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李春芳 《眼科学报》1993,9(4):196-199,215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发生严重PVR的危险眼只限于马蹄形裂孔的这些眼,为了阐明马蹄形裂孔发生PVR的机制及其两者关系.本文分析了单纯马蹄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101眼,病例分为PVR组和无PVR组,两组病例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是马蹄形裂孔发生PVR的基本原因.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脉络膜脱离、多次手术是PVR发生的促进因素,而裂孔后缘卷边固定与前瓣比其下暴露的色素上皮区小是PVR己发生的临床证据.因此当临床上出现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脉络膜脱离及第一次手术没成功时要警惕术后发生严重的PVR.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伴有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VR是视网膜脱离手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对视网膜脱离伴有PVR的发生率、形成机制、参与的细胞类型、危险因素、最新分类及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和治疗的进步,PVR的防治水平将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伴有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VR 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视网膜脱离伴有 PVR 的发生率、形成机制、参与的细胞类型、危险因素、最新分类及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和治疗的进步,PVR 的防治水平将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伴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而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所致的进行性视网膜前膜和玻璃体视网膜牵拉。这一继发性病理过程在过去10年中已成为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重点课题。这些研究提高了对此病的认识,并发展了更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更好的手术技术。关于伴有PVR的临床处理是很复杂的,包括:(1)此病基本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2)其生物学表现和发展过程;(3)各种解剖学改变;(4)治疗原则;(5)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联合应用。本文阐述了作者在上述诸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段玻璃体切除术(PPV)在非严重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15眼有裂孔边缘卷曲的PVR—B级网脱,11眼裂孔在赤道后的PVR—C1或C2级网脱及28眼眼底可视度差的网脱共54眼,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的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6%,总成功率96%。术后视力提高43眼(79.6%),不变9眼(16.7%),变坏2眼(3.7%)。结论:PPV是治疗一些非复杂性网脱的有效及安全的方法。眼科学报1998;14:97—99。  相似文献   

8.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尽管眼底检查困难,B型超声波可以协助诊断,但如何查清裂孔和施行手术治疗,却常常使手术医生一筹莫展.经扁平部的玻璃体切割术结合适当的巩膜缩短.环扎给治疗伴有玻璃体出血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院在87年11月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松弛性周边视网膜切开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对44例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松弛性周边视网膜切开术,联合眼内激光和硅油填充治疗。观察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功能及术后眼压变化情况。其中22例取出了硅油。结果44例全部获得视网膜复位(其中8例合并皱褶),38例获得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22例取出硅油后,有21例视网膜保持复位。部分患者术后眼压偏低。1例患者黄斑移位。结论松弛性周边视网膜切开术是治疗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视网膜下膜的清除有利于视网膜展平复位。部分患者出现术后眼压偏低和黄斑移位现象,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尽可能避免黄斑移位,同时应在视网膜复位、眼压正常时再取出硅油。  相似文献   

10.
11.
视网膜裂孔长度达眼底周长1/4或更长的称巨大裂孔。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虽占少数,但因治疗困难,疗效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在50~63%。且由本组患者分析,多数为青少年,因此更应重视。现将1979年6月至198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例、41眼视网膜巨大裂孔,简要小结,试找出其特点,并讨论其治疗。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芳 《眼科学报》1992,8(2):83-87
本文复习了160例(160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病例,其中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改变的62例(称PVR组),没有PVR改变的98例(称无PVR组),通过这些病例的各种临床特点的比较对照,探讨术后PV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视网膜脱离伴发葡萄膜炎反应或有低眼压存在,术前后玻璃体出血,多次手术是术后发生严重PVR的非常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同时存在PVR发生率更高、文中还提出减少和预防PVR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协会1989年倡议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分类重新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A级:指可辨认最早期的眼内增殖。即玻璃体基质中色素细胞增殖形成的色素团块。下部视网膜表面也可见到丛聚的带色素的细胞。渗出物进入玻璃体腔,故Tyndall阳性的后玻璃体表面变化较少,且较清晰。 B级:视网膜内表面有皱褶并有边缘卷曲或不规则的破裂。因有视网膜前膜致使视网膜可显得僵硬,视网膜血管弯曲,而该膜甚薄,用间接眼底镜看不见,玻璃体活动度减小。 C级:具有全厚度的僵硬视网膜皱褶。又  相似文献   

14.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手术成功的眼中也可因其增殖性病变的存在影响视功能。本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理、与血 眼屏障关系、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16例16只眼患者行周边视网膜切开术、视网膜切除术,联合膜剥离.水下电凝.气液交换.重水顶压.眼内激光治疗,最后进行硅油与重水交换。结果 视网膜完全复位13只眼(81.3%)。视力较术前增加者8只眼(50.0%)。结果 手术成功率与术前玻璃体视网膜状况、切开和切除的范围及部位有密切关系。视网膜切开及切除应严  相似文献   

1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手术成功的眼中也可因期增殖性病变的存在影响视功能。本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理、与血-眼屏障关系、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兄弟二人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脱离/病因学视网膜穿孔/病因学  相似文献   

19.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唯一治疗手段,目前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师应根据病例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就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尤其是相对复杂型原发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可发生于眼外伤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以往曾认为由玻璃体的收缩引起。实践和临床研究证实,视网膜表面的细胞增生和收缩是本病的基本病理过程。这一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前部(赤道前及玻璃体基部)和后部(赤道后)的增生性膜及其造成的多种形式的收缩牵拉,以及视网膜后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