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仪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长时间连续监测心脏的仪器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心电图仪已经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医用电子仪器。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常规心电图与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冠心病的效能和合并心肌缺血符合率,并以心脏生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符合率和分型准确率。结果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符合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符合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合并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效能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合并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分型方面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检查,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显示,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有110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敏感度分别为87.27%(96/110)、76.36%(84/110)、97.27%(107/110)、72.73%(80/110),敏感度排序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3导联动态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特异度分别为87.14%(61/70)、88.57%(62/70)、85.71%(60/70)、97.14%(68/70),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特异度高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96/105)、91.30%(84/92)、91.45%(107/117)、97.56%(80/8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3%(61/75)、70.45%(62/88)、95.24%(60/63)、69.39%(68/98),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754、0.964、0.91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3~0.995)、(0.562~0.947)、(0.903~1.000)、(0.812~1.000)。结论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平行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更好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3导联动态心电图系列检查具有更好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4.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为12导动态心电图(AECG)ST-T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对象共600人用常规心电图(RECG)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AECG的sT改变较RECG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Q-Tc间期:两种连接方式均在正常范围内586例,一致率为97.5%。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AECG的ST改变较RECG显著,所以AECG的sT诊断标准应比RECG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AECG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3)两种联接方式Q—Tc间期一致率为97.5%,可考虑使用同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段动态改变和持续性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冠心病80例,根据复查心电图有无ST-T段动态改变分为ST-T段非动态改变组(Ⅰ组)和ST-T段动态改变组(Ⅱ组)各4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Ⅰ组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6例,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5例;Ⅱ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9例,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36例。结论:心电图ST-T段非动态改变不能作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异性诊断,而ST-T段动态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心房颤动的始动因素及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而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116例住院病人进行冠脉造影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40例(44.9%),其中轻度狭窄33例(83.5%);2~3支病变49例(55.1%),共中左主干病变2例;多支病变以前降支和右冠多见,有血管狭窄相对应部位41例(83.7%)。结论 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2~3支病变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相关;单支病变与血管狭窄程度较轻、侧支循环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方法:程序编辑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心电及ST段变化,对其做出定量分析和判定。结果:动态心电图获得的大量、连续心电记录,为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动态心电图尤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无痛性心肌缺血等方面显示出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成为这些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并在新的领域进行有效探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介入性和非介入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性和非介入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比较518001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章慧洁,秦迁,柳玉容,郭跃萍,方卫华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心电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540.4本文112例均拟诊为冠心病病人,将其冠状动脉造影(CAG)...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老年冠心病184例,年龄60~83岁(平均66.30岁),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116例(63.04%),有症状组68例(36.90%)。SMI组与有症状组24h动态心电图(DCG)比较,室性心律失常(47.48%:26.32%),Lowm'sⅡ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33.09%:21.50%),短阵室速(10,07%:7.89%)均高于有症状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所以SMI组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发生率均高于有症状组。对缺血型ST—T改变检出普通心电图明显高于DCG,SMI组93.10%:31.03%,有症状组94.12%:36.76%。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临床上常把心电图出现ST-T改变作为冠心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但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异议。2008-03~2011-03,我们对收治的180例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 (简称DCG) ,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创的冠心病诊断方法。DCG通过 2 4小时不间断心脏监测 ,对各型心律失常及隐匿型、无痛型、变异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独特的定性定量作用。我们选择 82例冠心病患者的DCG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 ,并对有关问题加以讨论。1 观察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冠心病 82例 ,男 42例 ,年龄 40~ 73岁 ,平均 5 1 2岁 ;女 40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47 5岁。均具有典型或不典型阵发性心前区疼痛 ,或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感或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15.
16.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静息心电图和症状发作时心电图,了解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中54例(54%)诊断冠心病,其中静息心电图正常者26例(48%),ST-T改变者11例(20%),心律失常18例(33%)。而46例(46%)非冠心病患者,20例(43%)静息心电图正常,ST-T改变者8例(17%),心律失常15例(32%)。在患者症状发作时,冠心病组动态ST-T改变者40例(74%),而非冠心病组仅5例(10%)。结论:静息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局限性很大,而症状相关性的动态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218例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18例冠心病人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检出心律失常412例次(92.25%),常规静息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81例次(37.15%),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室性早搏、房性早博、房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7例显示ST段压低>1.0mm,其中心肌缺血75%不伴有心绞痛发作。提示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杜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3,(6):446-44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24 h动态心电图(AECG)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高度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2种检验方法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对比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冠状动脉CTA、AECG对冠心病的漏诊率、灵敏度、准确度。结果 AECG诊断冠心病漏诊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22.4%、77.6%、76.7%,CTA为:12.2%、87.8%、86.7%;AECG+CTA诊断的漏诊率、灵敏度、准确度4.1%、95.9%、95.0%;两者联合明显优于单独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均有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查更为准确灵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