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血栓弹力袜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抗血栓弹力袜组(实验组)30例,护理常规组(对照组)30例.抗血栓弹力袜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弹力袜,术后即开始使用,直至病人出院,常规护理组病人术后按常规预防DVT,观察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临床效果.[结果]抗血栓弹力袜组DVT发生率为6.66%,常规护理组为3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形成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彬  唐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865-3867
目的对ICU患者实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探讨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383例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采用ICU病房常规护理,实验组236例进行DVT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DVT的情况。结果对照组DVT发生21例(14.29%),实验组DVT发生9例(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5,P〈0.01)。结论对ICU患者采取DVT风险评估后给予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夏冰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31-2232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方法将7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7例),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骨科DVT护理预防实施,观察组以D‐二聚体作为诊断早期DVT中的特异性指标及时监测D‐二聚体变化,并采取及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发生DVT7例(18.9%),肺栓塞1例(2.7%),无死亡,观察组发生DVT1例(2.7%),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此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辅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减少了DVT和肺栓塞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科室制订的早期活动计划;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1日及干预第7日活动30min 内比较2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及 DVT 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DVT 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活动能提高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 DVT 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继发的肺动脉栓塞(PTE)引起了医护人员的警惕。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为0.10%~0.38%;国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发生DVT的关键。2002年2月~2007年7月,对1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锻炼指导,同时对高危人群辅以低剂量肝素预防性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与对策.方法 12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基本预防护理,只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药物预防措施和心理支持;于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发病原因实施如下预见性术后DVT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继发深静脉血栓为2例明显减少,DVT发生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施以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医用弹力袜对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在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加用医用弹力袜预防,对照组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4.OO%,显著低于对照组DVT的发生率18.00%(P〈O.05),并且观察组的下肢肿胀情况也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医用弹力袜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下肢DVT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早期系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但髌上10cm患肢周径术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够减轻THA术后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对预防DVT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形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6例,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3例设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3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治疗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1周内下肢DVT及下肢肢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6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术后进行足踝主动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对照组术后嘱患者家属按摩患者患侧小腿。术前和术后第7天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观察下肢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康复训练后,预防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有1例患者(3.57%)发生DVT,对照组有6例患者(21.43%)发生DV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踝主动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结合深呼吸训练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梯度弹力袜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在鼓楼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依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物理方法即让患者抬高下肢、早期下床活动,并对下肢进行定期的被动功能锻炼如按摩、挤捏等护理预防DVT的形成。观察组除应用上述物理方法外,并使用梯度弹力袜,即患者于术前1d使用大腿长型梯度弹力袜,术中把袜子退到膝部,手术结束后再拉回至原位,直至患者活动接近正常人后脱掉。观察髋关节成形术后两组患者DVT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41例患者有2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3.6%,其中左侧12例、右侧10例;观察组35例患者有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0.0%,其中左侧4例、右侧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梯度弹力袜能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间歇充气压缩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运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对预防和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DVT预防方案为低分子肝素。实验组术后DvT预防方案为间歇充气压缩泵。结果术后第7d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有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3%,经x2检验,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DVT患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相比,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运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DVT,而且该方法使用简单,患者感觉较舒适,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护理干预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4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1例在手术结束时发生了肺栓塞(PTE),术后2周发生DVT1例(3.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132-4133
目的探讨间歇性梯度充气(IPC)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6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IPC预防DVT,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11.1%,对照组DVT发生率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6,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IPC在预防DVT方面优于常规护理,而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可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DVT发生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方法将9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假体脱位发生率13.13%高于观察组发生率1.85%(P〈O.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3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实验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指导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房-手术室联动管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VT预防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接受病房-手术室联动管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通过患者对DVT预防的知行情况、血浆D-二聚体指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DVT预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DVT预防的知行情况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第5~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房-手术室联动管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VT预防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南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63-1764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系统的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18例,常规护理组20例,康复护理珞给予系统的康复指导,常规护理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结果:康复护理组优良率为88.9%,常规护理组为75.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全髋置换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力抗栓泵在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护理,试验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压力抗栓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仅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7%,对照组共8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57%,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