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应用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2010年10月5年间应用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5 m in内手温上升超过1℃,双手干燥红润,无血气胸、肺炎、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3d,费用约1万元。结论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T3~4切断术能有效治疗手多汗,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卧位胸腔镜下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8月平卧位胸腔镜下施行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17例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成功,术后双手多汗症状消失,术后2例出现胸背部或腹部轻度代偿性多汗,1例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液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下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一种微创和有效的方法,平卧位下操作更简单、更省时。  相似文献   

3.
池闯  刘瑜  林晓铭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29-123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T2~T4或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在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2~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75例,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29例。结果 104例患者手术有效率为100%,术后手汗过多均消失,手掌温暖干燥,腋窝汗明显减少。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患者代偿性多汗发生率(13.8%,4/29)明显低于T2~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患者(36.0%,27/75)。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疗效确切的优点,其中T3~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双侧T2~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应用两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治疗手汗症。结果:15例手汗症均治愈,随访2周~12个月,术后2周内出现胸背部疼痛2例,口服布洛芬可缓解;1例出现胸背部代偿性出汗,基本可以忍受。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单体位(45°半坐卧位,双上肢外展)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2013年11月8年间应用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体位46例,双体位(前倾30°~45°侧卧位或正侧卧位,完成一侧手术后再翻身进行另一侧)30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双手温度在5 min内上升至一个新的平台水平,手掌温度上升超过1℃,平均住院时间3 d。双体位手术时间42 min~80 min,平均50.5 min;单体位手术时间30 min~60 min,平均36.5 min,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单体位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可明显缩短手术的麻醉时间,患者复苏较快,术后恢复快,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奇  尹哲  张智  江跃全 《重庆医学》2015,(3):393-395
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优势。方法将7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分为单操作孔组42例及双操作孔组30例,均采用胸腔镜下双侧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从手汗缓解率、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切口活动性出血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两种术式的手汗缓解率及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操作孔组比较,单操作孔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切口活动性出血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下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效果相当,但创伤更小、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治疗手汗症的经验。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例。VATS两孔腋下径路,用钩状电刀切断T3~T4交感神经干;双侧手术可在同一体位完成。结果无中转开胸。术后双手立即干燥、红润,所有患者手汗和腋汗全部消失,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能精确显露胸交感神经链,解剖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8.
张沛  江跃全 《重庆医学》2011,40(18):1817-1819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行双侧T3或双侧T2、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将139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T3组及T2+T3组,T3组行双侧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T2+T3组行双侧T2、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分析手术方式与术后多汗缓解率及转移性多汗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手汗复发,未发生血胸、气胸及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T2+T3组的头汗缓解率及转移性多汗发生率均高于T3组(P<0.05),两组足汗与腋汗缓解率及转移性多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安全、有效,可作为原发性手汗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双侧T2-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应用两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治疗手汗症。结果:15例手汗症均治愈,随访2周-12个月,术后2周内出现胸背部疼痛2例。口服布洛芬可缓解;1例出现胸背部代偿性出汗,基本可以忍受。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8例手汗症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胸腔镜下双侧胸T3~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中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测手掌温度的变化。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中监测交感神经干切断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2.5±0.7)℃,术毕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平均手术时间(60.5±25.7)min、术后平均住院(1.9±0.6)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7±5.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建立了简单而灵敏的滤纸法 T_4放射免疫分析。该方法显著缩短了血片的脱洗时间,测定结果与血清法密切相关(r=0,87),批间变异系数14.5%。  相似文献   

12.
测定300例新生儿脐血血清T_4、T_3、rT_3及T_3/rT_3值。其平均值±标准差依次为98.65±27.6ug/L,0.49±0.19ug/L,3.06±0.25ug/L;T_3/rT_3值平均为0.16。脐血T_4、rT_3值高于正常成人,而T_3及T_3/rT_3值明显低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例溃疡病患者和32例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血清总甲状腺素(T_4)浓度测定。溃疡病患者组血清T_3浓度与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t=6.725,P<0.01);溃疡患者组血清T_4浓度与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t=1.785,P>0.05)。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1例喉癌病人、3例喉良性肿瘤病人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T_3,T_4及TG的测定。结果发现:喉癌病人血清T_3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T_4值则较正常人略升高,但P>0.05。TG值与正常人无区别。喉部良性肿瘤病人的血清T_3,T_4及TG与正常人无差异。在T_3下降的喉癌患者中,经手术治疗后,T_3值随病情的好转有所恢复,但对术后并发咽瘘者则相反。然而,应用甲状腺素可使咽痊愈合加速。提示:喉癌患者血清T_3的测定,有助于观察病情变化,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33例和正常成人对照组75例血清T_3、T_4的水平,结果显示患者组T_3、T_4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別有显著性,推测这种异常可能是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方法测定2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T_4和T_3。10例滤泡状腺癌中有8例显示T_4定位,9例显示T_3定位;8例乳头状腺癌全部显示T_4和T_3定位;3例滤泡状腺癌中3例T_3定位,1例显示T_4定位。在肿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存在于类胶物中、肿瘤细胞腔面及细胞浆内。与非肿瘤甲状腺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的激素定位主要在细胞浆内。而类胶物中较少。测定甲状腺组织中的T_4和T_3,对估计甲状腺肿瘤功能活动性及确定是否来源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鼠喂服雷公藤单体T_4、T_7、T_(15)及雷公藤内酯醇(甲素)7周后,取附睾精子,用超声法分离精子核,从核提取总碱性蛋白(TNBP)。经电泳扫描分析,发现精子TNBP含量下降,总组蛋白(TH)/精核蛋白(protarmine)比值升高,精核蛋白含量下降,提示以上雷公藤单体和甲素使精子细胞核蛋白组型转换受阻是导致大鼠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测定76例消化系统癌肿病人的血清T_3、T_4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比较,发现T_3明显降低,T_4无显著性变化.不同种类消化系统癌肿(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病人之间血清T_3、T_4从浓度元显著性差异.将病人依据手术和病理结果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发现病变程度与血清T_3水平有关,病变越严重,T_3浓度越低.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癌肿病人可出现低T_3综合征,T_3可作为估计病变程度和能否根治性切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放射治疗的 175例T_3和 T_4期鼻咽癌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临床表现、CT扫描和 X线检查按长沙会议分期法进行原发灶 T分期.T_3和 T_4期 5 年生存率分别为31.6%(6/19)和19.5%(22/113).局部复发率为40.6%(71/175),死亡的143例中有64例死于复发.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而复发的重要原因是临床和X线检查无法明确病变范围而造成效疗计划设计的盲目性,CT扫描克服了这些缺点.本组34例采用CT扫描,复发率17.6%,未用CT扫描者 43.3%(P<0.01).  相似文献   

20.
电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选举了小学五年级学生38人为检查组,其他的小学五年级学生48人为对照组。对其血清T_3、T_4进行测定和分析,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表明:两组血清T_3比较μ=3.28、P<0.2,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T_4比较μ=1.25、0.2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