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蚓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剑勇  李伟 《首都医药》2004,11(12):38-39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脑梗死临床路径综合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优于对照组(59.2%)。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3±8.9)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2.3±0.6)g/L]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9.1)分、(2.9±1.0)g/L]。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段红利  刘骅 《首都医药》2011,(16):43-44
目的观察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睡前顿服)和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一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加阿司匹林(75mg,睡前顿服)。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和病死率及其不良反应,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7.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19.0%,效果优于对照组,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未增加出血风险;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独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抗高血压、降糖、降脂、减轻脑水肿等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凝( PT、TT、APTT、Fib)及指标的变化,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肠溶胶囊明显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未增加出血风险,作为复发脑梗死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蚓激酶胶囊并静滴血塞通粉针,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粉针,均以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则部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沈玉妍 《中国药业》2010,19(16):80-8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3次/d,均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脂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蚓激酶胶囊并静脉滴注血塞通粉针,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粉针,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则部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蚓激酶(百奥)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奥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并在偏瘫侧手腕连续佩戴手表式加速度记录仪5d,评价昼间平均活动量及去趋势变化参数(ded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昼间活动量以及DFA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加速度记录仪能够用于定量化评价脑梗死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百奥蚓激酶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博  彭旭  唐璐 《首都医药》2007,(24):28-29
目的 观察百奥蚓激酶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扎格雷钠8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点滴,连用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百奥蚓激酶胶囊60万单位,每日三次,餐前30分钟口服,疗程14天.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结果 治疗14天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部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恢复更加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蚓激酶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蚓激酶冶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潘晓峰  邵卫 《医药导报》2011,30(7):901-902
目的 观察蚓激酶肠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抗高血压、降糖、降脂、减轻脑水肿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100 mg,po,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肠溶胶囊,每次60万U,tid,饭前30 min口服.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 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部分改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恢复更加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液黏稠度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蚓激酶肠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未增加出血风险,蚓激酶肠溶胶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蚓激酶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639,P<0.0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51,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62,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本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研究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蚓激酶胶囊组42例,同样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而蚓激酶胶囊组加用蚓激酶胶囊。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等进行对比。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蚓激酶胶囊组治疗前(10.85±3.26)与治疗后(5.04±1.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10.62±3.28)与治疗后(6.12±1.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蚓激酶胶囊组治疗有效率(90.50%)与对照组(7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蚓激酶胶囊组病灶一侧CVDI中,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治疗后[(4.26±1.26)ml/s;(9.98±1.82)cm/s]较治疗前[(4.13±1.46)ml/s;(7.12±1.63)cm/s]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4.62±1.26)ml/s;(9.26±1.58)em/s]亦有显著增加(P〈0.05)。脑血管外周阻力及临界压力蚓激酶胶囊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826±258)Pa.s/m1;(6.02±1.84)kPa;(1926±253)Pa.s/ml;(7.03±1.43)kPa]较治疗前[(2132±323Pa.s/ml),(7.26±1.68)kPa;(2058±278)Pa.s/ml,(7.84±1.36)kPa]明显降低(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以法舒地尔和蚓激酶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O%,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入选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每日静滴一次,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奥蚓激酶胶囊0.52,每日三次,口服,疗程2周。治疗结束时统计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治疗组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用药前减少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SF-36评分PF,RP、RE、SF、BP、VT、MH、JGH的平均评分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满意,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评定其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生活能力(A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蚓激酶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用胞磷胆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佐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ADL评分和临床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佐治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