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穴位低频电刺激预防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腰麻下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予耳穴结合体穴低频电刺激、耳穴、不采用任何干预手段。观察3组治疗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第一次排尿及术后8h排尿情况。结果①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2.56%)低于空白组(23.68%)(P〈0.01),与对照组(8.5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空白组(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试验组第一次排尿时间和排尿总积分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术后8h排尿总积分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试验组术后疼痛V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耳穴结合穴位电刺激可有效预防痔术后尿潴留、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混合痔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预防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按照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收集60例门诊或者住院的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A(n=30)不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当作空白对照组,观察组B(n=30)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的发生率和首次的术后患者自主的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B的首次术后自主排尿时间[(104.20±15.19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A的首次术后自主排尿时间[(167.80±21.479)min],并且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B的尿潴留发生率(20%)明显小于对照组A的尿潴留发生率(4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不仅可以预防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术后患者自主排尿的时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至第1次排尿时间、治疗后第1次排尿指标、治疗6h后排尿积分差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低频电刺激是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中频脉冲电预防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诱导或物理疗法等尿潴留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艾灸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两组患者24小时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1.4%(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有效减少腰椎全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体穴低频电刺激预防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腰麻下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予耳压结合体穴低频电刺激、耳压、不干预等处理。观察各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排尿情况及其相关症状情况。结果 1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空白组(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3试验组排尿情况积分、小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试验组术后8 h疼痛VAS积分低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压结合体穴低频电刺激可降低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和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2 月 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分娩及行手术治疗的 90 例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引导排尿,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内残余尿液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8 %,高于对照组的
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膀胱内残余尿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内残余尿液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11 %,与对照组的 8.89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
对产后及术后尿潴留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减少膀胱内残余尿液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尿潴留是指病人术后由于精神紧张、局部疼痛、麻醉药作用等因素导致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滞留于膀胱,是痔瘘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与护理对减轻病人痛苦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270例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相应护理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27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16例,女性54例;20-40岁66例,41—50岁82例,51-60岁92例,61岁以上30例。2治疗方法2.1针刺法取双侧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穴,采用强… 相似文献
10.
悬灸法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温和悬灸、局部热敷与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差异,为艾灸疗法的推广与运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痔瘘术后出现尿潴留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热敷组和远红外线组,各20例。温和灸组悬灸气海、中极;热敷组热敷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膀胱部位;远红外线组采用MF-C701型多源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膀胱部位。所有患者均在出现术后尿潴留时介入治疗1次,取治疗后24h内各组安插尿管导尿的例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温和灸组导尿2例(10.0%),热敷组10例(50.0%),远红外线组9例(45.0%),温和灸组导尿率低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均P0.05)。结论:温和悬灸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较下腹局部热敷治疗及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安插导尿管的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