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应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在遵循肿瘤切除的原则和面部分区修复的基础上,应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和瘢痕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肤皱纹处,尽可能隐藏切口线.结果 本组共84例患者,面部缺损面积最小为1.0 cm×2.0 cm,最大为3.5 cm×6.0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61例获随访1~50个月,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相似、匹配良好,且未见肿瘤复发病例,切口线相对隐蔽、切口瘢痕平软,面部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均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结论 利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创面,辅助切口少且切口相对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较自然,过渡平滑,创面修复后外形结构特征更为自然,可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结构和美容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2.
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肿瘤及皮肤病切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头面部皮肤肿瘤及皮肤病术后缺损的多种局部皮瓣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及邻近皮肤情况,分别选择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双叶皮瓣、鼻唇沟皮瓣、眼轮匝肌蒂皮瓣、A-T皮瓣、双侧舌形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结果 76例术后皮瓣全部I期成活,随访50例2个月至3年,1例基底细胞癌于术后1年复发,行扩大切除后,其余均无复发,头面部的轮廓、形态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较大范围的肿瘤或皮肤病术后缺损,是能获得功能与形态的双重良好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其性质切除肿瘤后,按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面积,分别设计斧头状皮瓣、改良菱形皮瓣、鼻唇沟皮瓣、A-T皮瓣、风筝皮瓣等转移至缺损区修复.结果 128例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至缺损区,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27个月,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皮瓣是临床上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且美容效果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美容科对12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PTAPF)修复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并对术后外形、并发症和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形状良好,与面部皮肤色差较小,皮瓣成活率较高。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头面部具有相似的组织厚度、质地和颜色,且供区损伤较少,是修复头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邻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邻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162例面部病变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其中先天性色素痣63例,基底细胞癌28例,鳞状细胞癌6例,其他皮肤病变65例。均采用邻近皮瓣即时修复,其中菱形皮瓣57例、双叶皮瓣8例,A-T皮瓣23例、V-Y皮瓣13例、Z成形术23例、推进皮瓣27例、鼻状皮瓣11例。结果 162例皮瓣存活良好,手术切口1期愈合,存活后皮瓣颜色与邻近部位无明显差异,术后无眼睑、眉毛、鼻梁及口角牵扯歪钭,术后3个月切口不显露。结论 邻近皮瓣是修复面部较大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手术外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A-T推进皮瓣修复眼周基底细胞癌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T推进皮瓣修复眼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基底细胞癌病灶行椭圆形切除,并修建成三角形创面,在缺损邻近处设计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皮肤向中间推进修复缺损.自2002年9月至2010年9月,共修复眼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36例.结果 本组36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瘢痕轻微,肿瘤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A-T推进皮瓣是修复眼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较理想的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彻底根除病灶,也可兼顾术后功能和外形的完善统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V-Y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1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缺损部位、形状、面积给予修复方案。其中,经典V-Y推进皮瓣10例,穿支V-Y推进皮瓣10例,改良V-Y推进皮瓣21例。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出现皮瓣边缘坏死,经局部修剪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术后口角易位1例、睑外翻1例。随访10~37个月,40例患者面部功能恢复较好,1例患者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并放疗。结论:通过V-Y推进皮瓣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美观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面部缺损后在面部美学分区中采用镜像A-T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2年11月至202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对21例患者的鼻翼沟、唇红缘处色素痣或瘢痕,切除后的缺损部分按照鼻翼沟、唇红缘等面部美学单位分界线分为两部分,行镜像A-T皮瓣修复缺损,观察修复效果,并进行VSS评分。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面部美学单位分界处无条索状瘢痕增生,术后随访6个月,VSS评分均为1分,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镜像A-T皮瓣修复横跨面部美学单位缺损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A-T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自然轮廓线的一侧作为A-T皮瓣中三角形的底边,将缺损设计在三角形内。将游离后的皮瓣向创面推进,关闭创面并形成T形外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3~16个月,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A-T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及伤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治疗,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观察术后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术后18个月患者复发率,并评价伤口美观满意度。结果:术后80例患者皮片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1~18个月,2例患者失访,5例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余73例患者面部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相同,切口线相对隐蔽、切口瘢痕平软,无继发性缺损与畸形及感染。伤口美观度满意度为97.37%。结论:Burow’s楔形推进皮瓣治疗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伤口美观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修复老年头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1例老年(年龄61~75岁)头面部肿瘤患者,皮肤肿瘤根治性切除并进行一期修复。缺损面积5 cm×4 cm~20 cm×15 cm。根据缺损部分和范围,分别采用前臂游离皮瓣(n=19)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n=12)修复。结果 31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头面部容貌有了较大改善。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0个月;1例3个月后行二期去脂修整,其余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供区采用中厚皮片移植均全部成活,无明显疼痛,患者均较满意。结论采用游离皮瓣一期修复是治疗老年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可靠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面部病灶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4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面部病灶切除术后根据患者面部损伤情况在邻近部位设计不同皮瓣修复。对不同皮瓣修复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例患者面部缺损大小为1.2cm×1.0cm^4.8cm×2.1cm,采用A-T皮瓣修复1例,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6例,带蒂颌下皮瓣修复3例,带筋膜蒂皮瓣修复4例。所有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发现,皮瓣色泽正常,皮肤血运良好、有触感,面部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具有不同优势,应根据面部软组织缺损情况采取不同的皮瓣修复术;就近取材或采取多个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可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愈合,保证面部功能及外观的完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提高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1994年~2002年根据Z字成形及几何学原理,应用改进菱形皮瓣转位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形成的皮肤组织圆形缺损创面36例,其中有2个感染创面,创面缺损部位:头部8例、面部28例.皮肤圆形缺损创面直径1.5cm~3cm.造成皮肤创面缺损的原因有皮肤血管瘤、黑毛痣、皮肤鳞状上皮癌等病灶切除术后所致皮肤缺损.结果 34例伤口甲级愈合,外形美观,没有形成直线瘢痕;2例创面皮瓣远端中间部分1cm~2mm小范围皮肤干性坏死经换药后治愈,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皮肤鳞状上皮癌病人在伤口拆线后按常规进行放疗,皮瓣没有发生放射性损伤.结论 应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皮肤圆形组织缺损具有设计合理、灵活性强的优点,是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头面部病变组织切除后与外伤缺损的创面多数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利用邻位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是最佳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26例因肿瘤、瘢痕、外伤形成的近似圆形中小面积的头面部皮肤缺损,应用局部旋转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测应用A-T皮瓣修复红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020年就诊皖南医学院整形美容外科的红唇部色素痣、瘢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A-T皮瓣对缺损畸形进行美容一期修复,评价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红唇外形满意,无继发畸形。结论:红唇缺损面积较小的创面,可应用A-T皮瓣进行美容修复,简单易行,创伤小,术后恢复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面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根据各部位的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术后随访22例患者3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修复的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实用有效的方法,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6月以来,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因面部病变组织切除术后的皮肤缺损患者36例.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的一侧设计、形成以皮瓣基底部皮下组织为蒂或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皮瓣,皮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缺损直径,长度约为缺损直径的1.5~2.0倍,推进覆盖缺损部位.结果36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瘢痕不明显,皮瓣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形态较好.结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皮瓣的血运可靠及转动灵活、愈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对于因直接缝合张力大或可能引起面部器官移位的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