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改变。方法:回顾48例出血性脑卒中患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中有15例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S)侧MCA的Vm与PI呈进行性增高,有8例DINDS侧MCA的PI进行性增高伴Vm进行性减慢;并与对侧有显差异,且早于DINDS临床症状出现,25例脑出血患两侧MCA均有Vm降低,PI增高改变,但以血肿侧更为显,病程中以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病后4周左右恢复至病初水平。结论:1.SAH继发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S)时可见PI增高伴Vm增高或减低的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且与临床有良好的相关性。2.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及钙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5例脑出血患及15例使用尼莫地平的脑出血患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两侧MCA的Vm均可降低,PI均可增高,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病后4周左右 恢复至病初水平;尼莫地平可使脑出血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程度减轻,恢复至病初水平的时间缩短。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是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其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尼莫地平可以改善脑血肿周围缺血状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探究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其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于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入我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患者,采用TCD监测患者术前、术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颈内动脉颅外段(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ex)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相比于术前,患者术后双侧MCA和ICAex平均流速(Vm)显著提高(P<0.01),其中手术侧Vm上升更明显。相比于术前,患者术后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显著下降,且手术侧下降更为明显。患者术后频谱形态改变为高血流低阻力型。结论:应用TCD能很好地检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强兴  林青  罗桃英 《解剖学研究》2012,34(4):293-294,306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48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和52例同期健康对照人群进行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青年脑卒中组双侧ACA、PCA及健侧MCA的Vm、PI和RI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但MCA患侧的Vm较对照组及MCA健侧均明显降低,而其PI及RI中青年脑卒中组显著增高;P值均<0.01。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对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椒碱预防实验性家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胡椒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A组(假注血组):只接受枕大池穿刺而不注血;B组(SAH组):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血的方法,制作脑血管痉挛模型;C组(SAH 胡椒碱组):自第1次穿刺日始,静脉给予胡椒碱(20 mg/kg,溶媒0.5 mL/kg),每日1次;D组(SAH 溶媒组):静脉注射给予胡椒碱溶媒(0.5 mL/kg)。在第1次穿刺后的第7天处死,测定基底动脉内径、内径与血管壁厚度之比(D/T);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壁ET-1、eNOS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管痉挛明显、血管壁ET-1表达增多e、NOS表达减少。C组分别与B组、D组比较,血管痉挛明显缓解(P<0.01),其血管壁上ET-1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在内皮细胞表达相对增多(P<0.05)。D组血管痉挛无明显缓解,血管壁ET-1、eNOS表达与SAH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胡椒碱(20 mg/kg)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其抗血管痉挛作用可能与胡椒碱抑制ET-1、促进e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 经颅多普勤(TCD)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研究,但有关病毒性脑炎的TCD研究国内未见报道,经文献检索国外报道均很少.本研究对病毒性脑炎(VE)和TCD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病源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TCD检测在判断病毒性脑炎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22例病毒性脑炎,3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德国DWL公司P型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用2MHz探头经颞窗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商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脉动指数(PI)、以及频谱形态.根据病人入院时意识状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分组,对疾病预后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比较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病毒性脑炎TCD异常改变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病毒性脑炎病人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越高,病情越严重;TCD检测结果不能判断其预后.TCD是监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变化,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研究其脑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组(SAH)和lidocaine处理组(lidocaine)。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lidocaine组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分别于不同时间灌注后取脑。取用部分基底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形态改变和测量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的厚度,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利多卡因组从第3 d开始内径周长增加,管壁厚度缩小。TUNEL检测显示:SAH组凋亡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利多卡因组的凋亡细胞逐渐减少。结论: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大鼠SAH后迟发性的脑血管痉挛及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适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迟发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非SAH组和SAH模型组。股动脉采血后经冻-溶制备自体动脉血溶血物并注入大鼠枕大池制作SAH模型,非SAH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溶血物行脑池注射。对后两组在 12 h 内动态监测血压、血气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于 72 h 后对3组动物测量基底动脉管径。 结果:颅脑解剖证实SAH模型成功,非SAH组和SAH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平均动脉压呈一过性升高;SAH组大鼠术后 12 h 内rCBF显著低于非SAH组,72 h 后基底动脉明显痉挛。 结论:通过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血物,建立了一种接近于临床、适于研究迟发性脑缺血的大鼠SAH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TCD检测在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健康者,用ZMHz探头检测ACA、MCA、PCA、BA、VA的Vs、Vd、Vm、PI值及频谱形态.根据病人人院时意识状况按GCS评分分组,预后按COS分级,并与ACA、M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A、MCA、VA、BA血流速度增快;所测动脉PI值均升高.CCS3-8分:ACA、MCA流速显著增快,MCA-PI值升高.GCS9-13分:ACA、MCA流速增快,PI值升高;GCS14—15分:MCA血流明显减慢.相关分析结果ACA-Vs、-Vd、-Vm和MCA-Vs与GCS、GOS均成负相关;MCA-PI值与GOS成负相关.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异常改变广泛,波及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脑血流速变化。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36例妊高征(观察组),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的各项血流参数(Vs、Vd、Vm、PI)。结果①观察组脑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PI值增高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②观察组中,轻、中度妊高征以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为主,重度妊高征以平均血流速度减慢居多。两者PI比值均增高。结论TCD可监测妊高征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轻、中度妊高征血管痉挛程度轻以代偿增快为主,但PI比值增高。正常孕妇TCD血流速度增快,但PI比值正常。故可早期行TCD检查脑血流变化预防妊高征患者脑血管意外和子痫发生。  相似文献   

11.
脑导纳图与经颅多普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引起脑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我室利仪及EME公司的TC-202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导纳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测,观察其Ⅰ项指数、Ⅲ相面积、流入时间和颅内血管(ACA、MCA、PCA)的流速、PI值及频谱等指标,并对其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脑导纳图异常率72.3%,TCD异常率80%,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脑导纳图的三项指标Ⅰ项指数、Ⅲ相面积、流入时间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中各项指标Vs、Vm、PI、频谱形态及音频与正常对照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此项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减退、血管阻力增大.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导纳及经颅多普勒检测可较客观的反应出患者的脑血管硬化程度及脑动脉供血情况,为临床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伴发血栓脱落致脑栓塞(stroke caused by thrombosis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连续观查30例确诊的风湿性心脏病伴发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患者60例进行对照。结果:RHD患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缓慢、脉动指数降低、Vp和Vm间的差距变小、波峰圆钝、多数患者出现频窗充填。除Vd值以外,两组病人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p、Vm、PI值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相对的特异性,TCD可作为其临床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边际 《医学信息》2019,(24):54-5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评价急性脑梗死(ACI)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ACI后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10例设为认知障碍组,ACI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110例设为ACI组,比较两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MCA的屏气指数(BHI)、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Vm、RI、PI、BHI测定值及认知障碍患者的MCA的Vm、RI、PI、BHI测定值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 认知障碍组的PI测定值高于A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的BHI测定值、MoCA评分低于A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RI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认知障碍患者的PI测定值高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认知障碍患者BHI测定值、MoCA评分低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PI测定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92,P=0.000);认知障碍组的BHI测定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07,P=0.000);两组Vm、RI与MoCA评分无相关性(r=-0.084、-0.107,P=0.226、0.214)。结论 A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A的PI指数升高、BHI降低,TCD血流动力学指标用于评价ACI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生物节律特征。方法:选取87例经头颅CT、CTA、DSA及脑血管彩超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在自然光暗循环条件下利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or,TcD)对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24小时以上连续监测后判断分析24小时12个时间段的发病时间特征。结果:8:00点和20:OO点两个时间点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其他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流速显著较快(p〈0.05),脑血管痉挛的节律变化特征呈“双峰”表现。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时间具有典型的近日节律特征,其发病高峰期位于每目的8:00点及20:00点。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GB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对假手术组(SO组)、SAH组和SAH+GBE组大鼠检测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和Ca含量改变,并对海马CA1区组织作光镜检查。结果:SAH组于术后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脑组织ET-1含量和Ca含量在诱导SAH 1 h后均显著高于SO组,3 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 SAH+GBE组的上述改变均较轻。结论:GBE可减轻SAH后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内皮素-1(ET-1)变化和银杏叶制剂(GBE)对其影响。方法对单纯SAH组和GBE处理组大鼠检测SAH后24h内颅内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的动态改变。结果 SAH组血浆及脑组织 ET-1含量分别于 SAH后即刻和 1h明显增加,并维持 24h(P<0.05,0.01)。GBE组SAH后ET-1增加的程度显著小于SAH组(P<0.05,0.01)。结论血浆及脑组织ET-1增多可能是造成脑部大血管和微血管痉挛及其缺血性脑损伤的原因之一,GBE则可逆转ET-1的上述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