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套接内瘘用于血液透析王国印,张淑岚,徐学明,扬春兰,于秀春方法与步骤1.切口与显露选择左(或右)侧桡动脉和头静脉做吻合(其它邻近动、静脉亦可)。前臂及手部皮肤常规消毒,在腕邻桡动脉搏动处和头静脉区域内局部浸润麻醉,横跨此动静脉做约3-4厘米长弧形...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本组3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2-66岁,每周血液透析2~3次,3~5h/次,血流量200-300ml/min,采用普通肝素钠抗凝,有出血倾向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瘘是血管外科领域中较为少见的疾病 ,由于它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大 ,可引起心脏负荷过重而使心功能失代偿 ,同时瘘口远端组织因动脉血异常分流而产生缺血症状。以往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我院在国内首次采用腔内人工血管内支撑术治疗髂动静脉瘘。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3岁 ,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伴震颤、左足发凉 6个月入院。 5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行椎间盘摘除术。体检 :脉搏 10 8次 /min ,血压 135 /75mmHg。脐下偏左可触及 4cm× 3cm搏动性肿块伴震颤 ,可闻及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的创伤性动脉瘤(TAA)和动静脉瘘(TAVF)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63年6月至200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TAA和TAVF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AA71例含91个动脉瘤,TAVF50例含54个动静脉瘘。手术方式包括瘤体切除和端端吻合或血管移植或上下结扎。瘤体上下结扎加血管旁路移植.直接修补或补片。瘘管切除加四头结扎或动静脉移植或动静脉修补。介入栓塞治疗。死亡1例。TAA、TAVF随访率分别为65.7%和60.0%。远期效果好。结论不同部位复杂的TAA和TAVF应根据其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选择性病例可考虑做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造瘘的术式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建立有效血液通路,达到透析需要的血流量,动静脉造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1998年7月~2001年7月采用7种方法行动静脉造瘘46例,现对其术式选择及效果评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臂上段动静脉造瘘术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6年3月36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桡骨茎突背侧头静脉或同平面贵要静脉走行横切口,若该段静脉条件极差不能使用或即便吻合成功又担心术后血流量不能满足透析需求,可选择前臂上段内的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结果经多普勒检测,术后通血良好,血流量2.5~3.0mL/s,4周后使用,所有患者每周2~3次穿刺行血液透析。随访15~32个月,均穿刺成功,能满足临床血液透析要求。结论当前臂远端的静脉因各种原因造成管腔狭窄、闭锁、纤细等不能满足动静脉造瘘术,而行肘部肱动脉头静脉内瘘,又担心此段静脉行走较深不宜穿刺时,前臂上段内的头静脉桡动脉造瘘既安全可靠、深浅适宜又穿刺方便,并能多次使用,可作为前臂内的动静脉造瘘手术的首选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不同术式对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瘘的疗效。方法:对76例先天性肢体支动静脉瘘病人分别采用下列4种手术方法:①瘘管结扎和病变切除;②瘘管结扎、病变切除和血流重建;③分期分段瘘管结扎;④介入栓塞术。结果:除8例失访外,其余68例平均随访6.8年。疗效良好者34例,占44.7%;好转21例,占27.6%。总有效率达72.3%。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对诊断和手术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瘘管结扎和病变切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非主干营养动脉病变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瘘通畅是保证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手术方法常规用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于皮下吻合(标准内瘘、鼻咽窝内瘘)。吻合方式:(1)动、静脉侧侧吻合;(2)动、静脉端侧吻合;(3)动、静脉端端吻合。从2000年5月~2004年5月,我科共行内瘘术112例,失败22例,失败率为19.64%。现将我科22例内瘘术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袖口状套接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张海芳,黄连饴,张光玉,程章玉我院自1994年初开始采用袖口状套接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用于血液透析,成功率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19一57岁。20例采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2例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应用。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自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管通路类型分为2组:头静脉-桡动脉AVF(桡-头AVF组,n=161)、尺动脉-贵要静脉AVF(尺-贵要AVF组,n=32)。通过查询住院病历、门诊记录、随访记录,通过血管通路(AV)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DUS)等检查,观察和记录记录的患者内瘘成熟、功能障碍、管腔狭窄等信息。结果 在纳入的193例中,92例(47.7%)在AV建立前使用中心静脉插管(CVC)进行血液透析,平均使用时间为134.8±66.2 d。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实验室检查、ESRD病因和伴发疾病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4例(7.4%)放弃VA,21例(10.8%)因各种原因死亡;28例(14.7%)因静脉瘘管失功不能使用VA,其中13例(6.8%)接受二次或改良手术。桡-头AVF组和尺-贵要AVF组在上述数据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VF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栓、血肿形成、感染、动脉瘤形成、管腔狭窄和静脉瘤样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在建立AV后的各种原因的死亡以及导致AVF失败或弃用的相关因素涉及到年龄、外周血管疾病、桡动脉直径有关,但与手术方式选择无关。结论 AVF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238例内瘘患者的总结,探讨更好的血透患者的内瘘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从1998年至今实行的内瘘手术238例,分别采用钛轮钉和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建立动静脉瘘。手术部位多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上3~5cm或鼻烟窝处将头静脉与桡动脉作端端或端侧吻合,前臂尺侧腕横纹上贵要静脉与尺动脉端侧吻合。比较各种类型的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制作的内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6年的内瘘通畅率达90%以上。结论采用动静脉直接吻合制作内瘘是建立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有部分患者因为年龄大、血管条件差等因素,不能成功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此时,人造血管内瘘就成为较好的选择.近年我院应用聚四氟乙烯(PTFE)为3例尿毒症患者行人造血管造瘘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肾动静脉瘘(RAV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腔内治疗的RAVF患者资料。结果对13例RAVF患者行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3/13),栓塞病变动脉共23条,治疗应用弹簧圈共78个。腔内治疗对RAVF患者血尿的有效率为100%(11/11),腰部疼痛有效率为85.71%(6/7),高血压有效率为100%(3/3)。RAVF患者术前血肌酐平均值[(94.50±29.82)μmol/L]与术后血肌酐平均值[(94.25±28.8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3例出现低热,2例患侧腰部不适。术后平均随访(37.23±16.78)个月。2例失访,余11例患者均无复发症状。结论腔内治疗对RAVF患者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4.
对慢性肾衰病人作充分的血液透析最重要的是动静脉瘘(AVF)的良好功能。目前评估AVF功能的力法是不精确的(如临床观察)或创伤性的(如动脉造影)。Daniel等应用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CFDU)对临床怀疑AVF功能障碍的长期血液透折病人作了研究。对象为51例(男29、女22、20-64岁)作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作动静脉瘘4——228个月。CFDU检查包括采用7.0MHZ频谱脉冲多普勒和7.5MHZ线阵式探头,对所有的瘘管从不同的长轴和短轴图成象,并录象储存。所有病人都在CFDU检查后48小时(38例)或2周内作再次手术。CFDU后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血液透析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动静脉内瘘 (AVF)术前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 (SF) ,同时测定吻合口直径 (AVFD)、动静脉内瘘血流量 (AVFB)值 ,且按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测得的AVFD将病人分为A组AVFD >4mm ,B组AVFD≤4mm ,测定不同AVFD对血液透析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AVF术后病人CO、CI值比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1) ,EF、SF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AVFB、AVFD与CO差值 (△CO)、CI差值 (△CI)呈直线正相关 ,r =0 .4 99,P <0 .0 1。A组AVFB、△CO、△CI明显大与B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结论 :AVF术后对血液透析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AVFB、AVFD密切相关 ,如果瘘过大和 /或发生了高输出量性心衰则应采取措施以减少瘘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瘘环束缚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MHD患者按有/无发生心衰分治疗组(A,60例)与对照组(B,40例),再将A组随机分为手术组(A1,30例)与非手术组(A2,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内瘘头静脉管径、流量、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以VEGF、CysC水平对MHD患者心衰的诊断绘制ROC曲线.结果 A1组术后1、2、4周内瘘头静脉管径及流量均明显减小;A1组疗效优于A2组;A组治疗前内痿流量、VEGF、Hb水平低于B组,A1组治疗后VEGF水平高于A2组,CysC水平低于A2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治疗前A组及治疗后A2组CysC与BNP水平呈正相关,Hb、VEGF与BNP水平呈负相关,且VEGF对BNP值影响最大.B组及治疗后A1组各指标与BNP值无线性回归关系,治疗后A2组各指标与BNP值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OC曲线示:VEGF、CysC与BNP水平关系密切.结论 心脏补片环束缚术通过缩小头静脉管径降低内瘘流量从而达到治疗MHD心衰患者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CysC水平而降低BNP浓度有关,VEGF、CysC是监测MHD患者心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内瘘血流量(Qb)及再循环率(R%)测定,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功能状态。方法在患者血液透析开始后30min及结束前1h采用超声稀释法测定内瘘功能。对内瘘血流量过低(Qb〈600ml/min)及过高(Qb〉1800ml/min)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瘘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肱动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并排除血管腔有无狭窄。结果180例患者中的163例成功进行了内瘘功能测定,3例再循环率〉0,占0.02%。平均Qb(1010.3±662.6)ml/min,40例Qb〈600ml/min(24.5%,低流量组),104例Qb为600-1800ml/min(63.8%,正常流量组),19例Qb〉1800ml/min(11.7%,高流量组)。多普勒超声检查低流量组10例,高流量组7例。两组比较在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流速、肱动脉流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稀释法评定血管内瘘功能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血管通路(包括自身血管和人造血管)功能监测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常被称为"生命线"。但是桡动脉极易在术中发生痉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吻合口形成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寻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 对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端-侧内瘘术.结果 手术均一期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内瘘使用良好,满足了透析的需要.结论 前臂远端动静脉端-侧内瘘是永久性血液净化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内动静脉瘘一例报告王锡智,郑家富,钱松溪,候建国患者,女性,42岁。因肉眼血尿伴左下腹痛4天,于1992年2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开始出现全程肉眼血尿,色鲜红,有血块。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左腰部不适。Bp16/12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