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颅脑外伤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颅脑外伤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经胃鼻管管饲,观察组经鼻空肠营养管鼻饲。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指标和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E、p(O2)/Fi(O2)、Hb、ALB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BUN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外伤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鼻空肠管给药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营养指标,降低误吸率及反流率,改善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病人早期基础代谢高,能量消耗大,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成为病人继发死亡的原因,因此早期的营养支持不容忽视。本文着重阐述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 ,总结可能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对颅脑损伤早期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可能影响营养支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8例患者在伤后 5~ 7天内达到 15 0 0~ 2 0 0 0 m L/d的鼻饲量 ;2创伤后 1周内患者的消化道并发症以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多见 ,1周后则以腹泻和便次增多多见 ,多数情况下不必停止肠内营养支持而仅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症状 ;35例患者在创伤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 4例仍按常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均耐受良好。结论 :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在伤后 5~ 7天后经肠内支持获得足够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杨建兵  袁惠芬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42-184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大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同样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胃管注入和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单纯加用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日及治疗第14日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大黄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营养泵控制肠内营养液的速度行持续泵入,同时使用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8~40℃。对照组采用传统50 mL注射器缓慢推注温度为38~40℃的营养液。观察2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肠内营养后营养状况均改善,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腹胀、腹泻、反流、呛咳、误吸、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相似文献   

6.
<正>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不能自行进食,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高能量消耗,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成为增加颅脑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支持理念及胃肠功能的深入认识,肠内营养(EN)日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外伤后躁动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躁动为颅脑外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因颅脑损伤致颅内高压或其他部位损伤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功能,造成缺氧而出现的一种状态。本院急诊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接诊颅脑外伤发生躁动症状患者25例,现将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行肠道复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研究组给予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营养指标、肠功能复苏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1),研究组上述2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1,P 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复苏前后应用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王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43-14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康复出院53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发生创伤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于发生创伤后第2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于出现肠鸣音后逐渐转为肠内营养。2组患者均经接受2周的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结束时对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GCS评分、平均颅内压、随机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观察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平均颅内压和随机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和GC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平均颅内压和随机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腹泻、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2组患者发生反流、肝肾功能损害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纠正负氮平衡,降低颅内压并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家属喂养+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后48h内采用能全力经鼻胃管滴入行EEN治疗,连续3周.比较2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但对照组ALB、PA及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患者意识状态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 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EEN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症颅脑外伤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传统肠外营养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治疗,观察2组病人术后在血糖、白蛋白、前清蛋白、肝肾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前蛋白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血浆蛋白水平和肝肾功能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术后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可更好减轻术后高糖血症,术后并发症低,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30例重症胰腺炎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肠内营养(EN)和静脉营养(PN)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和时间的区别。方法:对30例SAP病人入院后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胰液分泌及抗感染等治疗。一组在病情稳定后(一般入院7~14d)开始经鼻插入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EN),一般3~5天由TPN完全过渡到EN;另一组给静脉营养(TPN),一般10天以上,待病情稳定后开始进食,结果:30例患者中EN组给予EN后病情很快恢复,未出现腹痛、腹泻、感染病例,假性囊肿形成1例,平均住院时间19天,住院费用19996.70元。PN组对照组病人腹腔感染2例,坏死型胰腺炎2例,假性囊肿形成3例,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1例,进食后病情复发1例;平均住院时间30天,住院费用36781.00元。两组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住院费用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期间,适时和尽快由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改善SAP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且可减少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胃肠内营养(EEN)组及传统延迟胃肠内营养(EN)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血生化指标方面,血糖、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氮平衡等EEN组显著优于EN组;在感染、多器官损害以及消化道反复出血例数方面EEN组也显著低于EN组;出院时EEN组APACHEⅡ评分(59.7±1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7.6)分。结论 EEN具有临床应用简单、安全、方便的优点,能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纠正负氮平衡,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对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赤峰市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肠内营养护理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空腹血糖、身体质量指数、微型营养评估法(MNA-SF)评分、生命质量评分(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MNA-SF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EORTC QLQ-C30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护理小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误吸风险,改善患者营养指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体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研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观察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蛋白(TP)与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03月-2020年01月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精细化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腹泻,感染,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死亡率、伤残率、低血糖严重昏迷的病例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后完全康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腹泻,感染,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有利于减少患者死亡率、伤残率、低血糖严重昏迷的病例数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病情好转或康复出科58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可伴有麻痹性肠梗阻,肠黏膜屏障损害,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起肠源性感染,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随着研究的深入,病死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70%~85%,降至近年的10%~20%[1]。SAP患者存在以蛋白质分解、糖原异生和脂肪动员增强为特征的超高代谢反应和严重应激,可迅速出现全身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减退和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SAP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SAP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对SAP的EN支持受到极大的重视,形成尽量实施EEN的基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