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对我院12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监测血钠,110例血钠下降,随机分为补钠组(57例)与限钠组(53例),进行肝功能、血钠、尿量、腹水消退的监测,同时观察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85.94%(110/128),补钠组尿量增加、腹水消退时间缩短、肝肾综合征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等均好于限钠组(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补充氯化钠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对4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20例)和不限钠组(21例)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不限钠组患者在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限钠组患者"结论: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患者适量补充钠盐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址补钠还是限钠。方法将146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补钠和限钠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的血钠、尿钠、PRA、AⅡ、ALD、利尿效果、腹水消退、肾功能损害情况和肝性脑病、HR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限钠组相比,补钠组血钠、尿钠升高,PRA、AⅡ、ALD活性下降,尿量增多明显,腹水消退较快,肾功损害、肝性脑病、HR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结论治疗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应适量补钠。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治疗。本文对10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缺钠患者随机分成限钠组51人和非限钠组52人,观察腹水吸收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发现不限钠组上述三指标明显低于限钠组。故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钠盐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不限钠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不限钠治疗腹水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严格的限钠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不限钠或纠正低钠血症,其余保肝、利尿等治疗方法两组一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腹水消退快而明显,且并发症少,P〈0.05。结论 不限钠或纠正低钠血症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金军  谭礼让  李虎  易鸣 《华西医学》2012,(9):1325-132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血清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0年6月收治4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轻(A组)、中(B组)、重(C组)3组。比较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血钠水平的腹水程度及疗效的关系、以及低钠程度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死亡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腹水量、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病死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的效果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具有紧密相关性,监测血清钠的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提示在临床上需重视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52例腹水消退,低钠纠正,康复出院,2例死于肝肾综合征,2例死于低渗性脑病。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分析,有利于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腹水的消退,减少低钠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者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应用排钠利尿剂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严重影响着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加以重视。现将我院2004-09/2008-05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0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本组诊断均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中肝炎后肝硬化84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布-加综合征2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5例,肝性脑病35例,肝肾综合征28例,自发性腹膜炎10例,急性低钠综合征2例。1.2方法分析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Ch ild-pugh分级及预后的关系。1.3统计学处理计算资料采用R*C列表的χ2检验。2结果2.1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关系各范围血钠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χ2=21.49,P<0.005);各范围血钠的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8.27,P<0.005)。见表1。表1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关系[例(%)]血钠范围(mm o l/L)总例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131~1...  相似文献   

9.
纠正肝硬化腹水限钠治疗与高渗NaCl在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建军  吴晓英  智红  李楠 《临床荟萃》2000,15(24):1141-1143
肝硬化腹水患者限钠治疗已沿用 10 0余年 ,为国内外公认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但限钠治疗可导致血浆钠及渗透压下降 ,利尿剂作用减弱 ,腹水消失时间延长 ,诱发低渗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 (HRS)等严重后果。近 10余年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限钠与不限钠及静脉输注高渗NaCl对肝硬化腹水消涨作用等进行了临床研究 ,收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现综合报告如下。1 关于肝硬化腹水患者钠潴留问题肝硬化腹水钠潴留现象为国内外公认 ,并认为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 ,经典学说 (又称充盈不足学说underfillingtheory)…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限钠饮食与限钠饮食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不限钠饮食组30例,饮食中不限钠。限钠饮食组30例,予低盐饮食。在治疗前、治疗后10 d测定血钠、血氯、尿钠、尿氯、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肾有效血流量,比较腹水消退情况。结果治疗后10 d不限钠饮食组血钠、肾有效血流量高于治疗后10 d的限钠饮食组。治疗后10 d不限钠饮食组PRA、AⅡ、ALD均显著低于限钠饮食组;至出院时腹水消失,不限钠饮食组20例(66.67%)多于限钠饮食组(11例,占36.67%);腹水消失时间,不限钠饮食组短于限钠饮食组。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使用利尿剂同时不应限钠饮食,以防低血钠而影响利尿剂效果,影响腹水消退,并能防止低血钠诱发肾功能损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水平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患者水的病例信息,将入选患者分成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三组。观察低钠血症程度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低钠血症程度与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以及低钠血症程度与短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相比,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Child-Pugh分级程度明显增加(χ~2=17.01,P=0.00);重度低钠血症患者中肝性脑病发生率(52.63%)较轻度(18.18%)、中度(35.29%)低钠血症患者明显升高;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52.63%,26.32%)较轻(18.18%,3.64%)、中度(35.29%,5,88%)低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低钠血症程度加重,患者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χ~2=5.39,P=0.07)。结论低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血钠水平可作为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腹水限钠治疗的弊端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建军  智红 《新医学》2003,34(2):123-123
1引言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限钠、利尿治疗已沿用一百余年,并为国内外所公认。通过近十余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限钠、利尿治疗易导致血钠及渗透压下降,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利尿药作用减弱或消失,产生所谓耐药(抗药)现象,腹水消失时间延长及诱发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低渗性脑病、低渗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但至今未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利尿药时多重视钾的补充,而忽视补钠,使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钠血症者(86.3%)明显多于低钾血症(19.2%)。而低钠血症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3.
魏建明 《临床医学》2013,33(10):61-6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分析。方法对80例肝硬化并低血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伴随着低血钠症的加重,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下降(P〈0.05),病死率增高;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有关(P〈0.05)。结论低血钠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以预防作为重点,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是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在临床上主要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璞  冯志杰 《临床荟萃》2009,24(17):1563-1565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晕低钠血症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并影响腹水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现就肝硬化腹水伴发低钠血症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6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和82例单纯肝硬化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既往史、出入院诊断、并发症和预后等资料,并对2组相关指标(血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钾、钠、肾小球滤过率)及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肌酐水平,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钠、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自发性腹膜炎(OR=2.264,95%CI 1.386~5.288,P<0.01)、消化道出血(OR=1.636,95%CI1.036~3.587,P<0.05)、低钠血症(OR=4.503,95%CI 4.172~18.793,P<0.01)、低蛋白血症(OR=1.508,95%CI1.316~1.717,P<0.05)及肾小球滤过率(OR=6.182,95%CI 6.070~26.087,P<0.01)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肾小球滤过率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补钠与限钠交替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意义.方法 将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常规治疗(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相同,治疗组监测血钠,<130 mmol/L者给予静脉补钠盐,血纳≥130 mmol/L者给予限钠;对照组均取限钠治疗,观察治疗后病情的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24 h尿量增加,腹水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量:治疗组(1936±53)ml,对照组(1365±63)ml,t=53.4239;腹围:治疗组(83.5±3.4)cm,对照组(88.3±4.0)cm,t=16.4376;P均<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根据血钠情况交替补钠与限钠治疗,可提高利尿效果,减轻腹水,防止肝性脑病及低渗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并发急性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周晓晴 《华西医学》2006,21(1):134-134
目的:分析肝硬化低钠血症的危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急性低钠血症患者83例合并症及转归。结果:轻、中、重度低钠血症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0、13·73%、44·44%。合并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23·53%、61·11%。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发生率分别为7·14%、41·18%、77·78%。轻-中度、重度低钠血症的纠正率分别为38·46%、11·11%,病死率分别为3·08%、27·78%。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定程度上表明血钠越低肝功能越差,合并症的发生率越高,纠正率越低,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贤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6):947-94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补钠治疗。【方法】对77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4.8%,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腹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治疗过程应密切检测血钠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钠,以纠正低钠血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根据MELD评分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变化、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脏储备,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钠水平与其他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共120例,根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低钠血症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轻、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程度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增加(P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水平得到纠正的患者比率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降低,病死率随血清钠浓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低钠血症与其他并发症和预后密切相关,血钠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