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5):905-909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谱广、作用强大,对治疗白血病、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时有着很好的疗效,但其临床使用中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综述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以及其新型药物载体系统的应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白血病是目前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据报道,我国15岁以下小儿每年患白血病的发病数约为15000例左右,90%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2/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1/3[1],化疗药物的应用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延缓或减少了死亡。  相似文献   

3.
魏素菊  史英 《河北医药》2009,31(20):2797-2798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最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的作用。为提高疗效,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的剂量通常较大,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但随着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限制了它的使用。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在临床上一旦出现明显的心肌病变,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8%。因此,化疗中如能有效地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心脏毒性,将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双诱导,白细胞(WBC)≥15.0×109&#8226;L-1时,加用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个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共2 a,以ATC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要化疗方案。观察维甲酸综合征、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16例患者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 32例初治APL患者中,除3例早期死亡外,其余2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2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 5 a 4例,>3 a 8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初诊时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6例患者,治疗前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 ATRA、As2O3双诱导联合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很多药物都可用来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但耐药病原菌日益增长的流行趋势倒是值得注关的。对于急性中耳感染即使不治疗,通常也只持续几天,但抗微生物疗法既可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并能防止象乳突炎和脑膜炎等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格列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列卫为人工合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功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并正试用于胃肠基质瘤、小细胞肺癌以及胶质母细胞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本文就格列卫的作用机制、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
10.
周爱民 《肿瘤药学》2011,(6):535-537
目的采用稳心颗粒对因服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而诱发心律失常的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0例于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入我院就诊,且因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而诱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患者化疗同时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化疗同时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心肌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并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较胺碘酮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尔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提高白细胞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分二组用药,治疗组用特尔立3~5ug/(kg.d),而对照组用惠尔血3~5ug/(k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明显提高白细胞的作用(P〈0.001)。两种有效率、提高白细胞数值及白细胞恢复天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也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特尔立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提高白细胞数确实有儿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15%~20%,得益于支持治疗方案的改进、疾病分层治疗的不断优化、强化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目前儿童AML长期生存率可达到70%[1]。传统化疗药物不能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对骨髓和正常组织器官亦可产生毒副作用,因此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强,必然导致化疗毒副作用进一步增加,大剂量化疗已触及天花板,单纯通过增强化疗强度已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疾病致病机制的不断阐述,许多关键分子或靶标得以揭示,为基于分子机制的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由于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心肌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如何降低化疗药物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结合近年相关研究,就小儿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涉及的一些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作用机制、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20例,按照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法,结合相关危险因素,将所有患儿分为低度危险组(LR组)33例、中度危险组(IR组)49例、高度危险组(HR组)38例。患儿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LR组、IR组和HR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以不低于Ⅱ级作为不良反应判断标准,120例患儿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丙氨酸氨基转肽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心肌酶升高、黏膜损伤、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7.5%、31.7%、50.0%、9.2%、5.0%、7.5%、41.7%、20.8%、8.3%。3组危险度分级不同患儿呕吐与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丙氨酸氨基转肽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心肌酶升高、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规范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率低,且可能治愈.儿童APL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与成人相似.本文综述儿童APL的治疗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手段。21世纪人类已征服了很多不治之症,使之成为可治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儿童白血病就是其中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白血病预示着死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抗癌药物不断产生,儿童白血病  相似文献   

17.
抗肿瘤药物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桂凌  汪信志 《安徽医药》2003,7(5):385-386
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特异性差,即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其不良反应(ADRs)较多。除了常见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外,还有重要器官、系统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肾毒性等。其中肺损害发生率虽低,而一旦发生却往往很严重,甚至致死。本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18.
郭明  田桂英 《河北医药》1997,19(3):161-162
我院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主的药物治疗6例因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而导致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报道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6例APL系我院于1991年1月~1996年11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经临床、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而确诊。包括M_(3u)4例,M_(3b)2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9~66岁,平均42.5岁,6例均有银屑病病史,自2~20年不等,平均7.5年。其间曾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治疗。其中1例在2年中累积服用乙亚胺约30g,另外5例服用乙双吗啉者除1例服药总量不详外,4例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0例ALL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诱导方案联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治疗组给予HD(H:高三尖杉酯碱;D:柔红霉素)联合大剂量Ara-C巩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HD巩固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患者化疗结束后1、3、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9,P<0.05);治疗组1、3、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0%、64.0%、32.0%,对照组分别为48.0%、20.0%、0,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116、5.439、6.821,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Ara-C方案巩固治疗儿童AL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儿童用不同方案大剂量阿糖胞苷(3g·m^-2,VD,q12h)化疗后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患者首、末次给药后阿糖胞苷及代谢物阿糖尿苷血药浓度。结果:大剂量长程连续化疗时,阿糖胞苷及阿糖尿苷浓度下降均较明显,短程化疗时阿糖胞苷及阿糖尿苷血浓度则较稳定。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长程化疗易致耐药及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短程化疗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