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OVX)后去势小鼠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对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肪酶(HL)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的雌鼠随机分4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饲料+生理盐水,B组为正常饲料+OVX+生理盐水,而C组为高脂饲料+OVX+生理盐水,D组为高脂饲料+OVX+雌激素.喂养12周后取血,分别测血浆的TG、TC及LPL、HL活性.结果:C组的TG、TC均比A、B、D组高(P<0.05).去势小鼠被注射雌激素后,其LPL、HL活性均增加(P〈0.05).结论:雌激素能增强去势小鼠LPL、HL活性,降低血脂TG、TC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脂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30只,按体重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并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干预组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溶解的白藜芦醇灌胃,第16周解剖分离小鼠肝脏,制作HE切片,测定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肝脏HE切片可见高脂组肝细胞有大量脂肪空泡形成,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相似,肝细胞未见脂肪变性改变;肝脏TG和TC含量,高脂组(TG为5.78±1.69 mmol/L,TC为2.69±1.20 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G为4.22±1.41 mmol/L,TC为0.96±0.35 mmol/L)和干预组(TG为4.63±1.70 mmol/L,TC为1.65±0.89 mmol/L)(P<0.05),而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脏FFA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降低高脂喂养C57BL/6J小鼠肝脏TG、TC含量。  相似文献   

3.
饮用纯净水对大鼠脂代谢酶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清  舒为群  高京生 《医学争鸣》2004,25(10):945-947
目的:观察饮用纯净水及加镁纯净水对大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脂蛋白酯酶(LPL),肝脂酶(HL)活性及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含量的影响.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80只,随机分为自来水对照组、纯净水组和加镁纯净水组(纯净水 0.5 g/L MgSO4·7H2O),每组60只,雌雄各半. 各组大鼠分别于3 mo和6 mo随机选取30只处死(雌雄各半),静脉采集非肝素化和肝素化空腹血,分离血清测定LCAT、LPL、HL活性和apoAⅠ、apoB含量. 结果:与自来水对照组比较,饮用纯净水可使大鼠血清apoB含量(g/L)显著增高[自来水3 mo组(0.14±0.08)、6 mo组(0.17±0.04);纯净水3 mo组(0.20±0.11)、6 mo组(0.20±0.05);P<0.05],LCAT、LPL、HL活性及apoAⅠ/ apoB比值均可见下降趋势. 饮用补充了硫酸镁的纯净水(与单纯饮用纯净水比较),可显著降低apoB含量(g/L)[纯净水3 mo组(0.20±0.11)、6 mo组(0.20±0.05);加镁纯净水3 mo组(0.14±0.07)、6 mo组(0.17±0.05);P<0.05],LCAT、LPL、HL活性及apoAⅠ/ apoB比值上升;大鼠血清LPL、HL活性存在性别差异. 结论:饮用纯净水将影响大鼠脂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载脂蛋白含量,长期饮用可能对脂蛋白代谢有负面影响. 饮用纯净水对雌性和雄性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段永宏  刘建  孟国林 《医学争鸣》2005,26(23):2145-2148
目的: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诺昔酚(RAL)对去势后雌性大鼠血生化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5 mo龄未经产雌性二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势(OVX)组、去势 RAL(OVX RAL)组.OVX RAL组大鼠术后7 d开始给药.术后16wk处死各组大鼠,对各组大鼠血生化指标、BMD进行检测,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OVX组与Sham组相比较,血钙(Ca2 )明显增高[(3.02±0.38)mmol/Lvs(2.24±0.30)mmol/L,P<0.01],血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336±0.032)μkat/Lvs(1.832±0.028)μkat/L,P<0.05],血磷(P)无明显差异.OVX RAL治疗组与OVX组相比,血清Ca ,ALP均降低[(2.38±0.39)mmol/Lvs(3.02±0.38)mmol/L,(1.952±0.023)μkat/Lvs(2.336±0.032)μkat/L,P<0.05],血P无明显差异.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近端[(0.181±0.021)g/cm2vs(0.287±0.025)g/cm2]、股骨干[(0.157±0.034)g/cm2vs(0.260±0.039)g/cm2]及腰椎BMD明显降低(P<0.01);OVX RAL治疗组各部位BMD高于OVX组(P<0.05),但未达到Sham组水平(P>0.05).结论:去势后16 wk大鼠松质骨、皮质骨骨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均明显下降.经RAL治疗后的去势大鼠松质骨、皮质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得到较好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平稳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A)6只,对照组(B)9只,血脂波动组(C)9只,A组给予普通饲料,B组持续高脂饲料喂养,C组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后与低脂饲料每隔3周交替喂养1次,共喂养24周。分别于0周、12周更换高低脂饲料时测定血脂及hs-CRP水平,并行腹主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并分析病变程度。结果 12周时,血清TC、TG、LDL-C及hs-CRP水平,B组分别为(37.36±1.82)mmol/L、(2.30±1.46)mmol/L、(40.33±2.32)mmol/L、(0.40±0.10)mg/dl,C组为(34.96±6.98)mmol/L、(1.48±0.82)mmol/L、(34.65±7.94)mmol/L、(0.45±0.11)mg/dl,均较A组(0.78±0.24)mmol/L、(0.61±0.44)mmol/L、(0.27±0.13)mmol/L、(0.17±0.04)mg/dl显著升高(P〈0.01)。24周时,C组TC、LDL-C的SI值(3.60、3.29)明显低于B组(12.51、7.61),B、C组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升高的同时,C组hs-CRP水平(0.53±0.07)mg/dl较B组(0.45±0.06)mg/dl升高(P〈0.05)。12周时B、C组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0.70±0.11、0.84±0.14)mm均高于A组(0.40±0.01)mm,24周时C组IMT(1.10±0.21)mm高于B组(0.77±0.11)mm。B、C组主动脉内膜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C组斑块面积百分比(53.53±22.6)%较B组(33.90±24.91)%高,但斑块纤维帽厚度(103.50±45.66)μm较B组(295.83±97.90)μm薄(P〈0.01),光镜下可见纤维帽不连续。结论血脂平稳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相关,血脂平稳指数越小斑块发展速度越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有氧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将40只C57BL/6J小鼠分为4组:正常组(A组),糖尿病游泳1组(B组),糖尿病游泳2组(C组),糖尿病非运动组(D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饲养小鼠4周,B组、C组和D组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B组每日游泳1次,连续游泳90min;C组每日游泳2次,每次45min;B组、C组游泳时间为6周,A组和D组不做游泳运动.血糖仪检测血糖浓度,碘[125I]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C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B组和D组[(14.64±2.69)mmol/L,(19.22±3.28)mmol/L,(27.35±2.88)mmol/L,P<0.05];C组血清胰岛素明显低于D组[(36.95±14.66)mU/L,(55.24±18.42) mU/L,P<0.05].结论 每日2次各45 min的有氧运动对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链脂肪酸(MCFA)对KKAy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36只4周龄KKAy雄性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高脂饲料添加辛酸(1.5%,C8)、高脂饲料添加癸酸(1.5%,C10)、高脂饲料添加油酸(1.5%,OA),喂养12周。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质量,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CoA羧化酶(ACC)。结果喂养12周后,辛酸组体质量(42.84±1.57)g和癸酸组体质量(42.19±1.64)g均显著低于油酸组(45.60±0.77)g,(P<0.05);辛酸组、癸酸组小鼠肠系膜周围、附睾周围和肾周围脂肪垫重显著低于油酸组(P<0.01或P<0.05);辛酸组和癸酸组TG,TC,LDL-C、FFA水平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辛酸组和癸酸组LPL、FAS、ACC活性较油酸组降低(P<0.05)。结论辛酸、癸酸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小鼠体重和体脂肪增加,其途径可能与中链脂肪酸可降低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并提高脂肪酸氧化分解酶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A组假手术组,B组去卵巢(OVX) 高脂饲料,C组为OVX 高脂饲料 20 mg/(kgbw·d)大豆异黄酮,D组为OVX 高脂饲料 60 mg/(kgbw·d)大豆异黄酮,E组为OVX 高脂饲料 180 mg/(kgbw·d)大豆异黄酮.实验第61天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血清测血脂、取胸主动脉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结果A、C、D、E组大鼠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都显著低于B组,C、D、E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大鼠动脉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低于A、C、D、E组(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抑制血清TG、TC、LDL-C的升高,同时升高HDL-C,保护动脉内皮的正常功能,从而有益于预防绝经妇女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200例脂代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分析。分为总组和对照组 ,HbAlc≤ 7.0mmol/L组与HbAlc >7.0mmol/L组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分别观察TC、TG、HDL C、LDL C、APO A1、APO B及比值等指标。结果显示 ,2型糖尿病总组TG增高、HDL C降低、LDL C增高、APO A1降低、APO B增高 (均P <0 .0 1或 <0 .0 5 ) ;高血压组TC增高、HDL C降低 (均P <0 .0 5 ) ,HbAlc>7.0mmol/L组TG增高、APO B增高 (均P <0 .0 5 )。表明该组患者完全符合 2型糖尿病的脂质三联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曲有效成分洛伐他汀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48只,按血清总胆固醇(TC)分为A、B、C、D、E、F 6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绞股蓝总苷阳性对照组、洛伐他汀低、中、高(5、15、30 mg/kg)剂量组。A组喂饲基础饲料,其他各组喂饲高脂饲料;按剂量分别ig给药6周,禁食12 h后,测定小鼠血脂水平相关指标;用Trizol试剂法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脾组织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6周末,洛伐他汀低、中、高各剂量组使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均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洛伐他汀中、高剂量组和绞股蓝总苷阳性对照组使高脂小鼠血清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洛伐他汀低、中、高剂量组与高脂组相比,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洛伐他汀低、中、高剂量组均提高肝组织中LPL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洛伐他汀通过促进LPL mRNA转录而调节高脂小鼠血清血脂代谢水平,这可能是其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S)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内皮脂酶是脂酶家族成员之一,其主要作用是HDL代谢的关键酶,但也参与三酰甘油、栽脂蛋白B等的代谢。此外,内皮脂酶还具有通过桥联作用参与脂蛋白与细胞粘附等非酶促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内皮脂酶的表达及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非催化作用以及活性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CHL)患者脂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广东地区1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的LPL基因突变位点有:-93T→Asn及Asn291→Swer突变。结果 1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均未检出上述突变基因。结论 在欧洲白种人存在的与混合型高脂血症相关联的LPL常见的基因变民可能与中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无关。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血浆中乳糜微粒和VLDL的分解几乎完全是由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完成的[1].LPL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而以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活性最高.LPL在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细胞中合成后,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内加工,如折叠、活化和糖化,再分泌出胞[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混合型高脂血症 (CHL)患者脂蛋白脂酶 (LPL)第 6外显子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DNA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方法对广东地区 2 8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及 10 8例正常人脂蛋白脂酶基因的第6外显子进行了研究 ,检测该区域是否存在突变。结果 两组在第 6外显子区域均未发现电泳行为异常的条带。结论 此区域的遗传缺陷可能不是研究人群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肝脂酶基因-514C/T变异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514C/T变异是否影响血脂水平。方法: 选入符合录用标准者322例作血脂测定,从全血中用DNA试剂盒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方法检测HL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调整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HL-514C/T基因型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高低是T/T+T/C>C/C,这种效应与男性关系明显(P<0.01),但与女性关系不明显。结论: 肝脂酶基因-514C/T变异可影响血脂水平,且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各HL基因型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结合近期国内外的文献,本文详细介绍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在手性醇、胺、酸选择性的拆分以及转酯等的应用。利用脂肪酶合成手性药物是药物合成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CALB在一些药物的拆分和合成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其在手性醇、胺、酸选择性拆分以及转酯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手性药物的合成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岩  甘华  杜晓刚 《重庆医学》2003,32(6):669-671
目的 探讨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脂蛋白脂酶(1ipoprotein lipase,LPL)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继发于慢性肾脏病的高脂血症患者18例,其中慢性肾小球疾病组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组9例,非肾脏病高脂血症组11例,正常对照组10例素食后采静脉血,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白细胞LPL 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 慢性肾小球疾病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组、非肾脏病高脂血症组血浆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均能检测到特异的LPL mRNA RT-PCR产物,各组间该产物光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TG升高不伴外周血白细胞LPL mRNA表达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8.
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IL-6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脂肪酶(Lipase)和白细胞介素-6(IL-6)或Lipase和C-反应蛋白(CRP)是否能够快速诊断和有效区分急性胰腺炎病情轻重。方法:检测40名非县腺炎急腹症病人,40名急性胰腺炎病人(包括25名轻度胰腺炎病人和15名重症胰腺炎病人)和40名健康对照组人员的血清Lipase,IL-6,CRP水平。结果:Lipase(判定点设在450μ/L)可以正确区分97%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和其它急腹症病人,有2名急性胰腺炎病人Lipase低于450μ/L而未能正确区分。IL-6(判定点设在3.7μg/L),可以正确区分重症胰腺炎和轻度胰腺炎,敏感性为100%(15/15),特异性为87%(20/23),可以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分级。CRP(判定点设在6mg/L)显示预后效率低于IL-6,敏感性为100%(15/15),特异性为87%(20/23),可以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分级。CRP(判定点设在6mg/L)显示预后效率低于IL-6,敏感性为87%(13/15),特异性为48%(11/23)。结论:联合检测Lipase和IL-6可以快速诊断急性胰腺炎和有效区分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敲除杂合子LPL(+/-)小鼠模型脂质代谢的动态观察,进一步明确LPL在脂代谢中的关键作用。方法野生型16周龄C57小鼠6只(对照组)、16周龄LPL(+/-)小鼠6只[LPL(+/-)16周龄组]、28周龄LPL(+/-)小鼠6只[LPL(+/-)28周龄组],螺旋CT测量小鼠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含量,内眦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然后处死小鼠,检测3组小鼠内脏脂肪和腹部及股部皮下脂肪的质量,并制备肝脏、四肢骨骼肌、腹部及股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肝脏、骨骼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胰腺的TG和FFA水平。结果LPL(+/-)16周龄组小鼠血清、肝脏、骨骼肌、内脏脂肪、胰腺中的TG、FFA水平及皮下脂肪FFA水平较对照组均呈不同水平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脂肪TG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28周龄组小鼠血清、肝脏、骨骼肌、内脏脂肪、胰腺及皮下脂肪中的TG、FFA水平较LPL(+/-)16周龄组增加,但仅肝脏和内脏脂肪TG水平与LPL(+/-)16周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28周龄组的血清、肝脏、皮下脂肪、内脏脂肪TG及骨骼肌、皮下脂肪、胰腺FF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16周龄组的内脏脂肪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L(+/-)28周龄组小鼠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质量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LPL(+/-)16周龄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L是脂代谢的关键酶,LPL(+/-)小鼠血清及组织脂质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杨沛  陈伟  文爱清 《重庆医学》2002,31(11):1048-1049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脂肪酶(Lipase)。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是否能够快速诊断和有效预后急性胰腺炎。方法 检测4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病人,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2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40例健康控制组人员的血清Lipase,IL-6,CRP水平。结果 Lipase(判定点设在450u/L)可以正确区分97%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其它急腹症患者,有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Lipase低于450u/L而未能正确区分,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95%,IL-6(判定点设在3.7μg/L),可以正确区分重症胰腺炎和轻度胰腺炎,敏感性为100%(15/15),特异性为87%(20/2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100%,可以对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分级,CRP(判定点设在6mg/L)显示预后效率低于IL-6,敏感性为87%(13/15),特异性为48%(11/23),阳性预值为52%,阴性预值为85%。结论 联合检测Lipase,CRP和IL-6可以快速诊断急性胰腺炎和有效预后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