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又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35例中,肿瘤起源于空肠13例和回肠22例。CT平扫14例间质瘤密度均匀,21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明显强化,静脉期示肿瘤仍有强化。结论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对鉴别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及MPR、MIP、VR技术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例颈动脉体瘤16排螺旋CT影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总结16排螺旋CT对CBT的特征性.结果 5例均显示病变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平扫病变均匀等密度,边界较清楚,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MPR、MIP及VR重建技术显示病变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并包绕颈内、外动脉,见丰富的肿瘤血管,颈内、外动脉夹角明显增大,病变累及至颈总动脉1例.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MIP及VR重建技术诊断CBT具特征性,能替代DSA检查.我们认为该方法应为CBT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患者均行CT平扫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扫描速度为转速0.6s,探测器覆盖率为40.0mm,扫描条件:KV 120,mA 400,重建层厚分别为5、1.25mm。结果 12例患者中,良性9例,恶性3例。颈动脉体2例,后纵隔1例,盆腔2例,腹膜后7例(肾上腺2例)。10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2例肿瘤呈不规则形,有分叶。CT增强扫描示:4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即不均匀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6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则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动脉期、静脉期逐渐轻度强化;1例为完全囊性,壁中度均匀强化。12例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无强化区。结论实性部分显著强化是副神经节瘤的较特征CT表现,结合其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25例GIST位于胃16例,小肠8例,直肠1例.良性5例,横断面最大径均小于5cm,4例呈均匀强化;交界性8例,其中5例横断面最大径大于5cm,呈不均匀强化;恶性12例,其中11例横断面最大径大于5cm,均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内伴发气体者4例,钙化2例.结论 运用螺旋CT检查可以确定GIST的肿瘤大小及强化方式,有助于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特征及CT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经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总结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特征。结果 26例患者中,9例病变部位在胰头、17例在胰体尾部。肿瘤密度不均匀,由囊性与实性成分混合组成,囊性成分平扫呈液体低密度影,实性成分平扫则呈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与延迟期中度不均匀强化,且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肿瘤包膜多为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CT特征包括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与延迟期中度不均匀强化,且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多有完整包膜,较为明确,利于患者的确诊,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31例,收集其临床、影像学资料等,分析31例胃间质瘤患者128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表现,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128层螺旋CT平扫与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128层螺旋CT平扫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83.87%、77.41%,三期增强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100.00%、96.77%,三期增强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明显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螺旋CT平扫中17例胃间质瘤外观形态多表现为圆型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未见明确的粘连和侵犯征象,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14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其中1例患者可见点状钙化灶;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中,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者6例,内部呈点状不均匀强化者4例;强化方式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呈中度至重度明显强化,且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强化程度明显超过动脉期,至延迟期仍然持续明显强化;3例患者胃腔内气体进入病灶出现气体影,未见钙化。结论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胃间质瘤的图像特征,对胃间质瘤检出及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颈动脉体瘤的颈部血管CT成像(MSCTA)、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的表现以及其中5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征象。结果11例病变均为单发并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CT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形状多较规则;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表面有丰富血管网,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其中3例瘤体较大并包绕颈动脉生长。MSCTA清晰显示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并与5例DSA表现基本相似。结论MSCTA对于颈动脉体瘤有重要诊断价值,且对于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3例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部,推移颈内外动脉分离,增强后显著强化.结论:依据发病部位、强化特征可以对颈动脉体瘤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陆映宏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04-105,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恶性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肿瘤来源于贲门胃底部12例,胃体部6例,胃窦部3例。腔外型4例,腔内型5例,腔内外型12例。肿瘤直径4.1~21cm。肿瘤呈圆形、椭圆形4例,呈分叶状、不规则状17例。平扫CT表现:肿块密度不均匀,肿块内见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低密度影;增强CT表现: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6例胃腔面侧出现溃疡。3例肿瘤邻近胃黏膜不规则、毛糙,增强CT扫描黏膜不连续,不均匀强化。CT显示肿块边缘不清7例,肿块边缘清晰13例。合并肝脏转移1例,侵犯肝1例,侵犯腹膜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90.5%(19/21),定性准确率为81.0%(17/21)。结论多层螺旋CT对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