛋白质表达也呈阳性。结论:PCI-neo-HGF可促进体外培养的HL-7702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够抑制CCl4损伤的HL-7702细胞的凋亡,促进大鼠CFSC-2G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凋亡及分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3种浓度(1、5、10 μmol/L)的ATRA衍生物分别处理HepG2细胞,1、2、3、7d后用MTT法检测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酶动力学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比活性和甲胎蛋白(AFP)分泌量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10 μmol/L的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达到49%,并且使代表肝细胞恶变的γ-GT比活性、AFP分泌量明显下降,Western blot显示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显著抑制Bcl-2、Bcl-xS/L和p-Erk表达.结论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是肝癌细胞HepG2有效的分化诱导剂,并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HBVX)基因在肝细胞HL-7702中的稳定表达对其细胞凋亡和表达HSP70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法将已构建好的HBV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转染人肝细胞HL-7702,48h后经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HBVX基因的肝细胞株(L02/HBx)。RT-PCR、蛋白印迹实验鉴定L02/HBx细胞HBVX基因的稳定表达。以转染空质粒肝细胞(L02/pcDNA3)为对照,运用流式细胞分析、TUNEL分析和DNA ladder观察检测L02/HBx细胞凋亡情况。基因芯片技术筛查L02/HBx和L02/pcDNA3两组肝细胞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并运用蛋白印迹实验技术对差异表达的HSP70基因进行蛋白水平验证。 结果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显示,L02/HBx细胞中有HBVX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和TUNEL分析显示,L02/HBx细胞组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02/pcDNA3,DNA ladder可观测到L02/HBx的凋亡现象,而对照组未观测到。两次基因芯片结果筛查出L02/HBx细胞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HSP70,蛋白印迹实验进一步证实HSP70在L02/HBx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未表达X基因的肝细胞组。结论HBVX基因在肝细胞HL-7702中的表达促进了肝细胞的凋亡,上调了肝细胞中HSP70基因的表达,从而在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抑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的机制,为今后探索直接抑制HBeAg分泌的高效抗HBV方法提供基础。方法观察衣霉素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HBeAg分泌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比较研究衣霉素对胞质和包含内质网的非胞质中的HBeAg前体的影响。结果在HepG2.2.15细胞上,衣霉素显著减少HBeAg在培养上清中的含量,并诱导代表内质网应激的拼接xbp-1 mRNA形成。衣霉素在不显著影响胞质中HBeAg前体和β-肌动蛋白的情况下显著减少非胞质中这些蛋白的水平。结论衣霉素抑制HBeAg分泌不是糖基化抑制的直接结果,而是诱导内质网应激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噬在内质网应激( ERS)状态下对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作用的差异。方法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分别给予衣霉素( TM)单药和TM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 TM+3-MA)或氯喹( TM+CQ)作用12、24、48 h后,采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的变化。结果 TM可引起HepG2细胞和L-02细胞死亡并呈时间依赖关系,3-MA或CQ均可增加TM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TM+3-MA组(60%)、TM+CQ组(72%)、TM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L-02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为83%、84%、83%,活力没有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显示TM+3-MA、TM+CQ和TM组对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对L-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17%、16%,未见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TM作用引起两种细胞自噬增加,自噬抑制剂3-MA与CQ可引起两种细胞自噬作用减弱。结论自噬抑制剂(3-MA 或 CQ)均可显著增加TM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但对正常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噬在ERS状态下可对肝癌细胞的生存提供保护,但对正常肝细胞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镉诱导HL-7702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镉诱导正常人肝细胞系HL-7702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镉处理组HL-7702细胞暴露于镉浓度分别为5、10、20、30及40 μmol·L-1RPMI 1640培养液中,另设一对照组。采用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镉作用1、2、4、6、及8 d对HL-77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对HL-7702细胞毒性作用;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24、48及72 h诱导HL-7702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镉作用12、24、48及72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浓度5~40 μmol·L-1镉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抑制HL-7702细胞生长(P<0.05),作用48和72 h时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作用24、48和72 h均可使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72 h时最为明显。结论:镉对HL-7702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镉还可以引起HL-7702细胞发生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持续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4B(NS4B)对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NS4B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S4B通过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基因组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稳定转染细胞;RT-PCR检测稳定转染细胞内人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剪接,荧光素酶试验检测稳定转染细胞内GRP78启动子、XBP1启动子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基因组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NS4B基因整合到转染HepG2细胞的染色体上,并有效表达;在NS4B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中,检测到XBP1mRNA剪接、XBP1和Grp78启动子激活、Ca2+稳态变化及NF-κB激活。结论 NS4B在HepG2的稳定表达诱导了内质网应激反应,揭示NS4B可能通过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在HCV感染及其致病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表达状况。方法分别用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
疫荧光方法,检测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及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MHCC97L、MHCC97H、HCCLM3 中SATB1
的表达。结果相对于HL-7702,SATB1 mRNA在其余5 种肝癌细胞株中都有较高程度的表达,其中高侵袭性HCCLM3、
MHCC97H 表达最高,MHCC97L 次之,SMMC-7721、HepG2 最低(P<0.001);Western blotting 分析HepG2、SMMC-7721、
MHCC97L、MHCC97H、HCCLM3肝癌细胞株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1±0.002;0.351±0.023;0.621±0.026;0.878±0.026;
1.236±0.006,高侵袭性HCCLM3相当于HepG2的4.6倍(P<0.001);免疫荧光显示SATB1在5种肝癌细胞株的胞浆和胞核内均
有分布,高侵袭性细胞株HCCLM3、MHCC97H表现强阳性染色。结论SATB1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有差异,
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da-7/IL-24对不同类型的肝肿瘤细胞及正常肝脏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mda-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da-7,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PLC/PRF/5和正常肝细胞L02,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钙蛋白酶抑制剂Ⅰ (ALLN,25 μmol/L)预处理上述细胞30 min,观察阻断内质网应激通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感染Ad-GFP比较,Ad-mda-7选择性抑制肝癌细胞生长(P<0.01),诱导肝癌细胞凋亡(P<0.01,其中对HepG2细胞影响最明显),而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ALLN预处理能部分抑制Ad-mda-7的上述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Ad-mda-7 能诱导HepG2细胞BiP/GRP78、Bax蛋白高表达(P<0.01),caspase-12、caspase-3活化及p38 MAPK磷酸化;ALLN预处理能抑制Ad-mda-7转染引起的Bax蛋白高表达及caspase-12、caspase-3活化;而对BiP/GRP78的高表达及p38 MAPK磷酸化无影响.结论:mda-7/IL-24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 2)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1利用ACE2过表达DNA载体转染人肝细胞株HepG2细胞;2MTT[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法检测过表达ACE2基因的HepG2细胞在棕榈酸(palmitate,PA)处理下的细胞活力;3原位DNA末端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同周龄雄性C57BL/6和ACE2基因敲除(ACE2-/y)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4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5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anti-apoptotic protein B cell lymphoma-2,Bcl-2)、促凋亡基因(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以不同浓度PA处理HepG2细胞24 h后表现为细胞活力的降低,而过表达ACE2基因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组(PA浓度为0.4、0.8、1.0 mmol/L时,P<0.05);2同周龄雄性ACE2-/y小鼠肝脏细胞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C57BL/6小鼠;3ACE2过表达显著降低了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CHOP,磷酸化JNK的表达,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升高。与此同时,ACE2过表达也明显降低了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关细胞凋亡通路基因的表达。结论 ACE2减少了肝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CE2对肝脏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