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以及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2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8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7例肿块内有坏死,6例出现转移灶。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胃7例,小肠9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及直肠各1例.其中,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间质瘤14例.胃肠道间质瘤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软组织肿块,其中腔内3例,腔外11例,腔内腔外混合5例;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3例;混杂密度1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到明显强化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对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我院并通过免疫组化或病理证实的胃小神经鞘瘤22例和胃小间质瘤63例,均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肿瘤形状、形态、发病部位、生长方式、病灶内低密度影、强化方式与程度。结果:胃小间质瘤和胃小神经鞘瘤形态、发病部位、生长方式、病灶内低密度影、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形状、强化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小神经鞘瘤与胃小间质瘤相比,CT扫描多表现为腔内外或腔外生长、强化均匀、胃底发病,多排螺旋CT能较好的鉴别诊断出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检查诊断小肠间质瘤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均P<0.05)。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显示,病灶起源于十二指肠5例,空肠11例,回肠10例。向腔外生长13例,向腔内生长4例,腔内外混合生长9例。8例良性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一,可见清晰边界。18例恶性病变无规则形态,部分可见分叶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较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此类肿瘤是一组独立来源于胃肠道管壁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文献少有报道。本组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来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对其定位定性有效高价值,但对腔外型胃间质瘤,CT检查有时亦较为匿难。现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腔外型胃间质瘤,重点是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批患者分别采用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疾病诊断,并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证实结果做比较,包括诊断特点、结果、疾病诊断准确率以及肿瘤位置诊断符合率。结果: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对于黏膜、黏膜下的病变可做出较好的诊断,而层螺旋CT扫描则更倾向于诊断肿瘤基本特征以及内部结构;多层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率为88.64%,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的77.27%;多层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漏诊率为11.36%,显著低于气钡双重造影的22.73%;与最终病理证实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所处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7.50%,显著高于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的69.32%,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极高,确诊率高,可准确诊断肿瘤部位,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在胃间质瘤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例经胃镜诊断胃间质瘤,术前行MSCT扫描并进行CTVE重建,手术后病理结果与胃镜及CTVE诊断结果对照。结果:18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胃间质瘤,其中腔内型12例,腔外型6例。1例为异位胰腺,1例为慢性胆囊炎伴胃窦受压。结论:内生型胃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CTVE表现,但外生型胃间质瘤的CTVE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结合轴位图像及其它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恶性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IS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S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资料.结果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前诊断SIST 9例(14个病灶),定性诊断符合率90%,定位诊断符合率100%,1例单发病灶误诊为小肠平滑肌瘤.结论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诊断SIST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笔者收集南昌市第三医院2005—2009年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病例11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胃间质瘤在CT中的影像特点,螺旋CT对胃间质瘤诊断的依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对胃部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17例为胃部异位胰腺组,胃间质瘤23例为胃间质瘤组,患者术前增强CT扫描均可见明确病灶;比较2组MSCT影像特征。结果胃部异位胰腺好发于胃窦部,以圆形多见,腔内生长为主,边界较清晰,胃黏膜连续性良好;胃间质瘤好发于胃体部,圆形或卵圆形多见,以腔内腔外混合生长为主,且胃黏膜缺乏连续性;胃部异位胰腺组病灶长径[(34.41±13.92)mm]、长径/短径比值(2.20±0.48)大于胃间质瘤组[(21.76±6.44)mm、1.64±0.20](P0.05),短径[(14.72±5.64)mm]小于胃间质瘤组[(18.76±6.26)mm](P0.05),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与胃间质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检测病灶大小、好发部位、生长方式及胃黏膜连续性等特征对胃部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表现,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9例,小肠6例,升结肠系膜1例.11例为恶性,5例为良性.CT表现为肿块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出血等,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软组织肿块,易囊变坏死,以肝脏和系膜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腹水及肠梗阻征象等较为少见.虽然这些征象并不能完全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但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最终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小肠肿瘤十二指肠位置无明显差异(P0.05);空肠位置数量低于小肠间质瘤,回肠位置数量高于小肠间质瘤(P0.05);供血动脉发现情况高于小肠淋巴瘤(P0.05);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低于小肠间质瘤(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观察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65例胃间质瘤(GST组)与37例小肠间质瘤(SIST组),对比观察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GST组与SIST组肿瘤生长方式及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组中95.76%(158/165...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螺旋CT表现以及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 3 5例 ,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中 ,食管间质瘤 1例 ,胃间质瘤 2 4例 ,肠道间质瘤 10例。GISTs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 :胃肠道软组织肿块 ,向腔内、外或腔内外突出 ,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 ,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 ,周边强化。 3 5例GISTs中 ,良性 7例 ,肿块直径多小于 5mm ,边界清楚 ,多均匀强化 ;恶性 2 8例 ,肿块直径大于 5mm ,边界多不清楚 ,17例肿块内有坏死 ,6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弥补了常规胃肠道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 ,对GISTs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 结果 CT平扫均呈单发软组织肿块,其中9例为恶性,肿块较大,最大径均>5.0 cm,密度不均匀,部分有囊变坏死;11例为潜在恶性,瘤体相对较小,最大径均<5.0 cm,多数密度均匀.2例病变出现钙化.CT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有较明显强化.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胃的关系. 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小网膜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小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小网膜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14例小网膜病变中转移瘤6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管瘤2例,胃肠道间质瘤2例,神经鞘瘤1例。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10例,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网膜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并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消化道钡餐和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术前消化道钡餐和MSCT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征象分析病变性质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理检查显示,2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间质瘤17例,肠道间质瘤11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消化道钡餐诊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良性11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生长为主;恶性3例,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或不清。MSCT诊断胃间质瘤15例,肠道间质瘤10例;良性16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外生长均有,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恶性9例,多为腔外生长的不规则包块,体积较大(〉5cm),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病变中心可出现大片低密度影,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消化道钡餐及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能准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 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道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 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手术病理学资料,提高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21例胃肠道间质瘤中,极低危险性3例,低危险性4例,中度危险性6例,高度危险性8例。肿瘤位于胃11例,小肠9例,会阴部1例。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肿大。免疫组化CD34阳性率90%,CD117阳性率100%。结论检测CD34,CD117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金标准;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GIST的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CT影像学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