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5.5号静脉输液针在家庭病床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90例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2 d内单日用5.5号静脉输液针输液设为观察组,双日用7号静脉输液针输液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渗出率、穿刺时疼痛程度、最快滴速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最快输液滴速较对照组慢(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渗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5.5号静脉输液针对家庭病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病病人选用5.5号头皮针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双日自身对照法.意识清楚合作的住院慢性病病人100例分别采用5.5号和7号头皮针头输液.每例输液10次(左右各5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反复输液的慢性病病人静脉输液头皮针的最佳选择为5.5号头皮针,可有效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侯银燕 《全科护理》2014,(18):1664-1665
[目的 ]探讨老年门诊输液病人应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门诊输液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根据病人血管粗细及暴露长度选用针头的输液器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顺行静脉穿刺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护理投诉率,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与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可提高老年门诊输液病人穿刺成功率,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减少输液过程的不适以及由此引发的护理投诉,能够确保输液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4.
输液时针头直刺静脉减轻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慕珍 《现代护理》2006,12(8):694-695
目的探讨手背1/2附近静脉在输液时针头直刺入静脉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10例患者手背1/2附近静脉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对照组),和采用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实验组)的方法,分别观察2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比较,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1 000例输液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对照组婴幼儿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分别记录2组婴幼儿的反应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2组婴幼儿哭闹情况相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婴幼儿主动配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婴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儿哭闹,提高婴幼儿的配合程度和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种型号静脉输液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6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2d内分别用7号和5.5号静脉输液针在患者双侧手背静脉进行输液操作,比较使用2种型号静脉输液针进行输液时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与应用7号静脉输液针相比,应用5.5号静脉输液针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患者疼痛程度较轻(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5.5号静脉输液针为老年患者输液,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由于输液造成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儿科收治的急诊静脉输液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急诊静脉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与一次穿刺成功率、药物配置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1/80),低于对照组的10.00%(8/80)(P<0.05)。结论 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中,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缩短药物配置时间,减轻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手背远端指掌关节附近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200例患者指掌关节附近血管先后采用逆向、顺向静脉穿刺方法,观察2种方法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结果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有差异(P<0.05);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重新穿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和重新穿刺率低,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型号头皮针输液器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在门诊输液且输注同种药物的患者1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5.5号和7号头皮针输液器,均输液500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痛觉感受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反应例数、拔针后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级以上疼痛例数、输液反应例数、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5.5号头皮针输液器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提高血管利用度,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手背掌指关节附近处静脉穿刺,比较逆向静脉穿刺法与传统顺向穿刺法两者穿刺成功率、对手活动的影响、液体外渗的情况、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手的活动无明显影响,而对照组对手的活动影响较大(P<0.01);观察组的液体渗漏率为10.0%,对照组的液体渗漏率为32.0%(P<0.01);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33%,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6.67%(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静脉输液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静脉输液后2种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09年8月164例成年患者,共772例次静脉输液的资料,7月份392例次输液采用常规法拔针,8月份380例次输液采用改进法拔针.观察2组患者输液完毕拔针后发生疼痛、出血或淤血、针头溢液的情况.结果 改进组的局部疼痛、出血或淤血、针头溢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改进拔针方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静脉血管,提高再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徐翠钦  赵若华 《护理研究》2015,(10):1253-1254
[目的]为了改善静脉输液病人的血管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设计了输液暖手宝,将其运用于临床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70例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输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输液暖手宝",评估并记录两组病人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暖手宝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还减轻了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了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升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及控制疼痛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2月门诊静脉输液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操作方式,观察组穿刺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同时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技术。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指导和改良静脉穿刺技术可提升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背1/2附近静脉在输液时针头直刺入静脉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10例患者手背1/2附近静脉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对照组),和采用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实验组)的方法,分别观察2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比较,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3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固定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儿反复穿刺发生率、针头脱落发生率、液体渗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成功率,不良事件少且安全性高,更易为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针输液系统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门急诊收治的626例静脉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输液系统,观察组采用无针输液系统,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单个静脉通路建立时间、疼痛程度评分、输液事故发生率及静脉治疗过程中患儿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治疗过程中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无针输液系统可改善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降低输液事故发生率,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杨桂云  王瑜  王煜 《家庭护士》2009,7(8):668-669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降低小儿静脉复穿率.[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1 00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及针头脱出血管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针头脱出血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固定方法能减少胶布脱落,减少针头脱出及漏液,减少复穿率,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阳性强化法在社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哈尔滨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40例。干预组患儿在静脉输液前给予阳性强化法,对照组患儿在输液前进行常规安慰与鼓励,干预2天后评估患儿配合程度、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性强化法可提高患儿配合度,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减少穿刺失败因素,从而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血管条件较差的、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反复多次住院的需要长期输液的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比较2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过程中穿刺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 将10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问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的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