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7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5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基本手术指标,治疗前后以VAS和ODI对患者腰腿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64±13.5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0.8±39.4)mL,并发症发生率1.82%(54/55);患者术后VAS评分(1.76±0.43)分,DOI评分(14.15±6.33)分,两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椎弓根内固定髓核摘除锥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且术后并发症少,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着重于探讨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双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融合率、MacNab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79.3±62.8)mL,手术时间为(1.03±0.32)h,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发挥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在2006年3月~2009年2月期间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了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治疗,其中单侧椎弓根固定组24例,双侧椎弓根固定组28例。比较两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腰痛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融合率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前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JOA及ODI评分、融合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的功能参数均优于术前。单侧椎弓根固定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方面优于双侧椎弓根固定组(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同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相同的手术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适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根据术前腰椎过伸过屈位片对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间Cage融合术。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3年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5.24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78分,平均手术改善率为73.4%。结论对于存在椎间失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间可扩张Cage融合术治疗,术中有限开窗,摘除髓核组织并重建椎间稳定性,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对其术后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术后6月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取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6月的疼痛消除情况;末次随访时,采取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80~106min,平均89min,术中出血60~110ml,平均76ml,术中无神经根损伤,术后无感染以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差异显著(P<0.01),术后6月患者疼痛为轻度痛痛,腰椎功能恢复较好;末次随访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3.02%,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LDH患者40例,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入院时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6.69±1.25)、(8.58±1.4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28 ±0.46)和(1.41-±0.32)分,术后随访与术前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作为治疗LDH的微创方法,且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窗髓核摘除联合椎间支点植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
1月—2012年12月河南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开窗髓核摘除联合椎间支点植骨术治疗。疗效评定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二维CT片对椎间隙高度、椎间植骨块长度和直径比较,评价手术疗效。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48个月下肢疼痛VAS及ODI较术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植骨柱长度和直径较术前比较无差异(P?>
0.05)。末次随访,根据Bridwell腰椎间融合评价标准,Ⅱ和Ⅲ级37例(88%)。所有患者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无大血管损伤和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 开窗单纯髓核摘除联合椎间支点植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简单、费用低、临床疗效好、而且可保留椎间盘突出节段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9年3月-2004年2月共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本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脊柱外科中比较常见,亦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997年12月~2003年2月,我们经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经过、效果及优点。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切除一侧上下关节突和椎板,通过椎弓根钉撑开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切除椎间盘并处理椎间隙,行软植骨和三面皮质髂骨植入。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95min,术中平均出血356mL,无神经系统损伤,无脑脊液漏、无大出血休克、无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80%,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 相似文献
13.
14.
单侧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和实际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24例患者行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平均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短期与中期临床疗效。结果:在平均1年的随访期内,患者术前腰痛和(或)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均有缓解。末次随访时,应用Oswestry指数P0~P5分级的患者分别为5、11、6、2、0、0例。用改良JOA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单侧固定可以用于需要行椎间融合的椎间盘突出症和Ⅰ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治疗,中期随访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单枚 cage置入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突出合并不稳定因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单侧突出及合并有不稳定因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行后路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单枚 cage置入椎间融合术。随访12个月,采用JOA评分评估术后患者功能症状改善情况,按Schulte融合评估标准对椎间融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5~115 min,平均(108.5±2)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51.5±5)mL。根据JOA评分,术后改善明显,根据 Schulte 标准,该组病例椎间融合率100%。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单枚 cage置入椎间融合术是治疗合并不稳定因素的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Ups)结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2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采用Ups结合TLIF治疗24例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18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Kim方法评价临床效果,应用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VAS评分、Kim评分单侧固定优于双侧固定,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2组无显著差异。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8个月。结论 Ups结合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疗效明确,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接受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的43例患者作为单边组,接受双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的43例患者作为多边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腰椎功能(腰椎JOA评分)、脊柱融合率及脊柱稳定性(胸椎后凸角、矢状垂直偏距、颌眉角、腰椎前凸角)。结果单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多边组、手术时间短于多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两组脊柱融合率、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 a,两组胸椎后凸角、矢状垂直偏距、颌眉角较术前减小,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 a,两组胸椎后凸角、矢状垂直偏距、颌眉角、腰椎前凸角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利于腰椎功能恢复、脊柱融合,改善脊柱稳定型,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中央型23例,合并腰椎管狭窄4例,侧隐窝狭窄5例,合并终板撕裂1例。全组病例均手术治疗,采用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经硬膜外入路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进行6月至5年随访。结果 优1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87.1%,手术无定位失误,近期无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无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结论 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行中央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能较好地保留腰椎管后部结构,术后脊柱稳定性影响小,避免了术后硬脊膜与神经根粘连受压,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操作可行。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