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部痛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手部痛风的手术疗效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16例手部痛风伴有结石、关节肌腱粘连及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单纯痛风石切除5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肌腱粘连松解及部分指浅屈肌腱切除5例,痛风石切除、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或指神经松解6例。术前、术后1周内服用痛风利仙50mg/次,每日2次,西乐葆0.2g/次,每日1次。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切除了痛风结石,同时纠正了手指的外形畸形,手指麻木症状好转,皮肤无坏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5年,未见痛风石复发,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手术治疗对痛风晚期进行痛风石清除有效,同时也可纠正畸形及外形,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手部痛风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27例手部痛风结石患者,痛风石切除同时行肌腱移植15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关节融合12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关节融合及肌腱移植7例。术后1周内服用秋水仙碱,每日3次,每次0.5mg。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切除了痛风结石,同时纠正了手指的外形畸形,皮肤无坏死,伤口均I期愈合。24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失访,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有2例手部痛风石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能有效清除手部痛风结石,同时可纠正手指畸形及外观,改善手功能,是治疗手部晚期痛风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部鳞状细胞癌再次手术扩大切除的范围及修复方法.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对7例手部皮肤肿物在基层医院按良性肿瘤切除、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再次行扩大切除术.其中6例手背肿瘤于距切口边缘扩大切除软组织2.0 cm,1例创面行植皮术、5例创面行前臂背侧皮瓣转移修复;1例拇指肿瘤行截指术.结果 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9~33个月,指伸肌腱无粘连,肿瘤无复发.结论 手部皮肤肿物切除后应常规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应再次扩大切除,创面根据具体情况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侵及深部组织的应行截指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433-1436
[目的]探讨手部痛风石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2例手部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单纯痛风石切除10例,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痛风石切除、指浅屈肌腱切除2例,术中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痛风药物。[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周拆除缝合线,切口一期愈合,本组患者随访时间8个月6年,手术部位痛风石无复发,畸形得到纠正,手指感觉恢复,功能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可及时阻断局部痛风的病理进程,可以改善手的外观和功能。术中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可以使手部痛风石的清除更容易、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并探讨采用改良的弧形切口微型骨锚植入术重建伸指肌腱止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9例,采用远位指间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应用微型Quick anchor锚钉植入重建伸肌腱止点,修复撕脱的指伸肌腱.全部病例均进行门诊随访,对比术后骨锚在X线片的位置,采用TAM系统评定法评定远位指间关节活动,并记录手术切口瘢痕的情况.结果 9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松动、脱落.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6例,良2例,差1例.术后切口皮肤均未出现血运障碍,随访未出现明显的瘢痕及粘连.结论 微型骨锚用于修复手部伸肌腱止点损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可靠.采用远位指间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风石所致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 CT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经神经肌电图及病理证实的痛风石所致CTS病例资料,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待血尿酸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且未处于急性发作期时行痛风石切除治疗。其中4例因术前超声检查示腕部肌腱痛风石沉积较大、范围较广,采用传统S形切口,术中将痛风石连同侵蚀的肌腱一起切除;2例尽可能刮除肌腱上附着的痛风石,保留腱性结构;3例术前超声检查示腕部肌腱痛风石沉积较少,且集中于一处,故采取腕部纵向小切口,清除沉积于肌腱上及腕管内的痛风石。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期间无痛风急性发作。术后随访7~24个月,手指麻木症状减轻,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痛风石所致腕管综合征(CTS),术前除完善肌电图检查以确诊CTS,并应做超声检查查明腕部痛风石沉积情况,根据痛风石沉积情况设计手术切口,以达到彻底清除痛风石、减少复发、治愈CTS的目的。手术前后应辅以药物治疗,控制尿酸水平,避免痛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7.
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应用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总结手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14例21指关节损伤的患者,应用人工关节进行置换,其中掌指关节10指,近侧指间关节11指.并对术中出现的问题如指伸肌腱止点的保留、关节切除等作了详细的说明.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3个月~3.7年,平均1.6年.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61.3°,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40.3°.大部分患者对手功能满意.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解决手部关节僵直的好方法,但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手指背及掌背的筋膜瓣翻转加植皮修复同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采用手指背侧及手掌背侧筋膜瓣180°逆转修复同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厚皮片植皮筋膜瓣11例.缺损范围:1.1 cm×1.0 cm ~ 3.0 cm×2.3 cm.6例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伸肌腱外露,3例为软组织缺损伸肌腱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伴有伸肌腱损伤及指骨骨折,指腹血运良好.患者受伤入院时间为30 min ~ 21 h.8例急诊手术修复,2例采用掌长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加指背筋膜瓣修复缺损,6例采用筋膜瓣修复软组织缺损;3例亚急诊手术修复,1例肌腱移植加筋膜瓣;筋膜瓣面取中厚皮片植皮. 结果 11例术后创口Ⅰ期愈合,植皮全部成活.11例均获随访,时间5~ 18个月,手指外形良好.植皮区两点辨别觉为6~9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1%. 结论 采用手指背侧及手掌背侧筋膜瓣180°逆转修复手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单,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手部损伤及手术风险,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我科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18例22指,男12例,女6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32.9±8.3)岁。其中伸肌腱缺损6例8指,屈肌腱缺损12例14指。手部伸肌腱缺损范围6-10cm,平均(7.8±2.1)cm;屈肌腱缺损范围5-8cm,平均(6.6±1.3)cm。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8个月,平均(5.0±2.8)个月。术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者行皮瓣转移修复,骨折及骨缺损者行切开复位或植骨内固定术,手部各指间或掌指关节积极行锻炼至被动活动正常,若关节挛缩则行关节松解术。伸肌腱缝合方法采用编织缝合法,屈肌腱缝合方法采用津下套圈或编织缝合法,屈肌腱滑车缺损者在手术同时重建滑车。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定期换药,所有病例均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d-4周伸肌腱移植者以主动屈曲、被动伸直锻炼为主,屈肌腱移植者以主动伸直、被动屈曲锻炼为主,每天活动3次。4周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强度,以主动伸屈活动为主。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结果 3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细菌培养证实为无菌性渗出,予以伤口定期换药后均于术后20d内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3例5指因屈肌腱黏连行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7±4.8)个月。TAM评价结果,优9指,良7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为72.7%。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是代替自体肌建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较好方法之一,具有手部功能恢复满意、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但仍存在术后肌腱黏连导致手功能优良率降低,伤口局部存在无菌性渗出导致愈合时间延长等问题,上述问题需在日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术后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 我科应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患者共36例57指, 男26例, 女10例;年龄6~64岁, 平均40.7岁。拇指9例, 示指15例, 中指10例, 环指12例, 小指11例。屈肌腱29例46指, 伸肌腱7例11指。患者均为二期修复重建, 受伤至二期手术时间3~9个月, 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为急诊修复骨折及覆盖创面, 其中屈肌腱多根缺损采用硅胶管道占位, 术后逐渐加强锻炼强度。术后随访7~24个月, 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 1例患者因锻炼不当出现移植肌腱断裂, 再次手术缝合;8例13指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术。结果术后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优28指, 良20指, 可6指, 差3指, 优良率84.2%。结论利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重建手部功能避免了自体肌腱移植, 效果满意, 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