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2岁。左小腿肿瘤切除术后2年,复发近1年,近一年局部可触及包块,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胸闷心慌等不适,精神良好,近期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自解,体质量无明显减轻。体检:体温36.0℃、脉搏7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43/84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良好,颈软,脊柱各棘突无明显压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小腿可见手术瘢痕,未见明显红肿渗出,左下肢无感觉麻木。左小腿可触及质韧包块。活动稍受限,末梢血运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体检发现左肱骨病变1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及肿瘤史。2 影像表现左侧肱骨CT三维重建示左肱骨上段髓腔内见片状混杂密度影,内见多发钙化(见图1、2),大小约14. 0 mm×17. 9 mm×42. 6 mm,周围骨皮质未见明显增厚及破坏。MR平扫示左肱骨上段髓腔内见片状异常信号,T1WI序列呈混杂低信号(见图 相似文献
3.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 39岁,发现腰背部肿块3年,伴增大1年.体检:体温36 .5℃、脉搏83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19/78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状况良好,颈软,活动自如,左侧腰部可触及12 cm ×10 cm肿块,质硬,压之不痛,四肢活动可,无明显肌力减退及麻木... 相似文献
4.
6.
骨和软骨肉瘤中骨形成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抗牛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BMP-McAb)研究了骨形成蛋白(BMP)在骨肉瘤及软骨肉瘤中的细胞定位。ABC法染色阳性12/14(骨肉瘤);4/4(软骨肉瘤)结果显示,BMP主要分布于骨和软骨肉瘤的肿瘤细胞胞浆及部分肿瘤性骨组织中,从而证实骨、软骨肉瘤都含有丰富的BMP。用bBMP-McAb染色不仅可以将骨肉瘤与纤维肉瘤等非骨源性肿瘤加以鉴别,而且可以根据BMP在肿瘤中的分布和含量,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可望对骨肉瘤进一步分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此外,对于软骨肉瘤内含有丰富的BMP的首次发现,揭示BMP可能与其它的骨疾患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报道2例EMC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合文献对EMC的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例EMC分别发生于腘窝和臀部。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束状或条带状包埋于黏液样基质中,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2例EMC病例的免疫表型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 EMC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特异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免疫表型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报道2例EMC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合文献对EMC的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例EMC分别发生于腘窝和臀部.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束状或条带状包埋于黏液样基质中,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2例EMC病例的免疫表型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 EMC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特异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免疫表型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34岁,右肩关节进行性疼痛5个月,无明显关节肿胀。查体:右肱骨大结节压痛明显。右肩关节内、外旋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抗U1-snRNP抗体(+),Rivalta反应(+),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阴性。影像检查:CT平扫示:右肩关节冈上肌上方及三角肌内侧缘软组织间隙内见不规则相对低密度肿块影(图1A),边界欠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邻近右肱骨大结节局部骨质受侵,骨皮质密度减低(图1B)。考虑为滑膜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是一类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深部.光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细胞为圆形、短梭形,或束状排列于黏液样基质中,电镜下部分肿瘤细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及S-100,其黏液样基质澳新兰染色阳性,并抗透明质酸酶.因肿瘤生长缓慢,复发率高,易发生退变或间变,形成复杂的病理组织学图像,易造成病理诊断错误,诊断主要依靠发生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应与骨黏液样软骨肉瘤、脊索瘤、软组织多种黏液性肿瘤鉴别.本文就一例骨外黏液样骨肉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男,18岁。住院号132430。主拆:右髋部疼痛3个月,伴右下肢无力2个月。现病史,于3月前患者无原因觉右髋部持续性钝痛,活动后疼痛明显,但不向下肢放射,无发冷发烧症状,未就诊,近两个月病人感右下肢行走无力,近20余天有尿频,每天约20余次,有尿痛、尿液淋漓不尽,即来我院就诊。过去史:半年前病人有摔伤史,当时拍片为“腰_2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史摘要男性,17岁,左下颌肿块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CT检查左侧颞下窝、下颌骨升支周围见一团块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图1,2),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及多房样强化(图3,4),邻近翼板、左侧下颌骨升支及左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可见轻度骨膜反应(图5,6)。鼻咽顶后壁软组织稍增厚,右侧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窦壁骨质完整,两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15.
有春索样特征的骨外粘液软骨肉瘤是罕见的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切除后易局部复发,少数可有远处转移。国内仅报告1例。我院曾收治术后复发1例,结台文献讨论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s-1在2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60%(12/20)的软骨肉瘤中Ets-1呈阳性表达,Ⅱ、Ⅲ级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级(P<0.05);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组(P<0.05);Ets-1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率为12.5%(1/8),与软骨肉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相似文献
17.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9例EMC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2例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7例获得了随访资料.结果:患者有7名男性和2名女性.年龄介于31~69岁间(中位数52.78岁).患者的主诉是局部疼痛、压痛和可触及的肿块.肿瘤主要位于下肢(66.7%),由纤维组织分割为结节状.大多数肿瘤细胞呈纵横交错的条索状或花环状排列,粘液样基质丰富.免疫组化:EMC表达波形蛋白(100%,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77.8%,7/9),S-100蛋白66.7%,6/9),突触素和嗜铬粒蛋白A(22.2%,2/9),不表达上皮膜抗原和结蛋白.电镜,条索样瘤细胞沉浸在丰富的粘多糖基质内;其中1例瘤细胞内见直径140~180 nm的膜包致密核心分泌颗粒.结论:EMC是一种罕见的有显著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软组织肉瘤.然而,其分化方向尚有待确定.部分EMC显示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免疫表型和(或)超微结构证据.EMC有很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潜力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胸腹壁巨大EMC的诊治过程,分析肿瘤切除术后腹壁全层大面积缺损修复重建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得失,结合文献对EMC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完整切除肿瘤大小21 cm×19 cm×12 cm,腹壁全层缺损面积达25 cm×20cm,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加强型补片外加局部推进旋转皮瓣修复腹壁缺损,随访45个月,肿瘤局部无复发,无腹壁疝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切除是EMC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仍可达到治愈的目的,肿瘤切除后腹壁全层缺损应尽量采用皮瓣等自体组织修复,在感染创面修复应用人工材料需慎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