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Xu Y  Wu D  Zhang X  Chen R  Chen Z  Sa Y  Jin C  Si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9):689-691
目的:探讨球部尿道悬吊术对男性后尿道成形术后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手术方法和术后尿动力学指标及临床效果方面,对采用球部尿道悬吊术治疗的男性尿失禁12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0例完全控制排尿,1例改善,1例出现排尿困难,经膀胱颈部电切后排尿通畅。尿动力学检查示最大尿道压85-115cmH2O(1cmH2O=0.098kPa),平均98cmH2O;功能性尿道长度3.5-4.5cm,平均3.8cm.结论:球部尿道悬吊术是治疗男性后尿道成形术后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的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AMS800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病人1例,观察测量手术前后排尿及漏尿的量,电视下动态观察人工尿道括约肌控制泵启动对排尿的影响。结果 术后6周启动人工尿道括约肌控制泵,3个月内控尿效果较差,直立位咳嗽时会有漏尿,每天需1-2块小尿垫。3个月后,可以达到完全控尿的效果。随访4年,控尿效果仍然理想,未发现并发症及机械故障。结论 采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尿失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月,应用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5例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例)。年龄62~76岁,平均67岁。尿失禁病程2~6年,平均4年。保守治疗无效。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平均漏尿点压力25.5cmH2O(20~32.5cmH2O)。截石位,会阴正中皮肤纵行切开3~5cm,显露尿道球部浅面球海绵体肌及双侧耻骨下支。采用InVance器械,电钻将带有1号不吸收合成线的钛螺钉分别在两侧的耻骨联合与耻骨下支连接部和其下约2cm处打钉6个。将聚丙烯筛网材料吊带裁剪成约3cm×4cm,将一侧耻骨下支上的三条合成线穿过吊网两角分别结扎固定,术中增加腹压后(下腹部加压等)咳嗽试验调节吊带的松紧度,或将逆行尿道漏尿点压调整为60cmH2O,留置导尿管。结果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0min。出血20~50ml,平均30ml。5天拔除气囊导尿管,均能自行排尿。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6月,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者尿失禁治愈,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者尿失禁改善;尿动力学检查平均漏尿点压力65cmH2O(55~70cmHO)。结论InVance球部悬吊术是一种可治疗前列腺术后轻中度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42例行骨钉固定式的男性吊带悬吊术患者中的38例进行了随访,并对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若每日所需尿垫数≤1小薄片,或无尿失禁,确定为治愈。对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年龄、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往曾植入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放疗病史和术中尿流/压力等进行分析,以判断成功和失败的危险因素。平均随访18个月(6~26个月),39,5%(15/38)手术成功。术前尿失禁程度与手术成功率密切相关。轻度、中度和重度尿失禁术后达到可以控尿的比率分别为67%,50%和0%(P=0.001)。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50岁以上男性出现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其治疗手段各异。我院自1998年8月以来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YUVP)治疗BPH4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年龄51~83岁,平均66.3岁,病程0.6~18年。均根据临床表现、前列腺指检、B超、前列腺特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人工尿道括约肌(artificial urinary sphincter, AUS)植入术用于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21年1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2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患者的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8.5±6.5)岁,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4例。比较不同类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特点,对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后并发症处理及患者尿失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5年。截至最近一次随访,10例患者仍然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手术成功率83.3%。术后10例患者达到社交控尿,其中8例患者达到完全干燥。患者术后尿垫使用量较术前显著下降[(3.9±1.4)片/d vs.(1.1±1.1)片/d,P<0.000 1];尿失禁影响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8.3±1.0)分vs.(2.7±1.2)分,P<0.00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其中1例患者因尿道溶蚀取出装置,1例患者因排尿困难行膀胱造瘘。结论: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为中-重度前列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为进一步推广PKERP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80例BPH患者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其中90例行PKERP(剜除组),90例行PKRP(电切组)。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第24 h、术后每周分别行尿垫试验。记录研究指标数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拔除导尿管后24 h、术后4周内每周的尿垫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剜除组和电切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后为35.56%和18.89%、术后1周时为20.00%和7.7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后两组间尿失禁发生率(3.33%vs 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尿失禁程度,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结论:PKERP治疗BPH,虽然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较电切术为高,但程度相同,恢复速度相同,2周后恢复到与电切术相同水平,而真性尿失禁发生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超过250万的妇女受尿失禁的困扰[1].目前,治疗尿失禁的手术方法多达100种以上,但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耻骨阴道悬吊和耻骨后尿道悬吊,如MMK(Marshall-Marchetti-Krantz)--膀胱颈耻骨后悬吊术和Burch--尿道旁筋膜Cooper韧带悬吊术.总的来说,手术成功率在80%以上,可以经开腹或在腹腔镜下完成[2~4].对肥胖患者而言,肥胖本身不仅增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相关研究[5~10]认为,肥胖因素一方面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起因,同时也能导致尿失禁手术失败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PPI)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多见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式。过去的各种男性吊带手术主要依靠压迫尿道,增加最大尿道压力增强储尿期的控尿能力。AdVance吊带系统采取经闭孔途径穿刺植入聚丙烯吊带,通过重置后尿道位置,  相似文献   

11.
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 行经尿道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切除后严重尿失禁患者 7例 ,其中完全尿失禁 5例。 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 ,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 14~ 2 6个月 ,平均 2 0个月。 6例完全自控排尿 ;1例明显改善 ,经再次手术调整尼龙线张力后达到满意效果。 结论 球海绵体悬吊术是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或其他原因引起尿道括约肌损伤所致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球部尿道悬吊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球部尿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 5例 ,病史 2~ 10年。 1例完全性尿失禁 ,4例每天需尿垫 2~ 5块。在尿动力学检查仪监测下采用球部尿道悬吊术治疗。 结果  4例术后能完全控制尿 ,无排尿困难 ;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 ,经膀胱颈部电切后排尿通畅。 结论 球部尿道悬吊术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文献复习,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患者选择、外科技术的改进、围手术期盆底训练、药物治疗等手段是预防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手段.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训练、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以及人工尿道括约肌(ALIS)植入术、填充剂注射术、尿道压迫及吊带术等外科治疗.其中AUS植入术仍然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吊带方法经皮膀胱颈悬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介绍吊带方法经皮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经验。方法:在近膀胱颈水平,阴道前壁与尿道之间隧道状切口内预置两端带有尼龙线的网状聚丙烯片,术中窥镜监视下,应用Vesica穿刺针经皮穿刺行膀胱颈悬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9例。结果:随访3-45个月,平均17个月,除1例逼尿肌反射低下排尿稍费力外,18例患者无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结论:吊带方法经皮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附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10例,平均年龄52岁.漏尿病史平均7年,其中8例为轻中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2例为重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经阴道前壁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 结果 10例SUI均得到满意的控尿效果.1例患者术后剩余尿100 ml,但主观评价明显改善.随访13~21个月,无SUI症状复发,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 结论 TVT是一种简便、快捷的SUI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8月~1992年8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20例,其中20例(9.1%)术后早期出现尿失禁症状,14例随访半年后症状消失,6例(2.7%)仍有持续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与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前列腺过大或过小有关。通过20例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认为尿流动力学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诊断、分型、预测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比较(附3 218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 32 1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本组单纯性肾结石 136 5例 ,复杂性肾结石 6 5 1例。输尿管结石横径 <0 .8cm ,首次肾绞痛发作时间在 1周以内 ,估计结石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 <4周 ,IVU示造影剂可通过结石者 (Ⅰ组 ) 5 5 8例 ;结石横径 >1.0cm ,估计结石停留时间 >4周 ,IVU示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者 (Ⅱ组 )4 5 2例 ;结石横径 >1.0cm ,估计结石停留时间超过 6个月 ,有严重肾积水或结石呈锯齿状、结石下方有息肉或输尿管扭曲成角者 (Ⅲ组 ) 192例。 结果 本组手术取石 116 4例 ;ESWL治疗 192 3例 ;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 131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残余结石 5 7例 (8.8% ) ,行肾切除 12例 (1.8% )。ESWL组 3个月内排石率 81.6 % ,转手术率 18.4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效果不佳改行手术取石 8例(6 .1% )。 结论 ESWL、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术中应用气压弹道式碎石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可减轻患者痛苦或降低手术难度。开放性手术放置内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ESWL治疗应积极处理石街、控制感染和最大限度减轻医源性肾功能损害。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需熟练的内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带(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VT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7例。利用弧形Trocar穿刺针将TVT从阴道前壁切口放置于尿道中段下方,术后24h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结果 2例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急性尿潴留,经扩张尿道,保留导尿后恢复正常排尿。37例随访3-16个月,平均13个月,无尿失禁复发。结论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满意,手术简单,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Stamey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Stamey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远期疗效。 方法  5 2例接受Stamey手术患者 ,平均年龄 46岁 ,平均尿失禁 7.5年 ,Ⅰ°尿失禁 18例、Ⅱ°2 1例、Ⅲ°13例。 结果  1994年以前手术 3 2例因并发症失败 3例 ,随访 3 .6年时治愈率 87.5 %、改善率 6.2 %、失败率 6.2 % ,随访 9.6年时治愈率 68.8%、改善率 9.3 %、失败率 2 1.9% ;1994年以后手术 2 0例随访 4.3年 ,治愈率 90 .0 %、改善率 10 .0 % ,无失败病例。 结论 Stamey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术前准确区分尿失禁类型和发病机制、降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Adjustable Trans-Obturator Male Sling System (ATOMS)” as a new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Subjects and methodsBetween March 2012 and December 2013, 9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56 (range 15–74) years were operated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using the ATOMS system. Incontinence had developed following bladder exstrophy repair in 2,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construction of an orthotopic neobladder in 3, after transvesical open prostatectomy in one and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3 patients.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included 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24-h pad tests, urodynamic assessment and sonography.ResultsThe mean number of pads used preoperatively was 4.6 (range 3–6).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45 (range 36–50) min. No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3.8 (range 3–6) days. Transient perineal/scrotal pain was observed in 6 patients (66.7%) and controlled with non-opioid analgesics. There were no perineal infections; however, two port infections occurred (22.2%) and repositioning of the port was done in these cases. At a mean follow-up of 9 (range 6–12) months,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was 100% with 77.8% of the patients being completely dry (0 pads per 24 h) and 22.2% using less than 2 pads per 24 h.ConclusionsOur early experie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TOMS system may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feasible any time after an operation when necessary. However, long-term follow-up on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is required to ensure its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