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济宁地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两年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病人,将200例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对其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结果:在单纯糖尿病组人群中气虚、阴虚、血瘀的证型最多,在视网膜病变中,中医证型在气阴两虚基础上多伴随血瘀、痰热。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表现为气阴两虚、血瘀痰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分类的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修改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中医证候研究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对确诊的20例DRP患者采用修改后的中医证候研究方法,以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蓝本进行改良设计,以主证证候 次证证候 舌脉证候的形式,确定中医证候的证型归属,再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DRP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20例DRP患者中阴虚热盛证1例,湿热困脾证9例,气阴两虚证7例,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2例,血瘀脉络证1例。结论该修改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方法实用性较强,合理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芳  洪郁芝  魏燕 《新中医》2014,46(5):154-15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符合课题组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6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对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25例(32.9%),血瘀阻络证15例(19.7%),湿热困脾证12例(15.8%),肝肾阴虚证7例(9.2%),阴虚热盛证6例(7.9%),脾虚气滞证4例(5.3%),阴阳两虚,血瘀内停证4例(5.3%),肾气虚证2例(2.6%),肾阳虚证1例(1.3%),提示本病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湿热为主。76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有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医证型仍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血瘀阻络,湿热困脾,肝肾阴虚及阴虚热盛为其次;1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其次脾虚气滞证;4例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二种其他微血管病变,多有中医证型复杂,多个证型重叠。结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本虚标实为核心,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湿热、阴虚热盛为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中医证候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蓝本进行改良设计,以主证证候+次证证候+舌脉证候的形式,确定中医证候的证型归属.观察100例西医确诊的DRP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结合其FFA造影改变,统计分析DRP中医证候与FFA造影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DRP患者中阴虚热盛证18例(占18%).湿热困脾证35例(占35%),气阴两虚证23例(占23%),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23例(占23%),血瘀脉络证1例(占1%).在FFA检查中,以新生血管形成这一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P各中医证型在FFA造影中出现新生血管,以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和阴虚热盛证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专家观点的糖尿病中医证候的出现率,并提取确立其证候要素。方法对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中的专家观点提取证候要素,并运用2检验对其进行多组间的比较。结果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热盛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肝肾阴虚、阴虚燥热、气滞血瘀、肺胃燥热也可认为是糖尿病的常见证候。阴虚、气虚、阳虚、内热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很高(>80%),与其他出现频率较低的各证候要素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证候要素的确立和应证组合是证候量化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新探索。糖尿病常见的证候要素有阴虚、气虚、阳虚、内热、血瘀、内燥、气滞、内湿、痰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现代文献的查询,研究其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IR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设定检索条件下查询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者进行分析,统一证候名称,提取证素,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其证型及证候要素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R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瘀血、痰浊。病位集中在肝、肾、脾;病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气虚(、火)热、瘀血、痰。结论:目前IR辨证缺乏统一标准,不便于研究和临床治疗该病,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为该病量化诊断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期能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数据库中慢性心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规范处理,得到文献中辨证分型等相关原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各类型数据的分布规律。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水停。②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③心功能等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中证型分布最多是心肺气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病性类证候要素则以气虚和血瘀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病位以心为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要素以气虚和血瘀为主。初步反映出了慢性心衰常见证型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丽娟  蒋宇 《吉林中医药》2009,29(8):687-68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眼部微血管病变.主要病理是燥热灼伤目中血络,导致视网膜的一系列改变,主要以出血为主,而阴伤、燥热、血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病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过程.中医辨证有多种证型,但以气阴两虚最为常见,治以益气养阴固本为主,辅以清热化瘀软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方法:对306例2型糖尿病或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阳虚寒凝、气阴两虚夹瘀。根据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对2组患者的疾病相关因素及中医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血黏度和视网膜病变是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气阴两虚夹瘀的比例较单纯糖尿病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黏度和视网膜病变是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容易出现气阴两虚夹瘀证候。  相似文献   

10.
庞庆荣  陈守强 《光明中医》2014,(10):2075-207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查找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证型,提取出ACS的证候要素,并制定其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检索1998~2013年关于中医治疗ACS的文献,构建数据库,找出ACS的常见证型,提取出证候要素并制定其诊断标准,再运用直接法或合并法,制定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果 ACS常见证型有16个: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热毒痹阻、心气虚弱、心阴亏虚、阳气虚衰、阳气欲脱、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痰瘀互阻、气虚痰瘀、热毒痰瘀,证候要素有9个: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热毒、气虚、阴虚、阳虚、阳脱,制定了每个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论较传统对ACS的认识新增了热毒1个证候要素,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热毒痰瘀3个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莹  李庆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369-1370,137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证候要素,为ACS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315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ACS的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特征。结果中医症状部分共提取16个公因子,根据文献研究以及专家组建议,将16个公因子归属为8个证候要素。本虚证候要素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证候要素出现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痰饮>气滞>寒凝>热蕴。结论 ACS的证候要素是痰饮、血瘀、阳虚、气虚、气滞、寒凝、热蕴、阴虚;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肝、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情况,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分型的统一提供参考,更好地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诊治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实证为水饮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型、浊毒型。结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多从气虚、阴虚、阳虚、湿浊、瘀血、毒邪等方面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2011年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SPSS12.0软件对该病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在16个影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辨证的主要证素中,病位因素以肾、脾为主;病性因素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因证素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证候出现的频次高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肾气虚(不固)证、脾气虚弱证、下焦湿热证等。结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具有特征性,研究其可提高NS蛋白尿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及其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观察171例患者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分析早期低血压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与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171例患者发生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60例,发生率为35.10%,其中男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6.10%,女性为33.30%,差别不大(P> 0.05)。60例早期低血压患者病位证素以脾为主,其次为肾。病性证素以阳虚、气虚为主,其次为血虚、血瘀、痰饮等。证候以虚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最后为实证。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气虚水停;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其次为气滞血瘀。结论血液净化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5.10%;早期低血压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肾>心>肝>肺的趋势;病性证素分布呈阳虚>气虚>血虚>痰饮>血瘀>阴虚>气滞;证候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其中虚证分布呈脾肾阳虚>脾肾气虚>心脾两虚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分布呈肾虚水泛>脾虚湿蕴>气虚血瘀的趋势,实证分布呈痰瘀互结>痰滞证>瘀滞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医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机基本取得共识,主要责之于"脾、肾",脾肾亏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根据常见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阴阳两虚证、瘀毒内阻证等5种证候;中医治疗可与疾病分期相结合,疾病早期以扶助正气为主,在后期加强解毒祛瘀。针对MDS的慢性发病过程,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推广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延缓白血病转化速度与降低白血病转化率的中药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与中医证候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临床观察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结果:其中虚证占76.9%,实证占23.1%。虚证中又以肾虚为主(占100%),其次为阴虚(88.5%)、气虚(56.25%)和肝虚(54.16%);实证则主要是血瘀(78.13%)。其中气虚、血虚、阴虚、肝虚、脾胃虚、肾虚、血瘀、燥热有并发例数的是无并发症的一倍以上,而阴虚、阳虚、心虚、肺虚、气滞、痰湿、湿热有并发症的例数与无并发症的例数相等或相近。结论:老年糖尿病和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