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和研究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方法采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16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其中复杂性病例有69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CCF的首选。结论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有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种,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采用合适的技术、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MRA、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对比分析患者MRI及MRA影像征象。结果患侧眼球突出8例,海绵窦扩张8例,其中1例为双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7例,岩上、岩下窦扩张1例,岩上窦扩张1例,眼肌增粗1例,脑挫伤3例。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及MRA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成像简单、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CS)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男6例,女3例)均经脑血管造影术证实。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通过颞窗和眶窗进行扫查。沿颈内动脉颅内段走行仔细探查海绵窦瘘的异常彩色血流团,测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眼上静脉的血流频谱。结果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A型)经颅超声可明确诊断,1(D型)例可疑诊断,1(B型)例漏诊。确诊的7例均可探及明显的海绵窦瘘彩色血流影,患侧颈内动脉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眼上静脉血流速度亦显著加快。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A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2~1997年对20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施行了介入治疗,20例中11例有严重颅脑伤,其余均先到眼科就诊,9例曾不同程度地延误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1):83-84
目的评价CT检查在诊断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DSA证实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CT表现。结果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为:眼球突出12/12,眼上静脉和海绵窦增宽12/12,眶内软组织肿胀8/12,眼外肌肥厚9/12。结论外伤性突眼病人发现上述表现时首先考虑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但需做必要的鉴别诊断,DSA是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海绵窦瘘有多种外科疗法,但海绵窦颈动脉分支引起的瘘,尚无理想外科疗法。本文叙述铜丝电凝血栓形成法闭合颈动脉海绵窦瘘,并报告四例闭合瘘同时保留颈内动脉循环的疒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栓塞的47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9例;年龄17—56岁。瘘口类型均为直接型。47例均存在眼上静脉引流,20例合并同侧岩下窦引流,9例合并岩上窦引流,5例合并岩上窦、岩下窦同时引流,9例经海绵间窦双侧海绵窦引流,4例合并皮层静脉引流。结果45例瘘口采用血管内可脱乳胶球囊技术完全封堵,同侧颈内动脉保持通畅;2例球囊放置困难,经侧支循环评估后采用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同时封堵瘘口。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均缓解,半年随访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结论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封堵外伤后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可使绝大多数直接型瘘口得到理想封堵,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0例进行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成功率和治疗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7例颈内动脉恢复通畅,占70%,眼球突出、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随之消失;1例因就诊时间较迟遗留左眼单盲,其余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是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理想疗法,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体会。方法 24例治疗中主要使用球囊微导管,4例使用钨丝螺旋圈。16例经股动脉入路,8例经颈动脉入路。结果 16例球囊2例钨丝微螺旋圈闭塞瘘口并保留颈内动脉通畅,6例球囊闭塞颈内动脉。2例钨金属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海绵窦瘘。结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血管内栓塞治疗,应注意尽可能保留颈内动脉通畅。  相似文献   

10.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常见的一种类型,指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发生短路,硬脑膜动脉或颅外动脉血液向海绵窦分流。本病病因多不明确,临床以眼部症状和颅内杂音为主。但其表现又不象颈动脉海绵窦瘘(CCF)那样典型.临床易误诊为眼部疾病。笔者总结了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资料。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经验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肉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分期、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70%),其次为下腹部肿块(23%);术前诊断率为26.7%;随访的25例5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68.0%;绝经前期,肿瘤分期较早,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预后较好(P值均<0.01)。结论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阴道异常出血,术前诊断率低,其预后与绝经情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EBV感染的48例儿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100%,咽痛77%,淋巴结肿大37.5%,咳嗽52%,肝肿大12.5%,脾肿大4.16%,皮疹14.58%等。实验室检查肝脏、心肌受损率高。结论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X线显示结肠扩大;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15例,均治愈。结论X线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主要方法,大多数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6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患者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0年来在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后出现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26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出现在使用抗生素后,以腹泻、腹胀、腹痛、发热等为主要症状,大便经检提示球杆菌比例失调,结肠镜检可见黏膜发红、水肿、有伪膜存在,大便培养3例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余大便培养结果阴性,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有效,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关键,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医疗费用及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 经病史采集 ,常规体格检查、胸部 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最后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确定诊断。结果  2 8例患者中男 13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4 4± 12 )岁。病程 1个月~ 3a。栓子来源有下肢深静脉血栓 11例 (占 39.3% ) ,胫腓骨骨折 2例 (占 7.1% )。临床表现有活动性呼吸困难 2 5例 ,心悸 13例 ,胸憋 12例 ,咯血 7例 ,晕厥 4例。体征有心率 >10 0次 / m in者 15例 ,心尖部及三尖瓣区收缩区杂音 10例 ,P2 亢进 2 0例 ,肺呼吸音减弱或部分消失 3例。辅助检查可见 X线显示肺动脉凸出 2 3例 ,右室大 10例 ,可发现肺部密度增高阴影仅 2例。心电图表现 S Q T 仅 6例 ,右室大 10例 ,TV1~ 4倒置 5例 ;超声心动图右室大 2 1例 ,右房大 17例 ,肺动脉高压 14例 ,心包积液 2例。本组病例中有 17例(6 7.9% )曾被误诊。结论 肺栓塞常有活动性呼吸困难 ,心悸 ;X线显示肺动脉凸出 ,超声心动图右室大 ,肺动脉高压应想到本病。放射性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和增强 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999-2003年我院5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的3例为双胎妊娠,母亲均死亡,胎儿存活。2例单胎妊娠母儿均存活,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对症治疗及尽早终止妊娠有望提高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母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使临床诊断概率以及临床疗效得到提高。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86位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对其临床疗效以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其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儿都治疗有效,没有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结论引起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应该对其疼痛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相关检查相结合进行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及治疗干预药物热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泽军  孙欣 《中国药房》2010,(22):2111-2112
目的:让临床医师、药师能全面认识药物热,熟悉药物热的主要特点、临床表现及鉴别依据等,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热临床会诊与治疗干预的步骤、过程,对药物热的相关知识进行逐项深入的讲解。结果: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生药物热的情况比较多,但只要掌握其发生时间的规律、体温变化特征以及伴随的机体反应,便可以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具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我院收治的12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NB以贫血、发热、骨痛或关节痛、腹痛为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占91.7%;确诊时均有转移。有9例曾被误诊,误诊率高达75.0%,常误诊为白血病、类风湿疾病等,经骨髓细胞形态学、B超、CT及病理检查等确诊。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检查阳性率仅40%。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尿VMA检测阴性不能排除NB,B超、CT可提高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崔玉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20-3321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疗水平.方法 对2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眩晕最常见,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为核心症状.影像学改变病灶以中脑和丘脑为主,并且多个病灶同时存在.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复杂多样,只有掌握其特征,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认识,才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